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午睡有什麼好處

  在夏天的時候也是會選擇小睡一會兒的,因為夏天的時候許多人都非常容易犯困,而午睡一會兒正好能夠緩解一時之需,而夏天午睡的好處亦是非常多的,那麼夏季午睡有哪些好處?下面就不妨隨一起來了解下吧!

  夏季午睡的好處

  每天午睡,有益心臟

  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會降低40%。午睡45分鐘還能降低血壓。夏季其實並不需要長時間午睡,當有睏意的時候低下頭閉目養神效果也很好。

  在12—13點間午睡,避免體重增加

  每晚睡眠5—7個小時的人比那些每晚睡眠7—9個小時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50%;每晚只睡2—4個小時的人,肥胖可能性增加了73%。12—13點間,大部分人的體能都會出現衰退,最適合午睡。也不要太晚午睡,下午15點後午睡就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質量。

  沒有床也要打個盹,有助健康

  三分之一的女性覺得自己太疲勞了,以至於連性慾都沒了。24歲的男性如果每天睡眠時間不到5個小時,其體內的睪丸激素水平只相當於15歲的男孩。睪丸激素水平下降會降低性慾和在性生活中的“操作能力”。睡眠和性生活一樣,不一定非要侷限在床榻上。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午睡,坐在辦公桌前也能偷睡片刻。如果條件受限,無法在沙發上睡,在地面上鋪個瑜伽墊或健身墊也能解決問題。

  午睡前來杯咖啡,提高警覺性

  缺乏睡眠會導致駕駛員、倒班工人等發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上升。發表在《睡眠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10分鐘的有效午睡會大大增強人體的警覺性。研究發現,午睡前喝杯含咖啡因的飲料會讓睏倦的駕駛員提高警覺性,這種效果要比單獨喝咖啡或單獨睡覺更明顯。這是因為咖啡因的有效成分需要30分鐘才能進入大腦,所以在午睡之後,就會因為咖啡因在體內的濃度升高而充分提高警覺性。

  睡10分鐘,提高記憶力和創造性

  睡覺能將暫時性記憶轉化為永久性記憶。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發現,人每天會喪失部分吸收新知識的能力,午睡能逆轉這種衰退。發表在《睡眠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10分鐘的午睡是恢復認知功能的最佳時長。但對於具有創造力的思索過程和重要的記憶鞏固來說,至少需要60—90分鐘的長時間午睡。

  夏季健康午睡的方法

  不要坐著或趴著睡

  由於條件限制,很多人坐著或趴在桌沿上睡午覺,長期如此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趴在桌沿上午睡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使手臂發麻,而且也達不到使身體得到調劑休息的目的。

  午睡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午睡時間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時間過長會進入深睡眠,醒來後會感到很不舒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起來後適當活動一下,或用冷水洗臉,再喝上一杯水,不適感會很快消失。

  午睡不要隨遇而安

  不要因為午睡的時間短,就隨便選擇一個地方就睡覺,特別是不要在走廊、樹陰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以及穿堂風或風口處睡覺。因為人在睡眠中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減退,輕者醒後身體不適,重者受涼感冒。

  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午睡

  對於身體好、夜間睡眠充足的人,不午睡通常也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對從事腦力勞動、大中小學生、體弱多病者或老人,午睡是十分必要的。

  午睡趴桌睡會怎樣

  1、心、腦血管慢性疾病

  中午是人體全身血液迴圈最快時刻,趴桌午睡因嚴重彎曲頭頸部及胸部,會壓迫頸動脈、心、肺、胃腸等器官,增加心、肺負擔,加上午餐後,體內需較多血液流向胃腸來幫忙消化吸收,導致頭部血液供應不足,氧氣供應不足,引起呼吸不順,醒後會出現頭昏、眼花、耳鳴等大腦缺血缺氧症狀;加上午睡時心率逐漸減慢,流入腦部的血液減少,又加重腦部缺血,會造成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出現暫時性紊亂,導致頭暈、耳嗚、腿軟、腳麻;故對心、腦血管系統系一長期傷害,將來亦可能誘發這些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的形成。

  2、呼吸道疾病

  趴桌午睡使身體彎曲度增加,會壓迫肺部,增加肺部負擔,又因血液、氧氣供應不足,肺部不能好好舒展,導致呼吸不順,會影響呼吸功能,尤其在女性更會因壓迫胸部,還會誘發將來心臟或乳房等之疾病。

  3、消化道疾病

  午餐後體內需較多血液流向胃腸道,來幫忙消化吸收,至少需一小時才能把胃部食物排空;若餐後隨即桌上趴睡,因身體彎曲度增加,胃腸會受到壓迫,增加蠕動負擔,又體內需較多血液流向胃腸道來幫忙消化吸收,易因心臟供血不足,不利於腸胃正常蠕動,降低消化能力,易造成胃腸氣脹,引發慢性胃炎,這可能就是東方人消化道疾病較多主因。

  4、眼睛疾病

  趴睡時壓迫的眼球,使眼球漲大、眼軸增長,很容易損傷眼角膜和視網膜,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還可能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除了會影響視力,形成高度近視,增加青光眼發病率,很可能加速散光。這可能是很多學生近視原因之一。

  5、椎肌肉神經疾病

  長時間歪扭頸部及壓迫上半身,會使頸部、肩、腰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形成肩頸部肌肉痠痛,造成頸椎及胸椎輕微變形。一個人長期保持低頭狀態,頸部的生理彎曲呈開口向後的“C”形狀,趴桌睡時,脖子前彎,違反了頸部生理,所以睡後常感脖子痠痛,手腳麻痺。又趴桌睡時,頭部扭向一邊,造成兩邊肌肉不平衡,一邊收縮,一邊拉伸,頸部的韌帶和肌肉加倍緊張,令頸部後面肌肉疲勞過度,將重力全部集中在頸椎的骨頭上,時間一久將造成頸椎骨椎盤突出,引發頸椎病。又因長時間壓迫上半身,會引發脊柱彎曲,出現腰肌勞損等症狀。

  6、手肘尺神經疾病

  趴桌睡或手託下巴睡時,手肘需向外側彎,角度較大或倚靠桌面,而尺神經在肘部內側神經處非常表淺,僅介於面板與硬骨間,最容易因長時間壓迫而受傷,形成尺神經病變,或神經粘連,致使無名指與小指痠痛麻,即所謂“肘隧道症候群”,嚴重時會出現“爪狀手”。

  7、手臂橈神經疾病

  趴在桌上,以手臂當枕睡,會因壓迫手臂橈神經,造成手臂神經麻痺,影響正常血液迴圈及神經傳導,致使大姆指與食指痠痛麻,無法拿筷、筆,並導致肩痛、手臂痠痛等區域性性神經麻痺。此外,趴桌午睡時,臉的顏面神經受壓迫、損傷,引發神經麻痺或臉部變形,單側頸動脈的血流量因趴睡姿勢而變小,易引發宿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