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臘八燜飯的做法是什麼

  陝北風俗陝北高原在臘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陝北臘八燜飯的介紹:

  陝北風俗陝北高原在臘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鹹,依人口味自選酌定。倘是午間吃,還要在粥內煮上些麵條,全家人團聚共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

  陝北地區從古到今,文化底蘊十分濃厚,尤其年節文化,更是獨特。臘八節也是陝北重要的節日。臘八這一天,陝北人同樣要吃臘八粥,但陝北人不叫臘八粥,而把臘八粥稱作“燜***men***飯”。

  陝北臘八燜飯的做法:

  “燜飯”的用料十分講究。一般以陝北特產黃軟米為主,就是將當年打下的軟糜子放在土炕上炕幹,接著在石碾上將軟糜子碾掉外殼,然後用簸箕簸掉糜糠***外殼***,剩下的就是黃軟米。黃軟米煮熟之後又軟又黏,味道甜美。過去陝北做“燜飯”必須以此為主料。

  如果沒有黃軟米,用酒穀米也可以。酒穀米也是一種軟米,但品質、色調、黏度均比不上黃軟米。再加紅小豆、豇豆等各種豆子。有些地方也加一些乾果類的,如紅棗、葡萄乾等,一般也要湊足八種。還有的用白麵捏製一些類似鳥的腦袋、老鼠的尾巴等加在裡面,說是這樣下一年的莊稼地裡沒有老鼠和麻雀等自然災害。這一天,陝北一些地方禁忌吃菜,據說吃了菜,第二年莊稼地裡容易生長雜草,會造成糧食減產。

  陝北人做“燜飯”不在臘八節的早晨,而在臘八節的前一天晚上。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的婆姨們把白天準備好的黃軟米、豇豆、紅小豆以及紅棗、葡萄乾等放在鐵鍋跟前。

  豇豆、紅小豆等豆子事先就要浸泡,這樣便於煮熟。等水燒開了,先把各種豆子放進去,煮上一段時間,等豆子快要熟的時候,再把黃軟米、紅棗、葡萄乾等煮進去。這時用旺火燒,等水大開之後,就把火壓小,用慢火慢慢煮,煮上一小會,再把火往小壓,直至鍋裡看上去冒些小氣就行,這樣鍋裡的粥就處在一種“燜”的狀態裡。這應該就是叫“燜飯”的原因吧。

  好的“燜飯”就是不幹不稀,又黏又軟,綿香甘甜。常聽奶奶和母親說,做“燜飯”主要難在 “燜”上,火大了,“燜飯”會燒糊;火小了,往往“燜”不熟,即使熟了,但香味不濃。因此,既要掌握好火候,還要下料適當,包括用水的多少,都有很大的關係,水少了,“燜飯”會太乾,黏度不好,吃起來乾巴巴的,口感不好。

  水大了,就會做成稀飯。做“燜飯”的確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過去,有的婆姨做不了“燜飯”,就請人來做。有經驗的做的好的,把火壓好後,就上炕睡覺去了。一覺睡到第二天早晨天大亮,然後起來,用小鐵勺盛上一些小麻油,放在火上加熱後,再加上一些蔥花炸黃,然後揭開鍋蓋撲在“燜飯”上,這樣一鍋又黏又軟香噴噴的“燜飯”就做好了,便可以吃了。

  吃“燜飯”前,男人或男孩先盛上一碗“燜飯”,用筷子夾些“燜飯”放在灶王爺前,然後是窯面上的天神、土地神龕,再是石碾、石磨、倉窯、牲畜圈棚和院前的果樹、棗樹上都要粘上一些。有的地方還拿“燜飯”餵雞、羊、豬、牛、驢等牲畜。這樣做的目的是期待來年枝繁葉茂,六畜興旺,五穀豐稔。這個習俗應該就是古代“臘日”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驅邪避災,祈求豐收和吉祥習俗的保留。

  臘八節各地的習俗:

  至今我國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仍然保留著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習俗。各地臘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爭奇競巧,品種繁多。

  甘肅臘八節的習俗: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

  寧夏臘八節的習俗: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和陝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西寧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江浙臘八節的習俗: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北京臘八節的習俗: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西北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在陝北高原,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裡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陝西臘八節的習俗: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