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

  人際交往對孩子的成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僅使孩子體驗到友誼帶來的身心愉悅,還能培養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創造力、情商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

  

  兒童人際交往能力的獲得是靠後天的培養,家長的觀念及對孩子交往技能、技巧的培養,直接影響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因此,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招開始,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家長在和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朋友生病了,家長的一個電話問候;當朋友遇到困難,家長的慷慨相助等等,都將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

  提供主動交往的渠道

  如果孩子很害羞,可先試著讓他和最熟悉的親戚朋友打招呼,直到他漸漸變得大方些。在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嬉戲、玩耍時,可讓孩子主動和對方打招呼,問好,詢問對方的姓名等。

  培養交往技巧

  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培養良好的行為,要讓孩子明白美好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諒解等良好行為上的,小氣、霸道、任性是不受小朋友歡迎的。

  給孩子閱讀書籍

  找些有關社會交往的書籍,讀給孩子聽,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和他交流書中的主人公是怎樣結交新朋友,建立友誼的,根據孩子的自身性格特點,從中有針對性地引導。

  給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

  經常邀請孩子的同伴到家中做客,這樣孩子就會有更多和同伴熟悉、交往的空間,在從中學習解決遊戲、玩耍可能帶來的糾紛,也體會到和同伴相處的樂趣,更樂於交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太長,不要讓孩子感到疲憊而發生摩擦。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讓孩子學會與別的小朋友分享,使他明白受歡迎的孩子總是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家長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把孩子最珍愛的物品暫時收拾起來,留一些孩子不是很在意的東西與小夥伴分享,孩子體驗到分享的喜悅後,就會慢慢變得大方。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一些孩子不願意主動結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處,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歡結伴,喜歡和一大堆朋友玩。無論他選擇什麼方式,只要孩子願意、喜歡就可以了,家長只要在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指導,過多的的介入會使孩子害羞、拘泥,妨礙他們更好地增進彼此間的瞭解。

  孩子人際交往能力不好的原因

  1*** 孩子缺少人際交往

  由於現代生活居住條件的改變,獨門獨戶的家庭已佔據大多數,這在客觀條件上就壓縮了孩子的活動天地,增加了孩子們之間的走動來往空間限制,減少了孩子們在一起遊戲、玩耍和交往的機會;另外,許多家長對孩子看護過嚴,孩子每天上學和放學都由家長親自接送,而且孩子回到家後一般都不再容許外出,孩子與別人的交往僅限於在學校裡很少的課間休息時間;再者,不少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要求孩子不僅要學好學校裡的功課,而且孩子的大量業餘時間也被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補習班和特長班佔用,搞的孩子整天疲於奔命,根本也沒有精力再與別人玩耍和交往;還有,現在電子和通訊技術高度發達,孩子足不戶出就可以享受到電子遊戲、電視和網際網路帶來的娛樂,這也削弱和淡化了他們與同伴間的交往動機和慾望。可以說,孩子們的社會接觸面是比較窄的,他們尤其缺少與同齡夥伴的交往,社會交往的經驗嚴重不足,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許多的問題,有的對家庭產生了過度的依戀,有的習慣於以自我中心從不理會他人感受,有的懦弱膽小在與他人交往時十分緊張,有的不知道如何與別人交往衝突和矛盾經常發生。

  2*** 孩子有不良交往習慣和行為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和行為將會嚴重影響他的人際關係,使他成為一個令人討厭的人,使他成為一個不受大家歡迎的人。比如有的孩子很“自我”,總希望別人都聽他的,好事都要自己獨佔,處處喜歡佔上風;有的孩子對別人斤斤計較,說話尖酸刻薄,稍不如意就亂髮脾氣耍態度;有的孩子的攻擊性比較強,喜歡欺負別的小朋友,好搶別人的東西,如果有誰不聽招呼就會以武力相加;有的孩子不愛關心別人,不願幫助別人,即使別人有困難向他求助請他幫忙,他也會常常無動於衷;有的孩子自私自利,為人特別小氣,自己的東西絕不允許別人染指,有好吃的或好玩的從不願意拿去與別人分享。孩子如果在人際交往中的經常有這些消極的表現,即使他內心裡再怎麼想與別人交朋友,再怎麼想拉近與別人的距離都是無濟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