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汽車保險論文範文

  近年來,我國汽車保險業務發展迅速,保費收入不斷增長,車險業務保費收入佔產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比重也連創新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汽車保險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汽車保險槓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介紹了保險槓系統研發的技術以及產業的應用。對指導保險桿系統研發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做了簡單的說明,重點強調了汽車保險槓設計的流程。

  關鍵詞:汽車保險槓 技術發展 設計理念 設計流程

  1、保險槓系統構成的新近技術發展

  1.1保險槓蒙皮系統。汽車保險槓蒙皮系統一般採用塑料或複合材料。塑料蒙皮具有很好的強度、剛性和美觀的裝飾性。如果發生車體碰撞,保險槓蒙皮系統起到緩衝作用,保護車體關鍵零部件和乘員安全。塑料保險槓也是車體外觀的組成部分,其造型可以增加車身的豐富內涵。

  1.2保險槓橫樑系統。保險槓橫樑系統對車輛具有保護作用。在車體發生碰撞時,變形吸能元件進行碰撞能量吸收,通過保險槓主橫樑實現碰撞能量的傳遞與平衡,將高速碰撞的能力通過縱梁傳遞給A柱、車頂縱梁、側圍門檻等結構。設計規範的保險槓橫樑總成由高強度主橫樑和左右兩個吸能元件組成。在低速碰撞時,通過保險槓橫樑以及縱梁吸能來保護髮動機等貴重零部件。保險槓橫樑的分配重量佔整車重量的0.3%左右,目前普遍使用抗拉強度高達1200-1500MPa的超高強度鋼板做保險槓主橫樑。

  1.3保險槓吸能泡沫系統。吸能泡沫件總成主要功能:低速碰撞下衝擊吸能,保護車身本體不受破壞;形成緩衝並保護保險槓蒙皮;保護行人以及保護大燈等重要電器元件。泡沫件主要通過PP、PE、PU等塑料粒子發泡成型。吸能泡沫件重要的設計因素的是泡沫密度和壓縮強度。

  1.4行人保護系統。行人保護系統主要包括車輛前臉造型優化、智慧化安全保障系統、行人安全氣囊、發動機罩和前風窗等。行人保護橫樑能夠保護碰撞時行人的小腳。通過優化設計保險槓行人保護橫樑與保險橫樑前泡沫件的剛度和設計間隙,可有效減小膝蓋彎曲角度。

  1.5保險槓系統的核心功能。

  保險槓系統的核心功能是綜合汽車保險槓蒙皮系統、保險槓橫樑系統、緩衝吸能系統以及行人保護裝置的優化設計,為乘員提供行車安全保障。保險槓系統開發過程需要遵從法規規範,基於安全、環保、輕量化的設計理念,運用系統工程的設計觀點,綜合考慮新材料新工藝來設計保險槓系統,優化碰撞能量傳遞路徑與充分的結構變形吸能。

  2、保險槓系統設計理念

  2.1輕量化設計與材料選擇。保險槓系統的輕量化設計對降低汽車的油耗具有重要意義。如保險槓橫樑系統採用高強度鋼板、鋁合金、複合材料等來實現保險槓橫樑系統的輕量化。材料設計選擇原則:滿足功能、成本經濟、使用可靠、節能環保。材料選擇的核心問題是在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的前提下,保證材料的使用效能與零件的設計功能相適應。首先考慮材料要求***滿足功能、經濟、節能、環保、可回收等要求***,通過可行性分析,基於資料庫與以往案例庫進行候選材料的選擇與確定;然後著手功能性分析,實現功能並且結構合理;進一步進行工藝性分析,實現零件製造的工藝步驟;製造性分析與可裝配性分析,需要考慮生產線的工裝與工廠產能,最後綜合考慮整個產品生命過程來進行材料的選擇設計。

  2.2安全設計

  保險槓安全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碰撞能量的傳遞路徑以及吸能區域的優化分佈。保險桿系統必須進行多項碰撞試驗、擺錘試驗,確保行車安全。對於前保險槓系統,必須謹慎合理地設計散熱器系統與保險槓橫樑、蒙皮與保險槓橫樑、蒙皮與泡沫件的安全距離,以及優化吸能泡沫件的設計;對於後保險槓系統,一方面確保乘員空間的保護,另外還必須保障後碰燃油系統的安全。保險槓系統結構設計的影響因素:離地間隙、接近角、離去角、前後懸長度、前縱梁間距等關鍵設計約束。

