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價格的功能是什麼

  期貨市場價格兩大功能:期貨市場真的可以反映外來的現貨價格嗎?這個問題一直是期貨研究和討論的焦點。從這個角度看,期貨價格發現,應該是期貨價格是未來現貨價格的無偏估計?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期貨市場的介紹

  期貨市場***英文:future market***,是指交易雙方達成協議或成交後,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進行交割的場所,即期貨交易所。它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在現貨市場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度組織化和高度規範化的市場形式。

  期貨市場標的可以分為投資性資產和消費性資產。

  投資性資產,是指投資者持有的資產的目的主要是投資,例如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和黃金、白銀等資產;消費性資產,是指持有的資產處於的目的是消費,如石油、銅、農產品等。

  

  定價原理不同,在分析期貨價格發現功能時,需要對期貨的標的資產進行分類,分出是屬於投資性還是消費性。投資性資產及其期貨,投資決策不受消費等其他目的的影響,投資者所追求的是金融資產中所蘊涵的風險收益特徵而非金融產品本身,標的資產及其期貨之間存在高度的可替代性,只要相對價格水平表現不合理,隨時可以在這兩者之間進行轉換。這時期貨的定價就成為一個純粹的金融問題,相應地無套利原則就成為期貨定價的基本原理。

  在一定程度上,期貨市場價格可以引領當前標的資產現貨價格變化,但是在進行預測的時候,期貨價格不能被用來作為未來現貨價格的無偏估計。

  金融期貨市場上,按照無套利原理的分析得出,只要系統性風險不為0,期貨價格必然不等於預期的未來現貨價格。從理論上得到的這個結論是無需實證檢驗的,因為就算進行了實證研究,驗證的也是現實市場的有效性,而不是非理論的正確性。

  國家貨幣之間的交換比率,也就是匯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遠期匯率和未來即期匯率之間並沒有比較有效的規律可循。對於標的資產具有一定消費價值的期貨來說,在理論上,我們同樣無法充分證明或證偽其“價格發現”功能,而實證研究也無法提供明確的結論,所以,運用期貨價格預測未來現貨價格的行為是不可靠的。

  通過上面期貨基礎知識的介紹,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期貨市場的最本質功能應當是風險管理,可以為套期保值者提供了一個轉移風險和管理風險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