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耳朵進水了怎麼辦

  寶寶耳朵進水對耳朵是有一定的影響,寶寶洗頭洗澡時不慎耳朵進水及上呼吸道感染等,都會使細菌侵入外耳道及中耳,引起炎症。如果不注意護理及治療,就會影響小孩子的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寶寶耳朵進水的影響

  寶寶耳朵進水一般情況下,洗澡灌到耳朵裡的水,或者耳朵出汗潮溼,時間長了,就會孳生細菌,特別是天一暖和,細菌生長得很快,就會導致耳道炎;

  寶寶如果患上中耳炎後,主要表現為耳朵疼痛、鼓膜充血,嚴重的孩子還會出現化膿甚至鼓膜穿孔。一些年紀小的孩子尚不會表達,就很容易延誤病情。因此,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感冒後期出現哭鬧不止,煩躁不安,極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需要儘快帶孩子到醫院治療。中耳炎如果及時治療,一般3-4天可以痊癒,治療不及時會損害聽力,嚴重者可導致永久性失聰。

  如何判斷嬰兒耳朵進水

  寶寶耳朵進水,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就引發中耳炎,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時判斷是否寶寶耳朵進水,並做好正確護理

  對於父母來說,必須注意寶寶的行為,感冒時有無耳痛、流膿表現。如果寶寶得了中耳炎,比較輕的話,一般就是吵鬧、甩頭、用手抓耳朵等情況,如果比較重了就會有高燒,耳朵裡流黃水。

  父母平日需注意寶寶聽力表現,一旦有異常情況就要儘快就醫,以免耽誤治療,加重病情。

  

  將水吸出

  應立即將寶寶頭部向入水一側傾斜,用消毒棉球***棍***輕輕將水吸出,並擦乾淨,一般棉籤只能擦到耳朵外周,做這些動作時要小心輕柔,以免捅傷鼓膜

  注意巧用棉籤

  為寶寶洗澡後若發現其耳道口附近潮溼,可用耳用棉籤輕微擦拭,勿深入。另外可用吹風機***離耳道口約30公分,弱風***將耳朵吹乾。將乾淨的毛巾沾溼後擰乾,把毛巾一角卷在手指上,輕輕擦拭寶寶的外耳部位。如果用棉籤清潔耳部,千萬不可將棉籤深入寶寶的耳朵內部看不見的地方。棉花球的頂部小、底部大,可防止棉籤深入寶寶的耳朵內部而不小心傷到耳膜。

  具體步驟:

  1、滾動一清潔、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或柔軟、結實的棉紙,捲成一個燈芯繩***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頭的棉棍或薄紙,這東西可能會脫落在耳道里。不要使用任何種類的小棍棍***。

  2、將燈芯繩放進小兒的耳朵裡。燈芯繩潮溼時將它撤出。

  3、再用一清潔的燈芯繩來做替換。每天至少3次重複進行這些步驟,直至耳朵不再弄溼並且沒有膿液從耳中流出為止***通常需7-10天***。

  慎用抗生素

  寶寶耳朵進水,大部分都不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療。有時醫生會根據情況需要判斷是否只要普通護理還是需要藥物治療。對於二至十二歲的兒童,通常只有在確定是急性中耳炎或者是孩子的感染症狀非常嚴重的時候,才會推薦用抗生素治療。

  不要隨便給寶寶掏耳朵

  很多媽媽見到寶寶耳朵裡有一點耳垢,便覺得要幫寶寶掏耳朵了,以防耳垢越來越多,還影響寶寶的聽力。但是小編提醒你,不要隨便給寶寶掏耳朵,過頻掏耳朵對寶寶是弊大於利的。

  1、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長期掏耳朵慢性刺激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另外,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比紙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時寶寶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寶寶的聽力。

  2、細菌滋長。經常給寶寶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面板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面板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