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症狀及治療偏方

  肝炎每每被人提及,它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覷的。那麼肝炎有哪些症狀呢?肝炎有什麼治療偏方?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肝炎的知識吧。

  肝炎的症狀

  1、食慾減退,噁心厭油

  這是大多數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狀,尤其是黃疽型肝炎病人表現更嚴重。肝臟是入體內最大的“化工廠”,參與人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患肝炎後,因肝炎病毒誘發肝細胞大量破壞,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故而厭油食。

  2、疲乏無力

  這是肝炎病人發病的早期表現之一,病人往往說不清楚何時起病,其表現也不相同,輕者不愛活動,重者臥床不起,連洗臉、吃飯都不愛做。儘管經充分休息,疲勞感仍不能消除,嚴重者好像四肢與身體分離似的。其原因是由於病人食慾不振,消化吸收障礙,導致人體能量不足;其次是由於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使肝臟製造和儲存糖原減少。

  3、鞏膜或面板黃染,或出現“三黃”症狀

  黃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黃的症狀。初起尿色淡黃,逐日加深,濃如茶色或豆油狀;繼而面板及鞏膜發黃。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被破壞的紅細胞會放出血紅蛋白,經過一系列的分解代謝,變成黃色物質叫膽紅素。

  治療肝炎的偏方

  1.菟絲茶

  工藝:其他 口味:原本味 主料:菟絲子30克 功效:清熱涼血,利溼退黃。

  2.茵陳茶

  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陳蒿30克

  功效:1.清熱,退黃,利膽。2.適用於乙型肝炎,症見尿黃、目黃、膚黃。拌有身疲體乏、食慾不振等。

  3.茵陳薑糖茶

  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茵陳蒿50克

  功效:本藥茶功能清熱除溼,利膽退黃,故可用於輔助治療急黃疸型肝炎。

  4.玉米鬚燉蚌肉

  工藝:原燉 口味:原本味 主料:河蚌500克

  功效:1.玉米鬚性味甘平,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藥理研究表明,玉米鬚能減少膽紅質的含量,緩衝膽汁中的沉渣,降低其濃度比重,是良好的利膽劑,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黃疸型炎、此外,玉米鬚還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5.雞骨草蜜棗燒豬肉

  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豬肉***瘦***150克

  功效:解毒退毒,扶正護肝。

  6.茵陳白礬粥

  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粳米30克

  功效:1.補脾和胃,解毒燥溼利黃。2.適用於小兒黃疸型肝炎伴腹脹、食慾不振。

  7.青蒿茵蘆茶

  工藝:煮 口味:原本味 主料:青蒿45克,蘆根30克,茵陳蒿20克

  功效:清熱,利膽,退黃。適用於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8.赤小豆鯉魚湯

  工藝:煮 口味:清香味 主料:鯉魚500克 功效:有滲溼退黃之效。

  9.蜂蜜馬齒莧汁

  工藝:其他 口味:甜味 主料:馬齒莧100克

  功效:馬齒莧具有清熱利溼、退黃疸的作用,對急性黃疸型肝炎有一定療效。

  肝炎患者多喝養胃補肝湯

  ①黃殼蜆仔湯

  用黃蜆子500克,洗去泥沙,煮湯少佐鹽,食肉飲湯,連服3~6日。蜆是一種軟動物,介殼形狀象心臟,有環狀紋,生在淡水軟泥裡。本品能補脾養肝兼有解毒功能。

  ②芋頭當歸湯

  芋頭500克,當歸30克。先將芋頭蒸熟去皮,再與當歸同煮,加白糖適量作湯頻食。芋頭養胃補肝,當歸養血化瘀。

  ③大棗木耳湯

  大紅棗15枚,白木耳15克。先將白木耳浸泡,再入大棗***劈開***共煮成湯頻飲食之。白木耳又名銀耳,它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尼克酸、磷、鈣、鐵及17種氨基酸,是營養價值較高的營養品;大棗健胃補脾,有“見肝之病當先實脾”的功效。

  ④松子蕎麥湯

  松子仁30克,葵花子仁15克,蕎麥30克。共煮成湯,一日量,分2次服。松子有抗衰老的功用,每百克松子仁中含蛋白質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13克。特別是松子所含脂肪為人體所需的亞油酸、亞麻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心血管病也有良好作用;蕎麥能降膽固醇和血脂;葵花子營養十分豐富,也能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含量,是軟化動脈管壁、保肝降血壓的妙品。

  ⑤菱角肉250克,荔枝肉100克,冰糖30克,共煎煮成湯頻服。此名養肝湯,是保護肝細胞的佳品。其中菱角肉能“補脾胃”、強腰膝、健身益氣,還有行水、祛暑、解毒的功效;荔枝肉“最益脾肝精血”。它含有a?-次甲基丙環基甘氨酸的物質,能使血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