處暑為什麼要吃鴨子

  處暑是24節氣之一,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結束,天氣會漸漸轉涼。處暑有很多習俗,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習俗。那麼處暑為什麼吃鴨呢?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天氣原因,秋高氣燥,秋老虎現象

  “處暑”到來表示炎熱的暑天就要終止了,在我國許多地方,處暑意味著涼秋的開始。從這一天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溫差增大、晝暖夜涼;但是有的地方也會出現“秋老虎”的短暫高溫天氣。營養人士稱,此時飲食應遵從處暑時節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鴨子是屬於適合處暑之際的潤燥食物。

  民間一直流傳吃鴨子的習俗

  處暑吃鴨子的習俗一直流傳。民間吃處暑鴨,有很多種吃法: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五花八門。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到處暑,北京人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自家可以烹製鴨子煲山藥、白斬鴨、清蒸鴨等,並按自己的口味調製些調料汁,鴨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來。如果喜歡泡菜口味的鴨湯,可以買來四川泡菜與鴨子同煮,但千萬不要放醬油,湯的顏色白白的,味道是酸中帶鮮,口感特別清爽。

  鴨子本身營養價值高

  鴨的營養價值很高,鴨肉中蛋白質含量約16%~20%,比豬肉***13.3%***高,而脂肪含量***19.7%***比豬肉***37%***低。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而鉀、鐵、銅、鋅等元素都較豐富,鴨蛋中礦物質、維生素A含量也高於雞蛋。

  鴨全身都是寶。鴨肉味甘、鹹、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骨蒸勞熱、小便不利、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等。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結核病患者可以減輕潮熱、咳嗽等症。老母鴨能補虛滋陰,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益作用。“人有脣乾口燥它能緩之,人有陰虛發熱它能解之”。鴨血具有補血、清熱解毒之力。鴨蛋具有滋陰補虛、清熱潤燥之功。

  處暑吃鴨肉的好處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的處暑百合鴨,選用的是當季的百合、陳皮、蜂蜜、菊花等養肺生津的食材來調製老鴨,養生價值豐富。

  鴨子是“雞鴨魚肉”四大葷之一,富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煙酸等,是一種適於滋補的美味佳餚。鴨肉中含有較豐富的煙酸,對心臟疾病有預防保護作用。鴨肉性寒,味甘、歸脾、胃、肺、腎經,具有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定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利水消腫之功效,可主治身體虛弱、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症。民間認為鴨子是“補虛勞的聖藥”。

  鴨肝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硒、鐵等,是補血養生的最佳食物。其性溫,味甘、苦,歸肝經,具有補肝、明目、養血之功效,可用於輔助治療血虛萎黃、夜盲、目赤、浮腫、腳氣等症。尤其適用於貧血和常在計算機前工作的人食用。但是,動物肝不宜多食,否則易攝入太多的膽固醇。

  鴨血富含鐵、維生素K及多種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其性寒,味鹹,有補血、解毒之功效。鴨血可以清除體內汙垢,對塵埃及金屬微粒等有害物質具有淨化作用,可以避免積累性中毒,被稱為人體汙物的“清道夫”。因此非常適合貧血患者、老人、婦女和從事粉塵、紡織、環衛、採掘等工作的人食用。鴨血營養豐富,宜夏秋季食用,既能補充暑熱之下大量消耗的營養,又可祛暑熱悶。當然,鴨血也不宜多食,尤其是體質虛寒、受涼不適者應慎食。

  有鴨都之美譽的南京,食鴨很講究,春天受歡迎的是春板鴨和烤鴨。夏天炎熱,用琵琶鴨煨湯,芳香可口並可祛暑清熱。而到了秋季之後,天氣相對要涼快的多,胃口大開,老南京家家戶戶都要宰一隻鴨子燉湯,且秋燥最易傷肺,人體常會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幹灼疼痛、乾咳少痰,甚至痰中帶血、氣喘胸痛等病症,這個時候喝鴨湯大有益處。

  人們常言“雞鴨魚肉”四大葷,鴨肉蛋白質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適中且分佈較均勻。受暑邪的侵擾,人們在夏秋季節少食短睡,不少人形體消瘦,需要食物進補。秋季進補不宜食用肥膩、燥熱之物,而對抗乾燥的氣候,鴨子其實是非常有好處的。

  肉禽類食品多是溫熱性,而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所以夏秋容易上火的季節,可多吃鴨肉。《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適用於陰虛內熱引起的低燒、便祕、食慾不振、乾咳痰稠等症。營養分析表明,鴨肉中膽固醇含量相對來說並不算高,所以胖人也可以吃些柴鴨、瘦鴨一飽口福。

  此外,鴨肉對心臟也有好處。100克鴨肉裡面大概含有300毫克的鉀,鉀跟心臟節律有關,而且鉀高了能夠對抗鈉。鹽吃多了鈉高了是造成高血壓的原因,所以,日常生活多吃點鴨肉取代其他的肉菜,是非常健康的。

  適合喝鴨湯進補的主要有三類人群:平時容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孩子,以及平時比較勞累的中青年人;平時陰虛火旺型的人群,比如形體消瘦、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病人;秋季女性的面板特別乾燥,也可以通過喝鴨湯進補。同時提醒,有些人是不適合喝鴨湯進補的,偏於陽虛怕冷的人、患有慢性腸炎的人都不適合。

  老鴨燉食時可加入蓮藕、冬瓜等蔬菜煲湯食用,既可葷素搭配起到營養互補的效果,又能補虛損、消暑滋陽,實為夏秋滋補佳品。如加配芡實、薏苡仁同燉湯則滋陽效果更佳,且能健脾化溼、增進食慾。

  此外,鴨肉和火腿、海蔘一起燉煮後食用,對人身體的滋補力更好,燉出來的湯汁能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而鴨肉與海帶一起燉煮後食用,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I生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有較好的功效。

  在家熬老鴨湯時,可以放一些嫩竹,這樣能吸收一部分脂肪,使湯不會過於油膩。還可適量新增荷葉、枸杞等中藥。荷葉有清熱的功效,枸杞具有平補的功效,在補養身體的同時,不會使人上火。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