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的營養功效及做法

  猴頭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下面小編和你一起了解。

  猴頭菇的營養功效

  在菌類蔬菜裡面,是比較少見的一種,也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猴頭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具有營養與藥用的結合。

  古有“山中猴頭,海味 燕窩”之說。猴頭與魚翅、熊掌、燕窩並譽為四大名菜。猴頭是深山老林中的一 種大型肉質菌,喜歡生長在闊葉樹乾斷面或樹洞中。幼小時呈白色,成熟後則變 成毛茸茸的黃棕色,從形色上看很像毛猴的腦袋,故而得名。猴頭菇為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我國華北、東北、中南和四川、雲南、甘肅、浙江等地均有分佈,夏秋季採收。人工培育的子實體待菌齡到3個月以上,子實體長成時取下,晒乾或鮮用。性味:味甘,性平。功能 :補脾益氣,助消化。

  營養與藥用 猴頭菌的營養成分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質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大 17 種,其中人體所需的佔 8 種。每百克猴頭含脂肪 4.2 克,是名副 其實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還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猴頭菇有增進食慾,增強胃粘膜屏障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提升白細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體提高對疾病的免疫能力。猴頭還是良好的滋補食品,對神經衰弱、消化道潰瘍有良好療效。在抗癌藥物篩選中,發現其對面板、肌肉癌腫有明顯抗癌功效。 所以常吃猴頭菇,無病可以增強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療疾病的作用。

  乾燒猴頭菇做法

  1 原料

  猴頭菇500克。豬肥瘦肉150克,[1]冬菜25克。

  2 調料

  色拉油75克,醪糟汁20克,醬油15克,薑末15克,蔥白段75克,蒜瓣100克,鹽3克,泡紅辣椒3根,香油10克,鮮湯150克。

  3 做法

  切配

  ***1***猴頭菇洗淨,切成0.7釐米厚的片。

  ***2***豬肉洗淨,剁成茸。

  ***3***冬菜洗淨去雜質,擠幹水分,切成顆粒。泡辣椒去蒂,去籽,切成6釐米長的節。

  烹製

  炒鍋置於火上,放人油燒至六成熱,下人蒜瓣炸一下撈出,再放入豬肉茸炒散,直至吐油,放入薑末、蔥段、泡辣椒節煸炒出香味,加入醬油、鮮湯、猴頭菇、蒜瓣、冬菜、鹽、醪糟汁,燒開後改用小火慢熬人味,待湯汁收幹亮油,淋人香油即可。

  4 要領

  大的猴頭菇塊要先對剖後再切成片。

  5 特點

  幹香滋潤,醇濃味厚,鹹中略甜,微辣鮮香。

  海螺幹燉猴頭菇做法

  1 材料

  海螺幹,包裝上寫的是象拔蚌幹,不太確定,不過味道鮮的不得了。

  枸杞,淮山,猴頭菇,北芪,蜜棗,瑤柱,玉竹

  2 做法

  所有的東西洗乾淨,燉鍋大火燒開,小火燉兩個多小時的樣子?

  3 小貼士

  因為海螺和瑤柱的關係,雖然沒有放肉,湯的味道反而格外的清甜,非常喜歡的說。

  海螺營養田螺肉質豐腴細膩,味道鮮美,清淡爽口,既是宴席佐餚,又是街頭攤檔別有風味的小吃。,深受城鄉居民的喜愛。螺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

  4 功效

  在廣東、廣西,月下吃田螺是中秋節特有的習俗。田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可治目疾。傳說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螺類所含熱量較低,是減肥者的理想食品。螺肉具有清熱明目、利水通淋等功效,對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病有食療作用。田螺對狐臭還有一定作用。

  5 特別提示

  為防止病菌和寄生蟲感染,在食用螺類時一定要煮透,一般煮10分鐘以上再食用為佳。死螺不能吃。因田螺性寒,凡消化功能弱和老人兒童,應當食有節制,以免多食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胃寒者應忌食,以防危害身體。海螺的腦神經分泌的物質會引起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海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潛伏期短***1~2小時***,症狀為噁心、嘔吐、頭暈,所以在烹製過程中要把海螺的頭部去掉。螺類也是發物,有過敏史及瘡瘍患者應忌食。不宜與中藥蛤蚧、西藥土黴素素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