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禮儀六不談原則和技巧

  談話是人們交流感情,增進了解的主要手段。在人際交往中,一般人都講究“聽其言,觀其行”,把談話作為考察人品的一個重要標準。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談話禮儀六不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談話禮儀六不談

  1、不能非議國家、黨和政府;

  2、不涉及國家祕密和行業祕密;

  3、不能非議交往物件;

  4、不在背後議論領導、同行和同事;

  5、不談論格調不高的話題;

  6、不談論個人隱私問題***收入、年齡、婚姻家庭、健康、職業經歷***

  關於談話的禮儀

  談話禮儀的六大原則

  一、尊重他人

  談話是一門藝術,談話者的態度和語氣極為重要。有人談起話來滔滔不絕,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別人都當成了自己的學生;有人為顯示自己的伶牙俐齒,總是喜歡用誇張的語氣來談話,甚至不惜危言聳聽;有人以自己為中心,完全不顧他人的喜怒哀樂,一天到晚談的只有自己。這些人給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為不懂得尊重別人。

  二、談吐文明

  談話中一些細小的地方,也應當體現對他人的尊重。談話中使用外語和方言,需要顧及談話的物件以及在場的其他人。假如有人聽不懂,那就最好別用。不然就會使他人感到是故意賣弄學問或有意不讓他聽懂。與許多人一起談話,不要突然對其中的某一個人竊竊私語,湊到耳邊小聲說話更不允許。如果確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臉上的飯粒或鬆開的褲釦,那就應該請他到一邊去談。 當談話者超過三人時,應不時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談上幾句話。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而冷落了某個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們談話要禮貌而謹慎,不要在許多人交談時,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見如故,談個不休。

  三、溫文爾雅

  有人談話得理不讓人,天生喜歡抬槓;有人則專好打破砂鍋問到底,沒有什麼是不敢談、不敢問的。這樣做都是失禮的。在談話時要溫文爾雅,不要惡語傷人,諷刺謾罵,高聲辯論,糾纏不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佔了上風,也是得不償失的。

  四、話題適宜

  談話時要注意自己的氣量。當選擇的話題過於專,或不被眾人感興趣,或對自己的寵物阿貓、阿狗介紹得過多了的時候,聽者如面露厭倦之意,應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當有人出面反駁自己時,不要惱羞成怒,而應心平氣和地與之討論。發現對方有意尋釁滋事時,則可對之不予理睬

  五、善於聆聽

  談話中不可能總處在“說”的位置上,只有善於聆聽,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雙向交流。 聽別人談話要全神貫注,不可東張西望,或顯出不耐煩的表情。應當表現出對他人談話內容的興趣,而不必介意其他無關大局的地方,例如對方濃重的鄉音或讀錯的某字。 聽別人談話就要讓別人把話講完,不要在別人講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去打斷。假如打算對別人的談話加以補充或發表意見,也要等到最後。在聆聽中積極反饋是必要的,適時地點頭、微笑或簡單重複一下對方談話的要點,是令雙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適當地讚美也是需要的。 參加他人正在進行的談話,應徵得同意,不要悄悄地湊上前去旁聽。有事要找正在談話的人,也應立於一旁,當他談完之後再去找他。若在場之人歡迎自己參加談話,則不必推辭。在談話中不應當做永遠的聽眾,一言不發與自吹自擂都同樣是走極端,同樣會令眾人掃興。

  六、以禮待人

  談話不必刻意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轟動效應,以禮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在談話中,如果對待上級或下級、長輩或晚輩、女士或男士、外國人或中國人,都能夠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尊重,才是一個最有教養的人。

  應酬時的六大說話技巧

  含蓄

  在應酬時,運用含蓄的語言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它不像直說那樣淺露時一句含蓄的語言能使雙方在笑聲中相互理解和感到愉悅。

  作家馮騷才在美國訪問時,一位美國朋友帶著兒子到公寓去看他。他們談話間,那位壯得像牛犢的孩子,爬上床在上面亂蹦亂跳。如果直截了當地請他下來,勢必會使孩子的父親產生歉意,也顯得自己不夠熱情。於是,馮蹬4‘便說了一句含蓄的話:“請你的兒子回到地球上來吧[”那位朋友說:“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結果既達到了目的,又顯得很風趣。

  明貶暗誇

  有一天,一個富翁為母親祝壽。特意把江南才子唐伯虎邀來繪回題詩。

  虎揮毫落筆,頃刻問就畫成了一幅《強桃獻壽》圖。

  接著又信筆寫下一句話,並高聲念道:

  “這個老婦不是人。”

  此語一出,舉座皆驚。那位富翁以及他的兒女們也都非常憤怒。

  不忙,又寫下了第二句話,並繼續高聲念道:

  “九天仙女下凡塵。”

  這一下,富翁和他的兒女們轉怒為喜,四座賓客也部讚不絕口唐伯虎又寫汽了第三句話:

  “兒孫個個都是賊。”

  這又一次把大家驚呆了,富翁一家也怒形於色。他們正想發作,唐伯虎的第四句又出來了:

  “偷得蠟桃獻壽星。”

  這四句話,形成了一首詩,眾人驚歎不已,富翁閤家歡喜極了。

  唐伯虎的四句詩正話反說。反話正說,一正一反、句句扣人,而且還讓眾賓客和富翁一家一會兒驚,一會兒喜,一會兒怒,一會兒樂,產生了極佳的效果。

  隨機應變

  會靈活運用說話藝術的人,懂得隨機應變,從而能化解尷尬的局面。

  有一位先生很煩太太的一個朋友常來家裡東家長西家短的嘮叨。一天這人又來了,先生避到樓上去,幾個小時過去了,他從樓上大聲喊道:“我說啊2那個愛搬弄是非的長舌婦走了沒有?”太太嚇了一跳,先生怎麼這麼魯莽?正不知如何是好時,忽然靈機一動,趕緊大聲說:“那個長舌婦早就走了,現在在這裡的是林太大。”

  巧提問句

  應酬中,在眾人面前出錯有時是難免的,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利用疑問句來結束這種難堪。積極地彌補過失,維護自身形象。

  那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蘇聯。有一次在蘇聯機場,飛機正準備起飛,一個引擎卻突然失靈。當時送行的蘇共中央勃列日涅夫十分著急、惱火。在外國政界要人面前出現這種事情是很丟面子的。他靈機一動,指著一旁站立的民航員長問尼克松總統:“我應該怎麼處分他?”

  勃列日涅夫這一問既可以暫時緩解自己的尷尬,又等於給尼克松總統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難題,如果尼克松答得不巧妙,蘇聯人也可以藉機讓尼克松也出點醜。

  “提升他,”尼克松總統很輕鬆地說,“因為在地面上發生故障總比在空中發生故障要好*”尼克松話語一出,大家都笑了。

  
談話禮儀六不談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