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物品的好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掌握及早培養的原則。很多爸媽都是在孩子長大後,才覺察到生活能力的重要,其實,生活習性的養成也有所謂的關鍵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培養寶寶收拾習慣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培養寶寶收拾習慣的方法

  一般說來,1~3歲是養成生活能力的黃金年齡,生活中的任何經驗都可以成為學習素材,建議爸媽先把握以下原則:

  掌握教導時機:孩子從2歲左右開始,有一段時期對東西的歸屬會相當堅持,他會很清楚哪件衣服是誰的,哪樣東西該放在哪裡,這個時候可鼓勵孩子用完東西后自己歸位。

  感受成功經驗:請年幼孩子先嚐試幫你找東西、放東西,一方面讓他熟悉東西的固定位置,一方面在他完成任務後給予鼓勵,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快感,培養自信。

  佈置整理環境:期望孩子整理的專案,應該在他的能力範圍內,例如:收拾用的箱子、抽屜、書架等高度適合他的身高,開啟方式適合他使力,打掃的工具放在他拿得到的地方。

  培養責任感:被託付責任的孩子,才懂得責任是什麼。爸媽可視孩子的能力,將家中的整理工作託付一兩件給孩子,例如:擦茶几、把廣告紙放進回收箱等。

  接納孩子差異:不同特質的孩子也會表現出有潔癖或大而化之,如果孩子與爸媽對收拾成果的看法有很大差異,最好先以鼓勵或肯定的態度對待。

  爸媽自己整理通常比讓孩子學習整理既快又容易,但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機會,孩子才能學習、成長。他不僅要學習做事的方法,他也同時在學習面對事情的態度。

  從收拾玩具培養習慣

  幫每一類玩具找個適合的家

  培養收拾玩具的能力,首先是教孩子將不同類別的玩具放在一起,例如:樂高積木、娃娃家、黏土工具組,這些都是幼兒常有的玩具型別,只要購置幾個易於收納的收拾盒,並在外盒貼上照片即可,整套的樂高、拼圖則可保留原包裝盒置於固定位置。

  選購玩具時也學習考慮收納

  採買玩具要有計畫性,除了考慮好玩具的條件外,玩具日後的收納問題,在採買時就需要一併考慮。儘量減少購買體積過大、外型不規則的玩具,以免造成收拾困擾;每買一個新玩具時,可和孩子討論:玩具應該住在哪一個家,藉此強化孩子的分類與歸類能力,也能引導孩子正確地收拾。

  建立玩玩具規則有助自我管理

  為了保持孩子對玩具的新鮮感,建議將家中的玩具分組整理,固定時間輪替收藏運用。這樣安排,不僅孩子玩玩具的新鮮感、專注力增加,由於攤放在手邊的玩具量減少了,孩子自行收拾的難度也會降低。

  汰舊換新,安排特定大掃除時間

  玩具玩好就收雖然很理想,但孩子未必時時刻刻都做得完善,爸媽可以選一個固定時間和孩子一起收拾,一方面讓孩子學習收拾的方法,做必要的清洗整理,另一方面也檢查是否有需要淘汰的,或是參與跳蚤市場活動,為玩具找到新的主人,延續玩具的生命及再利用的價值。

  培養寶寶做家務的方法

  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小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迎合小孩子的需求,告訴孩子,他參與到做家務中來幫爸媽乾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以幫爸媽節省更多的時間,爸媽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賺更多的錢,讓他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樣的話小孩子會很樂意參與到家務活中來。

  拒絕強迫孩子做家務。家長鼓勵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最好是列一份家務清單給孩子看,讓他選擇一兩項自己喜歡做的家務,讓他擁有選擇的權利,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可以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做家務。

  為孩子做示範。一個太寬泛的任務可能讓孩子無從下手或者讓孩子感覺任務艱鉅,從而挫傷他的積極性。父母可以把任務分解成小步驟,給孩子做一些示範,認真回答孩子的疑問,讓孩子高高興興、獨立地完成任務。

  切勿要求完美。做家務對這個年齡段的小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完美的結果來說更重要。如果孩子地板掃的不夠乾淨,玩具收拾不夠好,不要直接批評或者責罵孩子,這樣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而且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所以孩子做家務更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為父母分擔,父母應該明白這一點。

  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獎勵。孩子都喜歡被表揚、被認可。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獎勵,比如說學習幼兒園老師的做法,孩子完成一項任務獎勵他一朵小紅花,完成全部任務的時候給他一些合理的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