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時高層應該如何逃生

  一地震立馬就被地震的氣勢嚇壞了,人的意識是馬上要逃走,但在逃生過程中要避免亂跑以免發生不測。那麼,你知道嗎?下面就由小編給你介紹地震時高層逃生方法,希望你喜歡。

  高層逃生方法一

        震時保持冷靜,震後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例項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則儘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禦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臺;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裡應儘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高層逃生方法二

       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築物佈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路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採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資訊,而暖氣靠外牆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儘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犄角旮旯裡,且隔斷牆為薄板牆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鑽進櫃子或箱子裡,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高層逃生方法三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築物的內側位置,儘量靠近外牆,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儘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絡,除用手機聯絡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開啟手電筒。

  大地震中自救原則

  儘量用溼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

  儘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

  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採取脫險行動;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一時無法脫險,要儘量節省體力;

  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不要口渴就喝完。

  儲存體力,不要盲目的大聲呼救,可用磚或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訊息。當確定不遠處有人時,再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