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吃零食的危害有哪些呢

  現在有很多小孩子都特別的喜歡吃零食,他們總是在應該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飯,然後再吃完飯以後跟家長要特別多的零食。有的家長會對小孩子的這種習慣給予糾正,但是也有的家長會放縱小孩子的這種習慣。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小孩子吃零食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小孩子吃零食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

  香、脆、甜、酸、鹹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話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歡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時飯不吃,而這些食品不離口,結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時的攝取零食,勢必使腸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引起腸胃功能失調。同時,過多地吃甜食,糖在腸道中容易發酵產氣,使肚子產生飽脹感,食慾使大受影響。這樣孩子就處在似飽非飽的飢餓狀態,所需營養不足,阻礙了正黨生長。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時因手沒洗乾淨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腸胃炎、腸蟲症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每天的營養又如何保證呢?

  當然,這些小食品也不是絕對不能給孩子吃,關鍵是要適量適時。飯後用些糖果還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數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孩子愛吃零食怎麼辦?常見到一些孩子整頓飯不想吃,總愛吃零食,長期下去就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造成兒童吃零食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兩點:

  有的家長過分嬌慣孩子,一切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孩子要吃什麼,就買什麼,走著也吃,站著也吃,久而久之,養成了吃零食的習慣。

  有一些家庭飲食沒有規律,吃飯時間或早或晚,不能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有時做飯晚了,又怕孩子餓著,就給孩子吃餅乾、糕點之類零食,使孩子的胃腸負擔加重,消化系統的功能紊亂而降低食慾,到吃飯的時候都吃不香了。

  孩子吃零食是一種不衛生的壞習慣,老師和家長都要引起注意,要花大力氣教育孩子改變吃零食的習慣。

  小孩子如果經常吃零食的話,對於正餐吃的就會比較少,但是零食往往不能夠給孩子的身體發育提供營養,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很容易出現發育不良的情況,影響到孩子長身體。現在街上的很多零食衛生質量都不達標,那些零食裡面往往都有很多的食品新增劑,經常吃零食的孩子就會特別容易生病,身材的發育也會出現異常的情況。家長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成長髮育的更好一點,一定要幫助他們改掉經常吃零食的習慣,還是要讓孩子好的在家裡面吃飯,這樣才能夠成長的茁壯而且聰明。

  家長要如何控制孩子吃零食

  1、允許孩子吃零食

  孩子還在生長髮育階段,需要的熱能及各種營養素按體重計算相對地比成人多。但孩子胃腸道的容積小,消化能力相對差,一吃就飽,所以一次吃不了很多的食物;而且孩子活潑好動,不一會兒他肯定又覺得餓了想吃東西。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到正餐時間,那麼不妨給寶寶一些零食,既滿足了他對熱能及營養素的需要,又緩解了燃眉之急。合理、適度地吃點新鮮、天然、營養豐富的零食,不僅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無害,還能為孩子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2、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時間

  不應安排在即將吃正餐前吃零食。如果寶寶在正餐前吃了零食,不久他的血糖就會升高,也不會感到飢餓,那麼到吃正餐的時候自然沒有食慾。眾所周知,零食是以供給熱能的糖類為主,起不到平衡一天膳食的要求,相反,經常喧賓奪主以零食代替正餐,必然造成機體營養的不平衡,長此以往會發生營養不良。

  零食應安排在兩餐之間,如早餐後或者午睡後。睡前吃零食***尤其甜食類***,食物殘渣留在牙縫中,容易發生齲齒,而且還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夜間出現磨牙,影響睡眠質量。如果孩子睡前一定要吃零食,不妨給他一杯酸奶或者牛奶,吃後10分鐘漱漱口再睡覺。

  3、適當控制吃零食的量

  一次量不能太多,既然稱為零食,那麼就只能起補充作用而非主食。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一次一塊小蛋糕或者兩三片餅乾或豆腐乾、魚片、半隻蘋果、一些花生酥、一杯酸奶或者100ml鮮牛奶就已足夠。關於零食的種類可以每天輪換,不要固定品種,一方面可以改換口味,另外,各種零食中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

  4、可以適當吃的零食

  含有優質蛋白、脂肪、糖、鈣等營養素的各種奶製品,如酸奶、乳酪和純鮮奶非常適合寶寶,可用來做寶寶每天進食的零食。純鮮奶可在早上和晚上臨睡前喝,果味酸奶和乳酪則適合用做兩餐之間的加餐。另外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和礦物質,寶寶吃了不僅促進食慾,而且有助消化。可在每天的午餐和晚餐之間給寶寶吃,但一定要選用新鮮成熟的水果,因為不成熟的水果會刺激寶寶胃腸道,引起腹瀉、腹脹。還有,用穀類製成的各種小點可以補充熱能,應在每天上午的加餐中給寶寶吃,但不能給得太多,也不要在快要就餐前給寶寶吃,以免影響寶寶午餐時的好胃口。在飯後給寶寶吃些開胃小點心,如山楂糕、果丹皮、杏肉等,這些小食品可以促進寶寶消化,讓他保持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