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健康教育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對初中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蔬菜中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合理膳食,營養均衡

  教學過程

  1、匯入:

  我們每天都會吃到蔬菜,如果在人的膳食中缺少蔬菜行嗎?為什麼?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胡蘿蔔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的含量最大。因此人體所需要的這些營養成分主要來源於蔬菜。

  2、瞭解學生吃蔬菜情況。

  3、根據掛圖講解蔬菜中的營養:

  ***1***維生素C:

  缺少維生素C會得壞血病,經常牙齦出血,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

  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有辣椒、油菜、菠菜等綠葉蔬菜及西紅柿、黃瓜、白蘿蔔等。

  維生素C能溶於水、易氧化破壞,因此洗菜時不要泡的太久,要先洗後切,急火快炒,以免破壞維生素C。我們日常吃的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也僅為蔬菜的十分之一。

  ***2***維生素A:

  在紅、黃、深綠色的蔬菜中含有能轉化成維生素A的胡蘿蔔素,維生素A可以促進兒童生長髮育,維護視覺和面板。

  人體缺乏維生素A就會影響發育,還會得夜盲症。

  ***3***葉酸:

  綠葉蔬菜中的葉酸,能和維生素B12共同合成脫氧核糖核酸,促進大腦發育,孕期多補。

  ***4***鮮豆類蔬菜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等無機鹽和B族維生素。

  ***5***纖維素: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刺激腸蠕動,保持腸道清潔,預防疾病。

  天天吃一定量的蔬菜,使得營養全面,同時還預防了疾病。

  由於各種蔬菜的營養成分不一樣,因此吃菜要多樣化。

  4. 總結:合理膳食,營養均衡

  板書設計 蔬菜的營養

  一、蔬菜中的營養

  維生素C 維生素A 葉酸 維生素B 纖維素

  二、合理膳食 營養均衡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蒐集與“青春”有關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培養有目的地蒐集資料的能力。

  2. 培養當眾表達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教師指導學生前期的準備工作,實行分組負責制,每組確定自己的表演方式,作好準備。

  2. 班會過程中,教師發揮監督、協調的功能,由學生主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通過班會體會各種不同的“青春”的脈搏,享受青春,抒發青春的感受。

  2.交流各自對“青春”的理解,共同成長。

  教學重點

  通過師生間、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感受青春的可貴可愛之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活動前佈置任務,合理分組。

  2.準備與“青春”話題相關的文學作品等。

  3.指導學生組織活動

  學生準備

  蒐集資料,如與“青春”有關的文學作品、名人名言、名人成材故事等。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喪失信心。

  篇3

  一、活動主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動時間:20XX年10月27日

  三、活動地點:初一***4***班教室

  四、活動物件:初一***4***班主任王老師、初一***4***全體同學

  五、活動背景:有專家預測:21世紀心理疾病將嚴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對許多國家的調查研究證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時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在中國,最新一次全國4~16歲少年兒童心理健康調查發現,中國兒童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發生率高達13.9%。有關部門還對中、小學生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結果發現,中學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這些資料表明,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心理疾病較成人更為嚴重。

  六、活動目的:端正學生的心理髮展方向,避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 不良的心理狀態。

  七、活動過程:

  ***一***、匯入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不體弱,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都良好的狀態,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標準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緒的穩定性與協調性。

  ③有較好的社會適應性。

  ④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⑤反應能力適度與行為協調。

  ⑥心理年齡符合實際年齡。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個性特徵。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現狀及原因

  初中階段又稱為青春期、少年期。這一階段是個體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初中生生理髮育十分迅,在2至3年內就能完成身體各方面的生長髮育任務並達到成熟水平。但是其心理髮展的速度則相對緩慢,心理水平尚處於從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時期,這樣,初中生的身心就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引起種種心理髮展上的矛盾。生理變化對心理活動的衝級這種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由於初中生身體外形的變化,使他們產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們希望儘快進入成人世界,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一種全新的行為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就在這種種追求中,會產生種種困惑。其成熟性主要表現在為他們產生了對成熟的強烈追求和感受,在這種感受的作用下,他們在對人、對事的態度、情緒情感的表達方式以及行為的內容和方向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同時也渴望社會、學校和家長能給於他們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其幼稚性主要表現在其認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點及社會經驗上。由於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並存,所以,表現出種種心理衝突和矛盾,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

  1、反抗性與依賴性並存;如,由於生理上的迅速發展,初中生對自己的認識超前而父母對初中生的認識滯後的情況。在一些問題上,初中生漸漸不再把父母和老師當作權威,而開始能夠客觀的評價他們了。由於成人對初中生和初中生對自己的認識上的差異,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初中生出現強烈的反抗。這也就是為什麼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初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點是:1、態度強硬,舉止粗魯;2、漠不關心,冷漠相對;3、反抗的遷移性,即指,當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們的反感時,就傾向於將這種反感及排斥遷移到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將這個人全部否定;同樣,當成人團體中某一成員不能令他們滿意時,他們就傾向於對該團隊中的所有成員予以排斥。

