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原因有哪些

  寶寶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階段,如果這個期間寶寶出現拉肚子的症狀。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寶寶拉肚子原因,歡迎閱讀。

  寶寶拉肚子原因

  1.生理性稀便

  有時較寶寶拉稀薄的大便並不是拉肚子。正常新生兒的胃腸道功能還沒有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會存在不同。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次,大便比稀薄,金黃色的。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體重增長正常,爸爸媽媽就不用擔心,也不必去醫院。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出現拉稀便,且一天的次數增加了,請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醫。如果爸爸媽媽不能判斷是否不是生理性稀便,也去醫院讓醫生診斷。

  2.餵養不當

  有時候爸爸媽媽給寶寶餵過濃的奶粉,或者奶粉不適合,或者給寶寶喂的奶太涼,有時候在天氣炎熱時給寶寶斷奶等,都容易引起寶寶拉肚子。餵養不當的拉肚子症狀是大便有泡沫,帶有酸味,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爸爸媽媽要糾正不當的餵養方法,如果症狀還得不到改善,要去醫院接受治療。

  3.奶粉過敏

  對奶粉蛋白質過敏的寶寶也會拉肚子。喝牛奶或配方奶後有非感染性腹瀉超過2周,大便混有黏液和血絲,伴隨著面板長溼疹、蕁麻疹等症狀。這時候媽媽要根據醫生的處方給寶寶喝防過敏的奶粉。

  4.感冒

  3個月的寶寶感冒的同時也常伴有拉肚子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感冒治好,拉肚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好了。如果爸爸媽媽擔心寶寶可能會出現脫水症狀,可以適當的給寶寶口服補液。

  5.病毒或細菌感染

  3個月的寶寶拉肚子也有可能是一些細菌或病毒感染,特別是輪狀病毒。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寶寶腹瀉的主要病原。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傳染性很強,伴有嘔吐發熱,家長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出現脫水症狀,因此爸爸媽媽要格外注意。

  治療寶寶拉肚子的偏方

  1.寶寶一吃油膩的食物就腹脹、腹痛,然後就要大便,拉出來的大便很臭,呈糊狀。這一型別寶寶腹瀉可以用保和丸加一些神曲、山渣、陳皮來配合治療,如果腹脹嚴重,可以酌加木香、厚朴等。

  2.寶寶腹瀉的大便是清清的、不臭、寶寶手腳常冰冷,經常吃飯後腹脹,常常放屁,可以用理中湯為外加一些六君子湯、木香、砂仁、丁香治療。

  3.寶寶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精神很差、大便常常是水瀉,可以用參苓白朮散或七味白朮散治療。

  4.如果寶寶大便色深而臭,兼見黏液,口渴、食慾不振、肢體倦怠,身體覺得微熱,可以用葛根芩連湯加一些霍香、佩蘭治療,如果同時有小便刺痛症狀,應外加六一散。

  寶寶腹瀉父母怎麼做

  1.千萬不要禁食

  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餵,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

  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可以新增含鹽分的米湯,或哺餵胡蘿蔔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

  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2.保證喂水

  早期發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脣發乾,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面板“發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3.預防脫水

  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生。

  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醫囑,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

  口服補液鹽含糖濃度為2%,研究證明這種糖濃度最利於介導鹽和水進入體內,以補充腹瀉時的損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認,是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的良藥。

  4.不要濫用抗生素

  許多輕型腹瀉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藥物治療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媽咪愛等微生態製劑,思密達等吸附水分的藥物也很快病癒,尤其秋季腹瀉因病毒感染所致,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反而有害;細菌性痢疾或其它細菌性腹瀉,可以應用抗生素,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治療。

  5.做好家庭護理

  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查詢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防止紅臀發生,應把尿布清洗乾淨,煮沸消毒,晒乾再用。

  如何止瀉

  嬰幼兒腹瀉大多是由於餵養不當和飲食失調引起的,所以採用以下方法,不僅能提供營養,而且還具有止瀉的作用。

  1.調整飲食

  母乳餵養的孩子如果發生腹瀉,不要輕易斷母乳,這時,可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1/2~2/3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質之類的物質。

  而母乳的後半部分主要含脂肪之類的物質,不易消化,所以可以把這部分乳汁擠出來倒掉。如果孩子是用牛奶餵養的,這時就不宜喂全脂奶,而應喂脫脂奶。

  脫脂奶可以在家裡自己做,牛奶燒開再冷卻後,用筷子把表面一層奶皮挑起來扔掉,反覆三次,就成了全脫脂牛奶。不過,等寶寶腹瀉好轉後就不宜再喂脫脂奶,以免發生營養不良。

  2.食物止瀉

  ***1***焦米湯

  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顏色發黃,再加適量的水和糖,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就成了糊精。糊精容易消化,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2***胡蘿蔔湯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製作方法是,將胡蘿蔔洗乾淨,對切開,去掉莖,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