  2.3綠色設計

  綠色設計體系需遵從環境準則、技術準則、經濟性準則與人機工程準則。綠色設計的總體要求:在產品生命週期裡,能源消耗最小化,廢棄物排放量最小化,對生態系統的危害最小化。綠色設計的目標是最大努力地減小環境衝擊,實現“低碳經濟”,因此在保證效能的前提下,在設計的早期就考慮降低產品形成的物耗能耗,優先目標是無汙染、可降解、可回收、可重複利用,例如保險桿蒙皮系統可適當提高可回收料的比例。

  2.4全程CAE支援的數字化設計

  通過引數化的資料驅動技術,CAE系統可以快速廣泛地結果尋優,改進產品質量,縮短產品開發週期,降低設計製造成本。例如塑料保險槓蒙皮系統的表面缺陷、應力開裂、裝配不良、設計工藝性差等,這些問題可通過虛擬裝配技術、計算機輔助流體分析技術儘早發現。基於CAE分析結論,可通過注塑工藝調整,或指導改進結構。全過程的CAE數字化設計可以提前問題識別與問題解決,並可以節省漫長試驗週期與昂貴試驗費用。

  3、保險槓系統設計流程

  ***1*** 基本保險槓系統設計流程

  產品開發流程通常涵蓋市場調研、產品規劃、模擬計算、結構設計、批量生產等開發流程。保險槓系統的生命週期設計與開發同樣遵循開發流程。因此基於DFX的理念,在概念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後續設計以及產品形成和產品使用回收過程的各種影響。首先保險槓系統開發根據企業的產品戰略,根據客戶需求與最新設計理念進行設計,然後進行總佈置分析、結構分析,再利用CAD軟體進行初始結構設計與詳細的結構設計與工藝分析以及可製造性分析 ,通過構建成本模型進行全生命週期的經濟性分析,最終稽核確認可行的設計方案。

  ***2***結構設計

  對於保險槓的結構設計,截面分析,首先考慮保險槓與其他車身部件的連線關係,在滿足總佈置的前提下,進行安裝結構的優化設計;然後進行保險槓的本體結構設計在結構設計前,與保險槓蒙皮造型需同步進行總佈置分析,通過保險槓系統的Z向截面、Y向截面等空間截面設計來分析車輛碰撞的安全性通過總佈置分析確認碰撞過程的硬點設計。

  ***3***裝配設計與綠色設計

  保險槓系統設計應綜合考慮整體剛度,生產裝配時須保證配合件尺寸精度,否則一旦有裝配應力,就容易在跑車振動情況或低速碰撞下出現裂紋和碎裂現象。對於保險槓裝配設計的固定可靠性以及可拆卸性,可通過CAE模擬工具來分析保險槓安裝緊固所需要採用的固定方式與固定點數量。驗證保險槓固定方案的主要手段有:CAE分析、試驗驗證、案例提取、原型件驗證等。在產品概念設計階段就需考慮產品裝配與使用以及維護拆卸,通常運用DFA/DFD的設計理念完善產品開發過程。保險槓系統DFA/DFD的設計準則主要涵蓋:安裝/拆卸工作量最少;易於拆卸準則;與結構相關準則;易於分離準則。

  參考文獻:

  [1]張國雄.機械製造業的持續發展之路[J].世界製造技術與裝備市場,2006***4***.

  [2]王萍,周希泉.汽車保險槓的設計開發[J].現代零部件,2014***1***.

  [3]劉金霞,孫巨集強.汽車保險槓設計與開發[J].技術縱橫,2011***4***.

  [4]周偉.淺談當代汽車保險槓的設計[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8***20***

  二:發展汽車產業系列保險 推動汽車產業鏈發展

  [摘要] 本文認為:我國保險公司應適應變化,在汽車保險產品開發上、汽車金融保險服務上、汽車保險行業資訊共享上加強建設,從而推動汽車產業鏈的做大做強。

  [關鍵詞] 汽車保險 汽車產業鏈

  當今中國的汽車行業正處於一個令世界矚目的發展速度:汽車產銷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是世界平均速度的10倍。

  另一方面,包括保險在內的下游服務行業的發展也將有力地推動汽車產業上批量、上水平。因此,我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需要保險業的有力支援,同時也為保險業創造了巨大的商機。

  一、從國外的經驗上看,保險貫穿於汽車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各環節

  1.就製造商而言,產品責任險和產品召回險可為其轉嫁巨大的經營風險。在產品責任上,據JVR***Jury Verdict Research***資料表明2,在1995年4月至2005年4月的10年間,汽車與汽車配件***如:座椅、安全帶、輪胎等***產品責任險的案均賠款高達400萬美元,交通工具類的案均賠款為270萬美元;汽車配件在不同事故中的賠款差異最大,從1.3萬美元到2.85億美元不等;

