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一個方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以及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

  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獲得是靠後天的培養,家長的觀念及對孩子交往技能、技巧的培養,直接影響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因此,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招開始,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家長在和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朋友生病了,家長的一個電話問候;當朋友遇到困難,家長的慷慨相助等等,都將成為孩子效仿的榜樣。

  提供主動交往的渠道

  如果孩子很害羞,可先試著讓他和最熟悉的親戚朋友打招呼,直到他漸漸變得大方些。在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嬉戲、玩耍時,可讓孩子主動和對方打招呼,問好,詢問對方的姓名等。

  培養交往技巧

  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培養良好的行為,要讓孩子明白美好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諒解等良好行為上的,小氣、霸道、任性是不受小朋友歡迎的。

  給孩子閱讀書籍

  找些有關社會交往的書籍,讀給孩子聽,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和他交流書中的主人公是怎樣結交新朋友,建立友誼的,根據孩子的自身性格特點,從中有針對性地引導。

  給孩子提供交往的機會

  經常邀請孩子的同伴到家中做客,這樣孩子就會有更多和同伴熟悉、交往的空間,在從中學習解決遊戲、玩耍可能帶來的糾紛,也體會到和同伴相處的樂趣,更樂於交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太長,不要讓孩子感到疲憊而發生摩擦。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讓孩子學會與別的小朋友分享,使他明白受歡迎的孩子總是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家長可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把孩子最珍愛的物品暫時收拾起來,留一些孩子不是很在意的東西與小夥伴分享,孩子體驗到分享的喜悅後,就會慢慢變得大方。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一些孩子不願意主動結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處,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歡結伴,喜歡和一大堆朋友玩。無論他選擇什麼方式,只要孩子願意、喜歡就可以了,家長只要在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指導,過多的的介入會使孩子害羞、拘泥,妨礙他們更好地增進彼此間的瞭解。

  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觀察分析幼兒不利於交際的性格形成原因

  孩子們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表現往往是不一樣的。有的表現出熱情大方,無拘無束,有的表現出膽小拘謹,無所適從,有的孩子不敢說一句話,還有的孩子甚至會怕得大哭起來。通過對孩子日常生活各個環節的觀察和對家長的調查瞭解,我發現孩子內向的性格與嬰兒期教育、家庭環境有著重要的關係。內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有的家庭對孩子過於溺愛,孩子走不出過分保護的小圈子,由於過度關注與保護,對孩子的交往能力產生了不良影響;有的家長對孩子管教過嚴,限制約束過多,孩子言聽計從,缺乏自信,不利於自我意識的形成,妨礙了交往能力的發展;有的家庭孩子由保姆、老人帶養,與外界接觸較少,缺少交往機會和經驗;也有一些孩子因父母離異,缺乏安全感,對外封閉自我。

  絕大部分家長也已經認識到,他們希望孩子到幼兒園有所改變,他們認為,生活在幼兒園,較之家庭來說,有許多同伴在一起遊戲、生活,他們年齡相仿,經驗相似,容易形成平等、互助的關係,能真正體驗到交往、合作的樂趣。對於剛入園的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教師應多注意細心觀察,加強了解,有意識地給他們一些關心和機會,提供一些玩具、圖書、食品等,讓他們盡情玩耍、盡情享用,多做些集體遊戲,讓他們儘快適應周圍陌生的環境,使他們逐步補上與同伴交往不足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