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怎麼形成的

  你知道腹瀉嗎?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腹瀉的相關知識。

  

  急性腹瀉

  1、細菌感染:人們在食用了被大腸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等細菌汙染的食品,或飲用了被細菌汙染的飲料後可能發生腸炎或菌痢,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嘔吐、裡急後重、發熱等症狀。

  2、病毒感染:人體通過食物或其他途徑感染多種病毒後易引起病毒性腹瀉,如:感染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

  3、食物中毒:是由於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汙染的食物,或攝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變質食品、汙染水源是主要傳染源,不潔手、餐具和帶菌蒼蠅是主要傳播途徑。患者可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急性胃腸道症狀。

  4、喜食生冷食物,常飲冰啤酒,結果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腸蠕動加快,引起腹瀉。

  5、消化不良,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於胃動力不足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引起腹脹、腹瀉、噁心、嘔吐、反酸、燒心、噯氣***打嗝***等症狀。

  6、著涼:夏季炎熱,人們喜歡呆在空調房內或開著空調睡覺,腹部很容易受涼,致使腸蠕動加快導致腹瀉。

  慢性腹瀉

  慢性腹瀉的病期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復雜,因此診斷和治療有時很困難。

  1、腸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

  ②慢性細菌性疾病;

  ③腸結核;

  ④梨形鞭毛蟲病、血吸蟲病;

  ⑤腸道念珠菌病。

  2、腸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腸病***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②放射性腸炎;

  ③缺血性結腸炎;

  ④憩室炎;

  ⑤尿毒症性腸炎。

  3、腫瘤:

  ①大腸癌;

  ②結腸腺瘤病***息肉***;

  ③小腸惡性淋巴瘤;

  ④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胃泌素瘤、類癌、腸血管活性腸肽瘤等。

  4、小腸吸收不良:

  ①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②繼發性小腸吸收不良。

  腹瀉的併發症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醫學上稱之為病毒性心肌炎,是腹瀉最危險的併發症之一。部分腹瀉可由病毒引起,最常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是一種稱為柯薩奇病毒的腸道病毒,它可直接進入心肌細胞造成損害,也可使機體產生某些有害物質使心肌細胞受損,導致心肌變性,還會累及心包、心內膜,若侵犯心臟起搏系統,則將危及生命。

  心腦血管意外

  這是造成老年人急性腹瀉致死的不容忽視的併發症。腹瀉時體內大量水分和鈉、鉀、鈣、鎂等陽離子從大便中排出,水分喪失使人體處於脫水狀態,血容量減少,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緩慢,容易形成血栓並阻塞血管,使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絞痛和心肌梗塞,腦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中風。鈉、鉀、鈣、鎂是體內重要的陽離子,除維持血液酸鹼平衡外,對維持神經傳導功能和心跳節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缺乏時可造成嚴重心律紊亂和猝死。

  低血糖

  腹瀉時食慾通常會下降引起攝入食物不足,此時就需要分解體內貯藏的肝糖原以維持血糖穩定,而老年人沒有足夠的肝糖原貯藏轉化為血糖,當血糖降低時,老人就容易出現疲乏、出汗、心悸、面色蒼白及暈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狀。正常血糖濃度為3.9~6.2毫摩爾/升,當血糖濃度低於3.0毫摩爾/升時,就會出現精神症狀甚至昏迷,常引起猝死。

  脫水和酸中毒

  是急性腹瀉的主要致命原因,平時身體內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呼吸排出,其餘的廢物需要經過水的運送通過腎臟由尿排出體外。脫水時尿量因機體內水分損失而減少,嚴重時甚至無尿,這就會使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排出減少而在體內蓄積,使機體發生中毒症狀,其臨床表現除呼吸改變外,還可出現疲乏無力及神經系統症狀等。

  胃病復發

  腹瀉後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常會導致胃病的復發。

 

  ”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