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火候的掌握技巧與祕訣

  一般我們在炒菜的時候,都會調到大小中火,那麼如果在使用的過程中該怎麼掌握好火候的控制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炒菜火候的掌握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炒菜火候的掌握技巧

  1、微火:燉排骨等

  微火又叫小火適合質地老硬韌的主料。微火做菜可適用於時間較長的烹製菜餚,使菜餚酥、爛,味道醇厚,適用於燒、煮、扒、燜、燉、煨等烹調方式。如燉肉、燉排 骨時要用小火,且食材塊越大,火要越小。這樣才能讓熱量緩慢滲進食材,達到裡外都軟爛的效果。如果用大火,則會造成表面急劇收縮,不但口感不好,營養也會 流失。

  燒一般可做乾燒鯉魚、燒素肉圓等,扒一般可做紅扒雞、扒豆腐等,燜一般可做紅燜肘子、燜豆腐、黃燜雞塊等,燉可做清燉魚,還可做香雞、大蝦等。

  2、中火:紅燒魚等

  中火又叫文火,適合於煎、炸、貼等烹飪方式。比 如做紅燒魚等菜時就免不了炸的程式。許多人以為炸要用大火才能外酥裡嫩,其實不然。如果用旺火炸,食材會提前變焦,外焦裡生。此外,為了保護原料的營養、 減少致癌物的生成,炸的時候都要給原料掛糊。如果用大火,這層糊就更容易焦;可如果用小火,糊又會脫落。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用中火下鍋,再逐漸加熱。

  但是,有的菜如香酥雞,則是採取旺火時將原料下鍋,炸出一層較硬的外殼,再移入中火炸至酥脆。一般家庭煎可做煎黃魚,貼可做鍋貼豆腐、鍋貼裡脊,塌可做鍋塌豆腐、小塌裡脊。

  3、大火:炒青菜等

  天然氣、液化氣開關開大一點就是“大火”.天然氣、液化氣完全燃燒時所形成的淺藍色的穩定火焰,溫度最高的部位在內錐頂端與外錐頂端之間。大火做菜可適用於 快速烹製菜餚,使菜餚鮮、脆、嫩,適用於炒、炸、熘、蒸、烹等。一般炒可做炒青椒肉絲、炒青菜等,炸可做幹炸裡脊、軟炸腰花等,熘可做滑熘裡脊、糖醋魚, 蒸可做蒸丸子、清蒸雞,烹可做鍋巴肉片、清烹雞塊等。

  4、旺火:蔥爆肉等

  旺火又稱烈火,適合炒、爆、汆、涮、蒸等烹飪方式。一般用於旺火烹調的菜餚,質地多以軟脆嫩為主。如涮羊肉、蔥爆肉等用旺火烹調能使主料迅速加熱,纖維急劇 收縮,使肉內的水分不易浸出,吃時口感較嫩。如果火力不足,鍋內溫度不夠高或者鍋中水沸騰不了,主料不能及時收縮,就會將主料炒老或煮老。如果是素菜,比 如焯菠菜或炒白菜,用旺火不但能留住營養,還能讓菜顏色漂亮,口感更脆嫩。

  現在一般家用燃氣灶,只能出小、中、大火,達不到旺火的要求。要利用中、小火炒出旺火烹製的菜餚,首先鍋內的油量要適當加大,其次是加熱時間要稍長一點,再有一次投放的原料要少些,這樣便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5、有些菜根據烹調要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火力,比如清燉牛肉

  清燉牛肉,烹製前先把牛肉切成方形塊,用旺沸水焯一下,清除血沫和雜質。這時牛肉的纖維是收縮階段,要移中火,加入副料,燒煮片刻,再移小火上,通過小火燒 煮,使牛肉收縮的纖維逐漸伸展。當牛肉快熟時,再放入調料燉煮至熟,這樣作出來的清燉牛肉,色香味形俱佳。

