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考試時需要注意什麼事情

  考試才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再努力的學習,成績才是王道,想要提高高三數學成績,就要注意好考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數學考試時的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數學考試時的注意事項

  調整好狀態,控制好自我

  ***1***保持清醒。數學的考試時間在下午,建議同學們中午最好休息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其間儘量放鬆自己,從心理上暗示自己:只有靜心休息才能確保考試時清醒。

  ***2***按時到位。今年的答題卡不再單獨發放,要求答在答題捲上,但髮捲時間應在開考前5-10分鐘內。建議同學們提前15-20分鐘到達考場。

  監考髮捲後迅速摸清題情

  高考會提前五分鐘髮捲,這五分鐘同學們不要答卷,先用一分鐘填考試資訊,接下來同學們就要儘快地摸清題情。

  1、識別試卷中曾做過的,會做的題。也要注意有沒有可能會做,但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的題。心裡要立刻有一個答題的順序。

  2、捨得放棄,正確對待得與失。萬一遇到某個題從來都沒有見過,可以大概看看是哪個型別,用什麼方法能解決,這個題目是考察什麼,迅速決定是否放棄。 如果覺得花兩個小時也不一定能做出來,這個時候要捨得放棄,集中自己的精力,解決自己會做的問題,高考考得不是會多少,而是對多少。

  提高解選擇題的速度、填空題的準確度

  數學選擇題是知識靈活運用,解題要求是隻要結果、不要過程。因此,逆代法、估演算法、特例法、排除法、數形結合法……盡顯威力。12個選擇題,若能把握得好,容易的一分鐘一題,難題也不超過五分鐘。由於選擇題的特殊性,由此提出解選擇題要求“快、準、巧”,忌諱“小題大做”。填空題也是隻要結果、不要過程,因此要力求“完整、嚴密”。

  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場上一味地要快,結果題意未清,條件未全,便急於解答,豈不知欲速則不達,結果是思維受阻或進入死衚衕,導致失敗。應該說,審題要慢,解答要快。審題是整個解題過程的“基礎工程”,題目本身是“怎樣解題”的資訊源,必須充分搞清題意,綜合所有條件,提煉全部線索,形成整體認識,為形成解題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據。而思路一旦形成,則可儘量快速完成。

  確保運算準確,立足一次成功

  數學高考題的容量在120分鐘時間內完成大小26個題,時間很緊張,不允許做大量細緻的解後檢驗,所以要儘量準確運算***關鍵步驟,力求準確,寧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題速度是建立在解題準確度基礎上,更何況數學題的中間資料常常不但從“數量”上,而且從“性質”上影響著後繼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為上的前提下,要穩紮穩打,層層有據,步步準確,不能為追求速度而丟掉準確度,甚至丟掉重要的得分步驟,假如速度與準確不可兼得的說,就只好舍快求對了,因為解答不對,再快也無意義。

  講求規範書寫,力爭既對又全

  考試的又一個特點是以卷面為唯一依據。這就要求不但會而且要對、對且全,全而規範。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規範、字跡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數學試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為字跡潦草,會使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不良,進而使閱卷老師認為考生學習不認真、基本功不過硬、“感情分”也就相應低了,此所謂心理學上的“光環效應”。“書寫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講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高三數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數學需要通過複習來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考生在數學首輪複習中,往往存在兩個誤區,一是隻顧埋頭做題而不注重反思,有些同學在做題時,只要結果對了就不再深思做題中使用的解題目方法和題目所體現出來的數學思想;二是隻注重課堂聽課效率,而不注重課後練習,這在文科生中顯得尤為普遍,這往往會導致考生看到考題覺得自己會,可一做就錯。

  1、迴歸課本,重視基礎,注重預習

  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數學知識點的聯絡,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第一輪複習的重中之重。

  迴歸課本,自已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確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紮紮實實,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則不達。複習課的容量大、內容多、時間緊。要提高複習效率,必須使自己的思維與老師的思維同步。而預習則是達到這一目的的重要途徑。沒有預習,聽老師講課,會感到老師講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師講的重點;而預習了之後,再聽老師講課,就會在記憶上對老師講的內容有所取捨,把重點放在自己還未掌握的內容上,從而提高複習效率。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2、提高聽課效率,勤動手,多動腦