  2、閉鎖性與開放性並存;

  3、勇敢和怯懦並存;

  4、高傲和自卑並存;

  5、否定而又眷戀童年。

  七年級《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策劃七年級《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策劃

  6,對未來開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發覺自己小學時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現在的情況無法達成而全盤否定,導致理想轟然倒塌,失去了對學習生活的目標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四***、學生舉例發言

  在學習上很是苦惱,總為學習上的事煩心,以前成績很好,可現在很差。我感覺我現在是一無是處,學習不行,運動不行,也沒什麼愛好。我現在很是苦悶,我已經很用心了,為什麼我的成績比別人差,為什麼我要學的 這麼累,為什麼每次考試感到都倍受打擊。功課開始落下,因此而逐漸討厭學習,產生抵抗情緒。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首先這是你心理正逐漸成熟的一個表徵,也就是說你會為你小學時的行為感到#from 七年級《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策劃來自學優網 end#天真說明你長大了。意識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會開始慢慢的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這是好的,在這過程中遇到挫折是難免的,得看你怎麼去對待。首先擺正心態,不為過去的事情後悔***過去的無法改變,你大可以理解成過去的一切都是為現在的你做鋪墊!***對自己不過分苛求,確立目標適中,養成“平常心態”,與自己實際確定目標,不盲目的處處與其他同學競爭,給自己一個較為寬鬆的環境,避免過度緊張,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會交往,加強意志鍛鍊,保持樂觀的“正性情緒”,提示自己不是一無是處,每天進步一點,循序漸進。

  ***五***提問:你有沒有遇到過以下幾個問題?你是怎麼處理的?

  1、害怕考試、害怕學校、害怕老師、甚至討厭學習。

  2、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現出退縮、提心吊膽、拘謹老實、不敢說話等。

  3、有點“神經質”,愛哭、膽怯、擔心、小心眼、一點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單,沒有朋友,平時很少與同學來往,總愛一個人呆著。

  ***六***、中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覺學習心理知識,尋求心理健康的良藥

  2、對自己不過分苛求,確立目標適中,養成“平常心態”

  3、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處處與其他同學競爭,避免過度緊張

  5、 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會交往

  6、 加強意志鍛鍊,保持樂觀的“正性情緒”

  7、不要為自己尋找藉口

  8、再給自己一點愛

  9、分散你的注意力

  10、改變你的行為

  11、瞭解自己的極限

  12、尋找心靈的綠洲----讓身心安寧的放鬆術和冥想術

  13、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14、計劃一些積極有益的活動,應付枯燥的生活

  15、向朋友訴說自己的煩惱

  16、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寬容、自嘲及“愉快療法”

  17、把複雜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問題

  18、傾盡全力完成一件事

  19、運動是自救的基礎

  ***七***、心理小測試

  1.平時不知為什麼總覺得心慌意亂,坐立不安。

  2.上床後,怎麼也睡不著,即使睡著也容易驚醒。

  3.經常做惡夢,驚恐不安,早晨醒來就感到倦怠無力、焦慮煩躁。

  4.經常早醒1-2小時,醒後很難再入睡。

  5.學習的壓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煩躁,討厭學習。

  6.讀書看報甚至在課堂上也不能專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麼。

  7.遇到不稱心的事情便較長時間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稱心,無端發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總是很放不開,整日思索。

  10.感到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事情能引起自己的樂趣,鬱鬱寡歡。

  11.老師講概念,常常聽不懂,有時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問題常常舉棋不定,遲疑再三。

  13.經常與人爭吵發火,過後又後悔不已。

  14.經常追悔自己做過的事,有負疚感。

  15.一遇到考試,即使有準備也緊張焦慮。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喪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敗,行動前總是提心吊膽,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順心,就暗自流淚。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覺得別人總在嘲笑自己。

  20.喜歡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賽。

  測評方法:

  √得2分,△得1分,×得0分。

  評價參考:

  1***0-8分。心理非常健康,請你放心。

  2***9-16分。大致還屬於健康的範圍,但應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師或同學聊聊。

  3***17-30分。你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礙,應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調適,或找心理輔導老師幫助你。

  4***31-40分。是黃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應找專門的心理醫生進行檢查治療。

  ***八***、活動總結

  本次主題班會同學們都表現得很積極、主動,通過本次班會,同學們對於如何健全自己的心理,有一定的瞭解。對於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挫折要正確的對待,融入集體,增強勇氣和信心,學會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困境,並且瞭解到應如何與父母溝通如何與他人交往,關注心理健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