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遠古海洋生物是什麼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常可以見到,因此世界上最大的遠古海洋生物應該沒什麼人瞭解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大的遠古海洋生物,希望你們喜歡。

  最大的遠古海洋生物:滄龍類

  目前已知最小的 滄龍類是Carinodens belgicu,身長3到3.5米,可能生活於岸邊的淺海,用它的球根狀牙齒捕抓軟體動物與海膽為食。

  體型較大的滄龍類似 霍夫曼滄龍,體長可達19.8米,重25噸。

  頭部:比起其他的滄龍類生物,滄龍的頭部更加強壯,由於下顎骨頭間的 關節緊密,因此滄龍無法像早期滄龍類***例如 海王龍***般將獵物整隻吞下。滄龍的牙齒銳利呈 圓錐型,彎曲呈倒鉤狀,雙顎在咬合的同時產生巨大扭力可將獵物攔腰咬斷。另外其上顎內部還有一圈內齒用於拖拽食物。科學家推測,滄龍應該是將獵物咬斷或撕裂為適當尺寸再吞下,其進食方式類似科莫多巨蜥,只是要血腥的多。

  滄龍視覺很弱,但是嗅覺和聽覺非常發達。它們從祖先那裡繼承來的舌頭依舊是主要的嗅探器官;它們的耳朵構造特殊,可以把聲音放大38倍。科學家由其頭部化石推定,滄龍利用上顎側面與吻部的一組神經偵測獵物發出的 壓力波,以此確定目標的準確位置,就像今天的 虎鯨利用 聲音定位一樣。

  肺:滄龍用肺呼吸,一次換氣可以在水中停留很長時間。

  尾部:滄龍的身體呈長 桶狀,尾巴強壯,具有高度流體力學性。它的前肢有五趾,後肢有四趾,四肢已演化成鰭狀肢,前肢大於後肢,短粗而有力的鰭肢使它可以在水中迅速改變方向,敏捷大大增加。其尾部達到身長的一半,為寬闊平坦的豎槳狀,尾椎骨上下都有擴張的骨質椎體,組成了強力的游泳工具。科學家推測,它的行進方式類似於現代的 鱷魚在水中的游泳方式,尾巴像鞭子一樣左右搖動,最高速度可能達到30英里/小時***約48.3公里/小時***。這種游泳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極快的速度,但是不利於長時間的高速追逐,因此,滄龍是利用隱匿與爆發力獵食的好手。

  滄龍類的生活習性

  海洋中食物充沛,但是競爭激烈。滄龍最主要的食物有 金廚鯊、 海龜、 菊石、 薄片龍等。金廚鯊是遠古鯊魚的一種,體長可達到8米,是兼具速度與耐力的中型掠食者。滄龍的體型在演化中逐漸變得龐大,性格愈發凶猛,科學家推測,一隻成年滄龍可以對抗幾隻金廚鯊。在8200萬年前,金廚鯊滅絕。

  滄龍是中生代所有海洋生物當中最成功的掠食動物。它們在10萬年的時間裡將競爭物件***也就是以上它的食物***趕盡殺絕,最終成為遠古海洋的霸主。

  滄龍類的發現過程

  滄龍第一個公開的 滄龍科化石影響了 恐龍化石的發現,並吸引了啟蒙時代的注意力到動物化石身上;第一個發現的滄龍科化石在1780年由一群採石場工人在地道里發現,並吸引了馬斯特裡赫特市的外科醫生兼化石獵人C.K.Hoffman的注意,但是化石的所有權歸於一個馬斯特裡赫特 市的教士。

  Hoffman醫生的迴應讓這個發現著名。當這革命性的影響籠罩著馬斯特裡赫特市,這個小心藏起的化石據傳被裝到酒箱裡運到巴黎, 喬治·居維葉***GeorgesCuvier***在那裡可以研究化石;直到1822年,這個稱為"馬斯特裡赫特的巨大動物化石"***LegrandanimalfossiledeMaastricht***的化石被稱為Mosasaur*** 默茲河蜥蜴***;在1829年,正式命名為霍氏滄龍***Mosasaurushoffmanni***。數具比"馬斯特裡赫特的巨大動物化石"還早發現的 滄龍類化石,從1770年代起在哈勒姆 泰勒斯博物館展出,直到19世紀才被確認是滄龍類化石。

  馬斯特裡赫特石灰岩岩層因為非常著名,所以 白堊紀的最後600萬年被稱為 馬斯特裡赫特階。

  七大最危險的遠古海洋生物

  第一名:滄龍

  滄龍生活在白堊紀末期,與著名的霸王龍同屬一個時代,當霸王龍稱霸陸地的時候,滄龍也正在海洋中稱霸。滄龍有很多種類,其中最大的長達18米,生性凶猛,群居。以鯊魚,劍射魚,古海龜,甚至是其他的滄龍為食。如果在白堊紀末期的海洋裡,還有比遇到一隻滄龍更危險的事,那就是遇到他們一家子。

  第二名:平滑側齒龍平滑側齒龍

  生活在侏羅紀***1.55億年前——1.45億年前***的海洋裡,這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最危險的猛獸。最大可長到25米,海洋中任何其他種類的生物都可能成為它的食物。由於平滑側齒龍遊泳速度比不上滄龍,相對危險性降低。 平滑側齒龍愛吃鯊魚。

  第三名:巨齒鯊

  從名字上就知道這種生物擁有巨大的牙齒。巨齒鯊生活在距今400萬年前溫暖的海洋裡,那時的人類祖先剛學會直立行走。巨齒鯊長達15米,以大型鯨類為食。在冰河世紀到來時,由於鯨類轉移到兩極水域。失去食物的巨齒鯊滅絕了。

  第四名:械齒鯨***龍王鯨***械齒鯨

  生活在距今3千6百萬年前的撒哈拉沙漠,不過那時還是溫暖的海洋。械齒鯨長達18米,以其他鯨類和大型鯊魚為食,甚至雖漲潮潛入沼澤以始祖象為食。在聖嬰現象加劇,南極大陸出現冰川后,失去食物的械齒鯨慢慢滅絕。

  第五名:鄧氏魚

  這種滿頭盔甲的變態魚類生活在距今3億6千萬年前的泥盆紀,統治了海洋大約5千萬年。鄧氏魚體長大約9米,體重4到5噸,有兩三頭大象重。鄧氏魚的頭部盔甲大約有5釐米厚。鄧氏魚以其他種類的盔甲魚為食。

  第六名:杯椎魚龍

  杯椎魚龍生活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那時剛剛出現第一隻恐龍——腔骨龍。長達8米。

  第七名:鸚鵡螺

  鸚鵡螺生活在4億五千萬年前的奧陶紀,長達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