  如果用旺火燒煮,牛肉就會出現外形不整齊現象。 另外菜湯中還會有許多牛肉渣,造成肉湯渾濁,而且容易形成表面熟爛,裡面仍然嚼不動。因此大塊原料的菜餚,多用小火。

  如何掌握油溫的大中小

  油溫,指即將投料時鍋中油的熱度。製作菜餚怎樣掌握油溫?一般要看火力的大小,原料投放的多少以及原料的性質而定。如大火,下料又少,則油溫掌握稍低一些;在小火時,油溫掌握要稍高一些,不然烹製炒蝦仁、炒肉絲、面拖排一類的菜餚,就會造成原料脫漿、脫糊。如烹製的菜餚,原料很多,油溫掌握要略高些。此外,還要根據原料質地的老嫩和形狀的大小來靈活掌握油溫。

  油鍋加熱後,怎樣估計油溫的高低呢?可用眼觀耳聞的簡便方法來推知。如果油的表面穩定,無煙,無響聲,那麼可推知為低油溫。

  如果油麵四周各中間翻動,並冒出少量的煙,則屬中油溫。

  如果油麵中間往外翻動,並有大量青煙,用勺攪動有聲響,則可確定為高油溫。

  低油溫在85~120℃,俗稱三四成熱。俗稱小火或微火。

  中油溫120~180℃,俗稱六成熱。俗稱中火。

  高油溫一般在180~240℃,俗稱八成熱。俗稱大火。

  低油溫適用於軟炸、滑炒,等。

  中油溫適用於幹炸、酥炸,等。

  高油溫適用於清炸***如炸雞、炸魚***,等。

  炒菜鑑別油溫的方法

  1、涼油

  這點就不必多說了,涼油就是常溫油,就是未經加熱的食用油,通常應用於肉類食材的上漿以及炒制堅果***如花生米***時使用。因為大部份堅果類食材比較愛糊,所以在使用食用油炒制時,需要有一個從涼油到熱油的慢慢升溫的過程。

  2、溫油***1—2成熱***

  鑑別這個溫度的油的方法:將手懸停於油麵上方3寸左右時,只有微微溫暖的感覺,;將少部份肉類食材***如一根肉絲***放入油中後,食材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有少量的氣泡從食材邊冒出來。這個油溫不常使用到,比較適用於對很薄、或質地很嫩的肉類食材***如魚片***進行加工,但對於上漿好的食材,比較容易產生脫糊現象。

  3、溫熱油***3—4成熱***

  鑑別這個溫度的油的方法:將手懸停於油麵上方3寸左右時,只有熱的感覺但還不覺得燙;將少部份肉類食材***如一根肉絲***放入油中後,食材在3秒之內變成白色,大量的氣泡會從食材邊冒出來,並伴有少量的爆破聲。這個油溫比較適用於肉絲、雞絲等食材的初步加熱。

  4、熱油***5—6成熱***

  鑑別這個溫度的油的方法:將手懸停於油麵上方3寸左右時,開始有燙的感覺;將少部份肉類食材***如一根肉絲***放入油中後,食材會立即內變成白色,大量的氣泡會從食材邊冒出來,並伴有大量的爆破聲。這是我們最常用到的油溫,比較適用於蔥薑蒜等輔助材料的爆香、肉絲、肉片的過油斷生,也是烹入料酒、醬油等調料的時機。

  5、滾油***7—8成熱***

  鑑別這個溫度的油的方法:油麵有青煙冒出,將手懸停於油麵上方3寸左右時,已經因為油溫很高堅持不住了;將少部份肉類食材***如一根肉絲***放入油中後,食材會立即內被定型並且變色,大量的氣泡會從食材邊冒出來,但很快就平息,並伴有大量的爆破聲。這個油溫比較適用於幹炸、軟炸、酥炸等需要使食材迅速定型、外焦裡嫩的菜餚。如糖醋魚、幹炸肉、火爆河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