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物書法圖片行書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象徵,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學習書法的好處: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象徵,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從歷史上講,書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裡,蘊藏著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崇高強大的民族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創造智慧。通過書法教學,讓大學生領會理解漢字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崇高和深廣的哲思情理,可以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培養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中國書法數千年的歷史,在給予我們不勝列舉的佳作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第五子——王微之曾說過“寫盡三缸水,只有一點象羲之;懷秦無錢買紙,便廣種芭蕉,以蕉葉代紙成冢。”這昭示著書法在人格塑造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書法,可以使大學生的意識境界得到淨化和昇華。

  從根本上講,書法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隨著書法學習實踐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對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創造力就會越強,對書法的老辣之美、剛健之美、豐滿圓潤之美等等的鑑賞能力也會發生質的飛躍。

  在瞭解了中國書法對大學生在提高綜合素質、陶冶情操等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後,對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書法教育已經尤為重要。

  書法,歷有“實用”和“審美”兩種相對應的狹義界說。立足教育角度,書法首先是從“蒙童識字習字”開始。凡有文字,既有書寫,必有美惡。書寫的美惡,既是實用的需求,也是審美的嬗變。

  現今的大學生大多是名符其實的書法初學者。如何入門?入門後可有發展之前途?不少愛好書法的大學生都為之焦心。自古以來,不少書法家都提倡從楷書入門,因為楷書是所有字型中最規範的字型,其筆畫、結構都是其它字型的基礎。那是否就非得按千百年來的說法:從楷書入門呢?回答是:對於古人是肯定的,而對當代的大學生是不一定的。古代“蒙童識字習字”,即“文化學習”也是“藝術教育”同步進行,相輔相成。他們首先要識字,而楷書是首選,楷書沒有明顯的審美提示,符合兒童的生理髮育特徵。

  現今的大學生——天之驕子,言其不識字頗欠妥帖;十八、九歲,已是成年,生理和心理髮育都已成熟,因此不存在手不受控制的生理問題;至於心理,“完全成熟”是無法界定的;但就審美追求而言,大學生已完全具備這方面的能力。那大學生書法還應“從楷書入門”嗎?回答是可以從楷書入門,也可以從非楷書入門,如從篆書入門、從隸書入門、從行書入門等都可以。只要學習方法得當,都不是難題,加之其創新意識創新,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往往會創造出自己的風格,這對提高他們對書法的興趣是大有裨益的。

  伴隨著社會“書法熱潮”的興起,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化,書法教育以一個重要的角色立足於大學講堂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書法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萃,在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大力開展書法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培養書法專業人才的需要,更是普及推廣、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做為跨世紀的接班人,我們大學生更應該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各方面的才能,構建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中國書法教育的發展添枝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