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載物書法隸書

  中國書法是人民智慧的結晶、民族文化的精華、華夏之邦的國粹。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隸書的四個特點:

  隸書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結體多呈扁方,勢態左右橫展,神姿靜中見動,寓歧於平。

  2、運筆時,起筆藏鋒逆入,按筆若蠶頭之狀,轉筆平出,出鋒帶上挑之勢,點畫顧盼靈動。

  3、變弧為直,運筆爽截,轉折處多提筆暗轉或乾脆起筆另下,力度內含。

  4、筆畫、章法佈列均衡,意趣生動,變化豐富而各盡其妙。

  隸書的結體六法:

  異寫結構:結構異變即改變了原來字形或偏旁的寫法,使之不同於原來字形。其中有偏旁移位、筆畫變位等現象。多數為篆書向隸書演變中的異寫結構。如:“曹”、“歌”、“復”等字。

  承篆結構:隸書是由篆書演變而來,很多漢碑中存有篆書筆法和結構。正如明王世真所說:其隸法時時有篆籀筆,與鍾“繇”、樑***鵠***諸公小異而骨氣洞達,神彩飛動,疑非中郎***蔡邕***不能也。漢隸中殘殘存篆書結構是篆書的滯後現象,其中以《夏承碑》、《褒斜碑》、《裴岑碑》為最。如:“仲”“嵬”、“夏”等字。

  增筆結構:字有難於結構者,或因筆畫少出於結體上的需要而增添了筆畫,即***疏當補續***。這樣,整個字形就顯得縝密茂美、勢巧形密,增加了莊重感。這種增筆結構原於篆書,屬於篆書的滯後現象。如:“寒”、“宣”、“兵”、“盟”等字。

  化繁為簡:化繁為簡是漢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結字現象。是在易識的前提下簡省一些筆畫,有時減去相同的筆畫,有時減去某一區域性的筆畫,使結體更加冼煉。不管它如何減,都是藝術的加工,即繁者易之以簡約,總體上仍保留原字風貌,這種字可稱為古代簡化字,即當今簡化字的先步現象。如:“斷”、“靈”、“無”等字。

  方折兩筆:隸書中的方折是由兩種不同方向的筆畫拼接而成。即前一筆的末端與後一筆的起端相拼接。書寫時,有的連線,有的斷開,斷者要筆斷意連,連者要前後相應成趣。方折的好壞往往決定字形的成敗,書寫時一定要謹慎為之。如“圍”、“四”等字。

  一柱獨支:字有上寬下窄一豎獨支者,其勢如金雞獨立。如甲、卓、車、爭、常等字,書寫時末筆要勁健有力,條求立得穩,撐得住,把握險中求穩之妙。此筆若失去力度,就會造成整個字的鬆軟或偏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