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時高層如何逃生

  地震是避免不了的自然災害,但我們可以多一些瞭解地震有關的資訊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那麼,你地震時在高層的逃生方法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希望你喜歡。

  地震時高層逃生方法一

  震時保持冷靜,震後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例項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則儘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禦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裡應儘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地震時高層逃生方法二

  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築物佈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路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採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資訊,而暖氣靠外牆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儘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犄角旮旯裡,且隔斷牆為薄板牆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鑽進櫃子或箱子裡,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地震時高層逃生方法三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築物的內側位置,儘量靠近外牆,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儘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絡,除用手機聯絡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開啟手電筒。

         相關閱讀:地震基本常識

  一、地震預警資訊一般包含哪些內容?

  按照日本現在的做法,面向公眾釋出的地震預警資訊內容一般很簡明,主要是為了方便接收者快速理解地震預警資訊,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地震的強度,如發生的是中等地震,還是強烈地震,一般不使用震級概念。

  ***2***預警時間,即本地大約多少時間後可能發生地震災害。

  二、是不是能夠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就一定能避免地震災害的傷害?

  答案是:否。地震預警實際上是一種災害警報,它只能提示接收者注意地震災害可能在未來的數秒至數十秒***即預警時間***後發生。

  要想成功地避免地震災害的傷害,實際上需要的是接收者在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後,迅速地採取合理的避震措施。這才是減輕地震傷亡的關鍵。

  三、聽說地震預警資訊有可能出現誤差和誤報,應該如何對待?

  由於地震預警資訊是在某地地震災害發生前發出的災害警報。因此,它的計算時間非常有限,出現誤差甚至誤報,確實難免。但即便如此,為了自身的安全起見,還是要以地震災害可能會發生的態度來對待它,即在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後要及時採取避震措施,以免生命受到傷害。

  四、聽說日本的地震預警資訊會出現改變或更正的情況,這是為什麼?

  因為地震預警資訊的計算時間非常有限,所以有時最先發出的地震預警資訊可能沒有準確地反映出即將發生的地震災害強度,所以會根據後續的計算結果對先前的資訊進行修正。其目的,還是為了方便公眾準確地瞭解可能發生的地震災害強度,從而採取有效、合理的避震措施。

  五、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一定要採取避震措施嗎?

  對。地震預警資訊實際上是對即將可能發生的地震災害發出的一種警報。不管災害是否會發生,都應在第一時間採取避震措施。這樣做才能最有效地保護自己。

  六、為什麼有時接到地震預警資訊,而實際上卻沒有發生地震災害?

  地震預警資訊是對即將可能發生的地震災害發出的一種警報,這並不代表地震災害一定會發生。就好像賓館的火災警報發生時,你所居住的客房並不一定會出現火災一樣。

  地震災害的發生,取決於很多的因素,這些因素中又有很多是偶然因素。因此,很難確定地說,哪裡一定會或者不會發生地震災害。當地震預警資訊發出時,只是代表地震災害可能會發生。所以,最好還是及時採取避震措施,以防萬一。

  七、接收到地震預警資訊,應該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接收者要根據自己所處的實際環境,靈活地選擇避震措施。以下是兩種較常見的避震措施,供網友參考。

  ***1***如果預警時間足夠接收者撤離建築物:及時關閉火源和電源,迅速離開房間,到戶外遠離建築物的空曠之處。

  ***2***如果預警時間不足以讓接收者撤離建築物:及時關閉火源和電源,迅速到堅固的傢俱下方或側下方伏下***注意遠離玻璃窗戶***,雙手護頭;或者到小開間的房屋中蹲下***注意遠離玻璃鏡或玻璃窗戶***,雙手護頭。等到地震震動過去後,再迅速離開房間,到戶外遠離建築物的空曠之處。

  八、企業如何接收和使用地震預警資訊?

  不同的企業,因其抗震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的不同,而對地震預警資訊有著不同的具體要求。因此,需要企業明晰自身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地震預警資訊內容,然後向地震預警資訊釋出單位訂製本企業所需要的地震預警資訊,並專門安裝符合本企業技術特點的接收終端。

  地震自救三大原則

  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選擇。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髮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則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錄》裡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說,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採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