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的危害有哪些

  現代人喜歡吃的不少,除一日三餐外,休閒時難免會吃些零嘴。零食雖然好吃,不過隱患也是多得很,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零食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零食的危害

  1、糖精過量危害

  為了提高甜度,在蜜餞、雪糕、糕點以及餅乾等食品中可能加入過量糖精,帶來腸胃不適,也會引起肝臟代謝問題,糖精鈉經水解後還會形成有致癌威脅的環乙胺。

  2、大量反式脂肪酸危害

  市場上大部分糕點、冰淇淋、餅乾配料表中都含有“植物奶油”和“植物黃油”,這其中就含大量反式脂肪酸,過多攝入會損害少年兒童的智力、危害心臟,還會導致不孕。

  3、高鹽、高糖危害

  話梅、豆腐乾等零食中含有大量的鹽或糖,會增加腎臟負擔,並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威脅。在歐美市場上,註明“不含糖”、“不含鹽”的食物會更受歡迎。

  4、防腐劑超標危害

  食品防腐劑是保證食品在運輸、儲存時的防腐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學合成物質。如苯甲酸、山梨酸鉀和亞硝酸鹽等,攝入過多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臟、肝臟的健康。

  5、色素過量危害

  一些食品生產單位為了追求小食品的“相貌”好看,往往過量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如膨化食品、糖果等。但人工合成色素對人體的風險高於天然色素,消費者如果長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色素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會造成腹瀉等症狀,尤其對兒童的健康發育危害很大。天然色素安全但成本高,很多企業捨不得用。

  零食——孩子篇

  回想童年時代,最讓你難以忘懷的一定是那些小零食了,它是童年最美好的記憶。現如今市場上充斥著很多廉價的問題零食,這些問題零食的主要客戶群就是那些孩子們。遠離問題零食,合理的選擇健康食品,別讓孩子的童年留下健康陰影。

  一、問題零食遍地開花

  1、學校周邊店鋪大量垃圾零食

  很多學校周邊都開有小賣部,這些開在學校附近的小賣部通常連門牌都不設,衛生狀況差,但學生們似乎對此毫不介意,一下課便都擠了進去。一些小學附近小店所售零食很多包裝上沒有註明衛生許可證號,而一些標有此類號碼的商品在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上卻無法查到,更有一些零食連生產日期都沒有標註。

  2、帶小玩具的零食存安全隱患

  現在學校門前不少商販銷售的小食品包裝裡都附帶了一些小玩具,以吸引孩子們購買。但調查發現,在包裝袋內加入各種小玩具,小食品的衛生安全存在隱患。一些小學生在購買食品後開啟包裝袋,就會從裡面拿出一樣塑料小玩具。而有的塑料玩具乾脆沒有任何外包裝,直接和食品放在一起。

  3、散裝零食打包變進口

  在廣州大街小巷的進口零食店,仍在賣大量無標籤的進口零食,店家也沒有下架的打算,與此同時,市民也“蒙查查”,大多不清楚中文標籤的具體所指。在一些 “進口零食”的批發貨源地,記者以批發客身份暗訪時,一些批發行甚至建議記者自印包裝標籤,把批發的散裝零食偽裝成進口零食。記者還發現,在這些批發行的附近,就有大大小小的標籤印刷工廠門店,這些店家也明確告訴記者,“標籤可以隨便印”。

  兒童吃零食的諸多安全隱患

  1、澱粉

  小食品的主要成份是澱粉,味精和香精,其中營養成份根本不能滿足人體生長髮育的需要,而且,各類“精”多是化工合成的工業產品,除了能增加食慾之外,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例如,糖精是從煤焦油中提煉的,它除了有甜味之外,一點熱量也沒有,最後還需從尿液中排出,反而給腎臟增加了負擔。

  2、色素

  小食品中的色素雖然被說成是“食用色素”,但很少是天然的,而多數是化工合成的,它們的副作用會慢慢的侵害人的身體,使人產生慢性中毒。由於慢性中毒不易被發現,因此危害也就更大。如果食用了假冒偽劣的小食品,它的危害就更嚴重。

  3、塑料包裝及附贈的玩具

  小食品多用塑料包裝,雖然塑料本身無毒,但在生產、印刷和包裝的過程中會滲入重金屬,重金屬沉積在大腦中會嚴重影響人的智力發育。所以,我國某些地區的特色食品不能出口,主要原因是塑料包裝物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

  包裝裡的卡片、小玩具的圖案也都是彩色印刷的,印油中的鉛會使人產生鉛中毒,而鉛中毒是很難治癒的。

  4、細菌

  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小食品中的菌落指數***每計量單位細菌總數***嚴重超標,因此危害很大。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多起因小食品和飲料導致兒童中毒事件,只是媒體很少給予揭露和報道。由於小食品存在許多危害,所以國家已不再為小食品頒發“綠色食品證書”,包括“方便麵”。

  5、防腐劑

  任何一種小食品都加有防腐劑,用來防止食品變質。防腐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山梨酸”,一種是“亞硝酸鹽”。山梨酸副作用小,但價格貴;亞硝酸鹽價格便宜副作用大。你想一想,一心想賺錢的生產商會用哪一種防腐劑呢?

  兒童吃零食之3大原則

  1、不要讓零食喧賓奪主

  我們知道,人體消化系統的工作是有規律的。當進食食物達到一定數量後,胃部就會出現飽足感。此時,我們對食物就不會再有慾望。過一段時間之後***一般2~4個小時***,胃裡的食物基本排空,胃腸就要加快蠕動,胃液、腸液和膽汁就要加快分泌,這就給大腦發出了訊號——我餓了。此時,人就會出現飢餓感,我們就需要進餐。但對那些零食不離口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胃裡不斷有食物進入,總不能被排空。這樣,在吃正餐時,他們就會缺乏食慾,吃得很少甚至根本就不吃。由於正餐進食太少,很快又會出現飢餓,他們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體消化系統正常的工作節律被破壞,消化功能紊亂,必然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2、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時間

  兩餐之間,上午九十點鐘和下午三四點鐘,離正餐時間已有2個多小時。由於兒童代謝較成人快,此時,他們可能會出現輕微的飢餓感。如果能夠讓他們適量地吃些零食,就會起到防止飢餓和增加營養的作用,也不會出現影響正餐進食的情況。

  3、選擇有營養的零食

  要選擇富有營養的食品作為零食,如牛奶、酸奶、水果、蛋糕、肉鬆、牛肉乾等。各種薯片、話梅乾、果凍等食品營養價值比較低,不宜長期作兒童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