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衡水市現代農業發展問題與對策論文

  衡水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業發展的現代化程度直接影響著衡水市的經濟發展程度。農民素質、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市場化體系建設的不完善等成為衡水市發展現代農業的制約因素,進而提出促進農業現代化程序的對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衡水市現代農業發展問題與對策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談衡水市現代農業發展問題與對策全文如下:

  【摘 要】衡水市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瞭解其發展現狀,制定有效的發展對策,對於推進衡水市現代農業的發展,提升衡水經濟競爭力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衡水市;現代農業;現狀;對策

  現代農業是廣泛應用各種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裝備和現代經營管理方式,高度社會化、集約化、專業化和企業化的農業。衡水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衡水從農業大市變成農業強市。“十一五”期間,我市高度重視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持續增加農業投入,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農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衡水市農業發展中的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管理落後,跟不上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要求

  不可否認,近些年來衡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的成果。“村村通”工程大大改善了農村的交通,村民再也不用在泥濘的道路上前進。可是,道路好走了,原來道路兩旁的溝渠卻越來越不通暢了,而溝渠雨天排澇、旱天儲水的功能也就慢慢喪失了。今年衡水比較乾旱,灌溉設施都有,機井在前幾年建了不少,可是沒有電,整個夏天一個接一個的停電通知,造成了有井難澆地的局面,許多地方還是靠天吃飯。

  ***二***務農人員年齡老化,文化水平低,制約現代農業發展水平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大量有知識、有技術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去大城市打工生活,留守的農業從業人員素質與發展現代農業矛盾突出。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農村老齡化、村莊空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且,傳統的土地承包所有制開始顯示出疲態:長期小規模的土地經營,部分地區的農業已成“附帶”農業,土地流轉後的許多規模經營大戶“用工荒”現象日益嚴峻。

  ***三***農村資訊化建設落後

  農村資訊服務不夠全面,服務結構失衡;現有網路成本和門檻過高,農民難以承受較高的執行和維護成本;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針對農村的資訊資源開發程度低。在農村手機訊號很不好,上網成本較高,大多是採用多家公用一個無線上網裝置,網速慢,天氣不好時,上網更成問題。

  二、衡水市農業發展對策

  ***一***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促進農業資訊化

  1. 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要加大對農業科學技術研究部門的投入力度與政策扶持,加速構建地方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在著力保持原有的育種等農業科研優勢的同時,加強資訊科技、生物技術在品種選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畜牧養殖自動化、自然災害和農作物產量預測預報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加快多元化科技創新主體培育,通過扶持和加強基礎研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的效率,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援。

  2. 加快實施農業機械化。要根據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多環節的特點,擴大農業機械的作業和服務區域,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要。注重提高農業機械產品質量,適應對農機具的綜合性、節約型、高效性、適用性和安全性要求,提高農業機械的技術進步效率。

  3. 大力推進農業資訊化。推進資訊“進村入戶”,在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中培育一支精幹高效的農業資訊工作隊伍。加強衡水農業資訊網及各縣***市、區***的農業資訊網站建設,建設農產品、農業新技術的資訊採集、處理和釋出系統,開發一批完整、規範的農業資訊資料庫,逐步形成農業產銷資訊、農業科技資訊、農業政務資訊和農村經濟監測預警等四大資訊系統;進一步完善農產品市場資訊網路設施,加快農村資訊服務網路建設,擴大市場與資訊輻射範圍。

  ***二***加強農產品及農業科技的推廣

  1. 加快農產品品牌戰略實施。現代農業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品牌農業,發展現代農業,要以實施品牌戰略為重要抓手。一是加強農業標準體系建設。積極制訂和完善優勢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抓好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健全農產品認證制度,加強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標識管理,推行產品分級包裝和產地標識制度。二是加強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加強農業檢測中心和農產品質量檢測點建設,積極開展對農產品、產地環境的檢驗檢測。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設。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和責任追溯制度,繼續深化農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增大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的打擊力度,推進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對禁用、限用農業投入品經營和使用的管理。

  2. 提高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能力。按照“完善縣一級、強化鄉一級、健全村一級”的思路,加強農技推廣網路建設。積極引進懂資訊科技、網路推廣技術的農業科技人才,建立科學的農業科技推廣渠道,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繼續加強農業科技示範園、農村科技示範戶建設,以此為載體,加強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範與推廣工作;抓好名特優新種質資源利用,加快新品種培育開發和示範推廣,大力發展種子倉儲和加工中心和繁育基地,積極培育種子種源產業。

  ***三***提高經營主體素質,以新型農業培育新型農民

  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在於土地經營者的素質。必須把新型農民的培養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完善農業技術培訓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民培訓規劃,通過農業部門技術人員、農業職業學校、網路視訊、電視等,全力培育出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對有志於農業的青年農民和專業大戶,要通過青年農民培訓工程等專門途徑,幫助他們掌握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提高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