  高三的課只有兩種形式:複習課和評講課,到高三所有課都進入複習階段,通過複習,學生要能檢測出知道什麼,哪些還不知道,哪些還不會,因此在複習課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聽課的目的就明確了。

  現在學生手中都會有一種複習資料,在老師講課之前,要把例題做一遍,做題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體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舉一反三,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提示。作好筆記,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要點,思維方法等做出簡單扼要的記錄,以便複習,消化,思考。習題的解答過程留在課後去完成,每記的地方留點空餘的地方,以備自已的感悟。

  3、適量訓練

  學好數學要做大量的題,要提高解題的效率,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你學的知識,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準,甚至有偏差,那麼多做題的結果,反而鞏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準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大量的練習是必要的。

  ***1***要有針對性地做題,典型的題目,應該規範地完成,同時還應瞭解自己,有選擇地做一些課外的題;

  ***2***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要對做過了典型題目有一定的體會和變通,即按“學、練、思、結”程式對待典型的問題,這樣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是無論是作業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也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4***獨立思考是數學的靈魂,遇到不懂或困難的問題時,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輕易問人,不要一遇到不會的東西就馬上去問別人,自己不動腦子,專門依賴別人,而是要自己先認真地思考一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的某些困難,經過很大的努力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虛心請教別人,請教時,不要把問題問得太透。學會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難,而且也更重要。

  ***5***加強做題後的反思,解題不是目的,我們是通過解題來檢驗我們的學習效果,發現學習中的不足的,以便改進和提高。因此,解題後的總結至關重要,這正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機會,對於一道完成的題目,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總結:

  ①在知識方面,題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是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

  ②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題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

  ③能不能把解題過程概括、歸納成幾個步驟***比如用數學歸納法證明題目就有很明顯的三個步驟***。

  4、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如仔細閱讀題目,看清數字,規範解題格式,部分同學***尤其是腦子比較好的同學***自己感覺很好,平時做題只是寫個答案,不注重解題過程,書寫不規範,在正規考試中即使答案對了,由於過程不完整被扣分較多。

  部分同學平時學習過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業時免不了互相對答案,也不認真找出錯誤原因並加以改正。這些同學到了考場上常會出現心理性錯誤,導致“會而不對”,或是為了保證正確率,反覆驗算,浪費很多時間,影響整體得分。這些問題都很難在短時間得以解決,必須在平時下功夫努力改正。“會而不對”是高三數學學習的大忌,常見的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等,平時都以為是粗心,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必須在第一輪複習中逐步克服,否則,後患無窮。

  可結合平時解題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逐題找出原因,看其是行為習慣方面的原因,還是知識方面的缺陷,再有針對性加以解決。必要時作些記錄,也就是錯題本,每位學生必備的,以便以後查詢。

  提高高三數學成績的三個要點

  第一點: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提升高中數學學習效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剛進入高中學習的新生,由於還未很好適應新階段的學習,普遍存在缺乏學習主動性差的壞毛病。許多高一學生都覺得只要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就行了,剩下的時間就用來玩耍,初中學習完全可以這樣安排,但是一旦進入高中就不一樣了,只知道完成課內作業遠遠不夠,高中新生必須切實提高在學習上的主動性。

  第二點:儘量多讀課外讀物

  高中數學學習效率高的學生,一般都不滿足於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對課外讀物是十分看重的。儘量多讀課外讀物,能夠熟悉各種題型,有利於提升高中數學的學習效率。從高中數學題目的數量設定就可以看出,高中數學考的是學生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獨立完成大量題目,高中如果還是像初中那樣只知道圍著老師轉,成績往往也非常侷限,想要得高分必需依靠自己增加課外知識積累,效率才會提高成績才能得到提升。

  第三點:合理制定學習計劃

  高中學習是系統而繁雜的,這需要學生合理制定詳盡的學習計劃,按照時間表努力去執行。大家都知道,高中階段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它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是非常緊張的,除了全情投入自己所有精力之外,制定長遠學習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可以羅列出每一學期各個科目計劃達到的分數和名次等,通過詳細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好零碎時間,對每一時間段的學習內容作出合理安排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