  在汽車召回上,自上個世紀60年代起,美國共召回超過2億輛整車和2400多萬條輪胎;在日本,自1969年至2001年間,也共召回缺陷車輛3483萬輛。而且,當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車型的日益多樣化、複雜的製造工藝以及研發時間較短,汽車召回越來越頻繁,2004年美國汽車召回創紀錄,通用汽車公司當年召回約2500萬輛汽車;在2002年到2004年兩年間,雷諾被迫採取召回行動18次,寶馬10次,尼桑9次,馬自達、賓士各8次,奧迪、KIA、沃爾沃、大眾各7次;菲亞特、本田、美洲豹和SAAB各5次等,在召回的汽車中,約40%屬電子系統出現故障,60%則是由於汽車存在機械方面的隱患。

  可見,汽車整車或配件的潛在缺陷、汽車召回制度是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其產生的損失和費用也是昂貴的,因此,發展汽車產業,建立與之相配套的風險規避機制是必要的。

  2.就銷售商而言,汽車金融將有力推動汽車的銷售。國際汽車企業發展的經驗表明,汽車金融公司既是汽車公司推動銷售的利器,也是公司的盈利點。在美國,80%的新車是通過貸款購買的,即便是印度也有60%~70%的貸款購車比率;同時,通過汽車金融公司,汽車企業可以培養使用者的消費忠誠度――當用戶二次購車時,可以通過汽車金融公司直接置換該汽車品牌的新車,從而實現使用者持續購買的功能。

  3.就車主而言,機動車強制保險和商業保險可為其自身和公眾的風險損失提供保障。對於車主而言,車輛保險是對自身或第三方提供一種風險保障,不少國家採用了強制保險制度。對於發達國家,如美國,其各州在強制車險的保額設計上,不但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設定最低的責任險保額,使得當交通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負責理賠受害者本人的醫療費用,而且還考慮了對受害人治療恢復期間的收入損失進行經濟補償,有些州的責任險甚至將治療期間傷者的護理費用和家庭內未成年子女的看護費用也納入其承保範圍,該車險保險制度最大限度地解除受害人在經濟上的後顧之憂,並保障其家庭經濟來源不受影響。

  二、群策群力,發展我國汽車系列保險,共同推動汽車產業發展

  1.共同開發和推動汽車系列保險產品發展,推動汽車產業協調發展。積極開發和推動汽車召開保險,為汽車製造商解除後顧之憂。我國於200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一汽集團則於2004年開創我國首次汽車召回的先河,對馬自達6CA7230AT型轎車進行召回維修;同年11月,上海通用則由於真空軟管問題可能影響制動,首次召回2.7萬輛2.0升型君威轎車;而最大的一次召回當屬重慶長安鈴木,於2004年9月對15.7萬輛電噴奧拓轎車實施召回並免費維修。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不斷髮展,探討開發和推動汽車召回保險產品,為汽車廠商提供風險轉嫁機制,是十分必要的。

  同時,應積極開發商業車險新產品,提高其保障程度。2006年7月1日,我國已正式實施了交強險,但在商業車險上,目前仍處於較低水平的保障,主要體現在產品較單一,保險責任限額較低,在間接損失的保障上不足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應使商業車險的保障範圍和保障程度與之相對應。

  2.風險共擔,恢復和經營好汽車信貸保證保險,促進汽車銷售。我國自1998年10月銀行開展汽車消費信貸業務至今,信貸購車比例不足汽車總銷售量的10%,保險公司也積極開辦汽車消費信貸保證保險予以配合。然而,由於我國個人誠信體系的缺失,加上汽車銷售商在售車商的信用行為不一,銀行和保險公司在風險管理、風險管控上的認識和做法不一,以致在爆發井噴的2001年~2003年裡,出現汽車個人消費信貸的大量壞賬。從2003年底起,保險公司退出汽車消費信貸保證保險,銀行退出汽車信貸市場。目前,隨著個人誠信體系的逐漸健全等制約汽車消費信貸的障礙逐漸消除,車貸市場出現復甦的跡象。但是,汽車銷售商、銀行和保險公司能否形成風險共擔的機制,共同在風險的識別、管理以至最後的風險承擔上,建立起有效的分擔機制,則是汽車消費信貸保證保險重新開辦並取得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3.資訊共享,共築誠信,做大汽車產業價值鏈,服務好共同的消費者。保險業和汽車產業應建立資訊共享的機制。一是在公共資訊上。二是在私有資訊上,各行業間應進行互利的共享,以推動產業做大。

  此外,在推進保險業和汽車相關產業協同合作時,行業間的誠信是重要的基石。

  汽車業的發展,給我國保險業代來了巨大的商機;同時,汽車業的發展,也需要保險業給以強有力的支援和保障。對於處於發展中的我國保險業,要積極探討與汽車產業鏈中,包括:銀行、修理廠、汽車製造商等的合作,來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