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摸耳朵是什麼心理病

  有些人聽人談話時愛摸自己的耳朵,你知道經常摸耳朵的人是什麼心理嗎?下面是有經常摸耳朵是什麼心理分析,歡迎參閱。

  經常摸耳朵是什麼心理

  1、經常摸耳朵是什麼心理

  有些人聽人談話時愛拉自己的耳垂。當我們談話時,看到對方不斷用手拉耳垂,這個動作表示他不想聽你一個人說個沒完,想打斷你的談話自己發表意見。在小學生時期,我們常有先舉手後發言的習慣。如果一遇到想發言的情況,便會有舉手的欲?,可是又怕回答不好老師的問題。手沒舉起來只好用拉耳垂的動作來替代,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拉耳垂的習慣。因此,這類人一想到要打斷對方講話,便會一面在心裡祈望,一面用手付諸行動。心理學家從研究中發現了希特勒就是一位習慣拉耳垂的人,這可能與他幼年時期不順利的生活遭遇有很大關係,這同時還體現了神經質的特徵。

  2、經常摸耳朵可預防常見疾病

  2.1、失眠多夢:中醫理論中將失眠稱為“不寐”,主要是由心、脾虛弱而導致的,而在下耳窩上隱含一個與“心”相對應的穴位,上耳窩則隱含與“脾”相對應的穴位,經常按摩耳窩能對其產生良好的刺激,有利於增強心、脾的功能,所以失眠的症狀便也能迎刃而解。

  2.2、止咳化痰:在耳朵上分別含概了肝、膽、胃、十二指腸反射區、三焦這5個部位的反射區,在對耳朵進行按摩的時候能很好的對其產生刺激按摩作用。對耳朵進行按摩的時候,以所捏的部位有一定的酸脹感為宜,每個部位多按捏幾次,尤其是遇到痛點處,另外雙耳也需交替進行。

  2.3、有效防止腎虛:防止腎虛是養生的關鍵。所以,沒事的時候便可以對耳朵進行按摩,在按摩的時候,雙手先搓熱乎,然後對耳朵進行反覆按摩,能通過熱力的作用對耳部上的經絡產生良好的疏通,這對於腎臟發揮十分重要的保健作用。

  3、如何正確的按摩耳朵

  首先先按摩耳廓,用掌心前後摩擦耳廓的正反兩面,每次按摩10次,這樣不僅能疏通經絡、振奮臟腑,還能對身體起到保健功效。其實可用拇指、食指上下摩擦耳輪10次。

  按摩方法簡單,對緩解上班族常見的頸部、肩部、腰部、腿部、頭痛頭暈等疼痛很有療效。耳廓、耳輪摩擦完畢後,開始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朵頂部10次,這種提拉方法對心情煩躁不安或身體有病痛的患者,有鎮靜、止痛、退熱、清腦的療效。

  然後再用拇指、食指夾捏耳垂向下向外揪拉,再按摩耳垂10次,這種按摩方法對頭暈、眼花、近視、耳鳴、痤瘡、黃褐斑等有很好的功效。對耳朵進行整體按摩的方法是: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窩開始摩擦至耳甲庭、耳甲腔各10次,使耳朵達到發熱的狀態,這種按摩方法對五臟六腑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耳朵看一個人的性格與能力

  顏色方面,以白為佳,代表記性好,思考力高,有貴氣;耳白過面,多揚名立萬;粉紅其次,代表勤奮,每有成就;灰色為不佳,體弱,腎氣不足;黑則最差,體弱多病,一生勞碌。若論軟硬,以堅實為佳,代表腎氣足,有衝勁,較長壽,卻也較硬頸;耳軟代表腎氣不足,做事懶洋洋,多心軟。

  高低的標準,以眼尾為界,耳高過眼尾為高,表示喜歡思考,低於眼尾為低,若耳珠低於鼻尖者,只顧個人色慾享受。至於形狀方面,不同部位的獨特形狀,反映不同運程和性格。男性先看左耳,代表1-7歲,再看右耳,代表6-14歲,女性則相反,耳朵主要看六個部位,分別是天輪、人輪、地輪和廓、風門、風檔,其中天輪看1-2歲,人輪看3-4歲,地輪看5-7歲。耳相有四大要訣:就是看耳的大小、軟硬、形狀、氣息***顏色***。一般來講,耳高者聰明,起運早,耳大者則膽大,耳小者膽小,包容心小;耳珠代表有貴人運,廓反,性格外向,有反叛精神,風門大,較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

  耳的結構與命名

  耳,古稱“窗籠”,《河間六書》稱其為“聽戶”,《溫熱經緯·餘師愚疫病篇》稱之為“龍蔥”。耳為聽覺器官,是清陽之氣上通之處,屬清竅之一。近代發現其兼有平衡功能。《靈樞·衛氣》說:“窗籠者,耳也。”《甲乙經》說:“窗籠者,耳前上下脈,以手按之動者是也。”似指聽宮。

  突出於頭部兩側,形如喇叭者,名耳廓。耳廓的周圍,稱為耳輪。耳前上下切跡間突起如屏風者,古稱“蔽”。耳廓下垂部分名耳垂,古又名耳珠。通入耳道之孔,名耳孔,即現代所稱外耳道。位於外耳道深部的鼓膜,《血證論》稱其為”皮膜”。耳廓上有眾多穴位,習稱耳穴。就耳的解剖結構而言,古人所論多為外耳,很少涉及中耳與內耳。耳朵是聆聽外界聲音的重要器官,同時在耳朵上還隱藏了諸多重要的穴位和經絡,且和人體內的五臟六腑的相互對應,所以經常對耳朵進行按摩實則就相當於對體內的器官進行按摩,從而達到防病養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