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能治好嗎

  鼻咽癌是一種呼吸科惡性腫瘤,嚴重者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大家都對癌症的症狀和治療有所瞭解,治癒的機會是比較小的,那麼鼻咽癌能治癒嗎?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鼻咽癌不放療能治好嗎,這是許多患者朋友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鼻咽癌的治療程度主要取決於患者自身的身體狀況以及所選擇的治療方法,常見的鼻炎癌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放化療以及生物治療等,具體選擇什麼治療方法還應該根據患者自身的身體狀況和醫院的醫療條件來確定,鼻咽癌有些患者是不需要放療,並且也是可以治好的。

  手術切除一般情況下適用於早期的鼻咽癌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將癌細胞切除,通過患者的病情來決定手術切除的範圍,可以快速切除腫瘤組織,見效快,但是由於手術治療自身存在的侷限性,它無法徹底根除腫瘤細胞,易復發、轉移,導致腫瘤細胞在身體內其它地方蔓延,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而放化療的治療方法通過化學藥物及射線對腫瘤細胞進行殺傷,可以區域性或全身的減輕腫瘤細胞的負荷,見效快,但是它卻無法根除腫瘤細胞,易復發、轉移,全身毒副作用大,易使患者產生噁心、嘔吐等症狀,造成人體免疫功能損傷,給患者的身心健康打來沉重打擊,嚴重挫傷患者的抗癌信心。

  生物療法與其他療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可以幫助機體恢復同腫瘤細胞作鬥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儘可能減少體內殘存腫瘤細胞的數量,降低惡性腫瘤復發,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腫瘤生物治療中心開創的新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必將為廣大腫瘤患者帶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另外,也一定程度上與病人身體機能有關,身體機能好,免疫力強,才能抵抗癌腫的發展,耐受各種藥物治療。因此,提高免疫機能,增強對腫瘤的抵抗力對鼻咽癌患者,尤其是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極為重要。在飲食上,鼻咽癌患者在放療、化療期間,應該食用容易消化,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的食物;戒菸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不宜進食過於乾燥、粗糙食物。也可依靠服用有補脾益腎作用的中藥來增強免疫功能。

  鼻咽癌治療方法

  放射治療

  1、鼻咽癌放射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根治性放療的適應證:①全身狀況中等以上者;②顱底無明顯骨質破壞者;③CT或MRI片示鼻咽旁無或僅有輕、中度浸潤者;④頸淋巴結最大直徑小於8cm,活動,尚未達鎖骨上窩者;⑤無遠處器官轉移者。

  ***2***姑息性放療的適應證:①KS分級60分以上;②頭痛劇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③有單個性遠處轉移者或頸淋巴結轉移大於10cm。經姑息放射後如一般情況有改善,症狀消失,遠處轉移灶能控制者,可改為根治性放射治療。

  ***3***放射治療禁忌證:①KS分級60分以下;②廣泛遠處轉移者;③合併急性感染病者;④放射性腦脊髓損傷者。

  ***4***放射治療後復發再放療原則,具有下述情況者不宜再放射治療。①同一靶區***包括鼻咽及頸部靶區***放療後復發時間未滿一年;②放射治療後出現放射性腦病或放射性脊髓病;③鼻咽部靶區總療程不宜超過三個療程,頸部靶區不宜超過兩個療程。

  2.放射線的選擇和照射範圍:

  ***1***照射野的設計:設計照射野的原則是“小而不漏”。對腫瘤累及的部位要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內,但對照射野內的正常組織,尤其是對放療敏感的組織,要予以保護。鼻咽部原發病灶主要用雙側耳前野,若鼻腔及鼻咽旁隙受累可加照鼻前野,眼眶受累時可加照眶上野或眶下野,要注意用鉛片保護眼部,勿使發生放射性白內障。頸部的照射範圍視淋巴結的病變而定。對未捫及頸部淋巴結者常做兩側上頸區的預防性照射,如有頸部淋巴結轉移,除照射轉移灶外,對轉移灶下方引流區常做預防性照射。

  3.放射劑量和時間:

  ***1***連續放射治療:每週5次,每次200cGY,總量TD6000~7000cGY/6~7周。

  ***2***分段放射治療:一般把放射治療分成兩段,每週5次,每次200cGY,每段約3.5周。兩段之間休息四周,總劑量TD6500~7000cGY。

  4.後裝腔內放射治療:

  ***1***適應證:①鼻咽侷限性小病灶***腫瘤厚度少於0.5cm***,位於頂壁、前壁或側壁者;②外照射後或鼻咽癌手術切除後的殘存病灶符合①項者。

  ***2***治療方法:常以外照射加腔內照射相配合,外照射量4500~6000cGY,外照射1~2周後再加腔內放射1~2次,每次間隔7~10天,每次劑量均以粘膜下0.25cm為劑量點,給予1000~2000cGY/次。

  5.放射反應和後遺症及其處理:

  ***1***放療併發症:①全身反應:包括乏力、頭暈、胃納減退、噁心、嘔吐、口中無味或變味、失眠或嗜睡等。個別患者可以發生血象改變,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現象。雖然程度不同,但經對症治療,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療。必要時可服用維生素B1、B6、C,胃復安等。如白細胞數下降低於3×109 兒時應暫停放療。②區域性反應:包括面板、粘膜、唾液腺的反應。面板反應表現為乾性皮炎甚或溼性皮炎,可區域性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質的消炎軟膏。粘膜反應表現為鼻咽和口咽粘膜充血、水腫、滲出及分泌物積存等,可區域性使用含漱劑及潤滑消炎劑。少數病人腮腺照射2Gy後即可發生腮腺腫脹,2~3d逐漸消腫。當照射40GY時,唾液分泌明顯減少,同時口腔粘膜分泌增加,粘膜充血、紅腫。患者口乾,進幹食困難。因此腮腺應避免過量照射。

  ***2***放療後遺症:主要有顳頜關節功能障礙及軟組織萎縮纖維化、放射性齲齒及放射性頜刺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腦脊髓病。目前尚無逆轉的妥善辦法,對症處理和支援方法有一定幫助。要嚴格避免重要組織器官的超量照射。

  治療優勢

  與傳統的常規放療相比,精確放療擁有巨大優勢:腫瘤獲得準確的照射,不至於因為位置不準確,腫瘤遺漏照射導致治療失敗;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獲得最大程度的保護,明顯減少放療毒副作用;在治療腫瘤的同時,保護重要的臟器功能,例如腫瘤長在眼睛附近,常規放療可能需犧牲眼睛來治療腫瘤,而上述精確放療可以既治療腫瘤,也能保全眼睛;增加放療的強度,提高腫瘤治療療效,常規治療技術由於誤差較大,為了保證照射時不遺漏腫瘤到照射野外,通常需要在腫瘤外圍放出很大的邊界,這樣的話照射整個範圍或照射的體積就很大,放療的毒副反應會很重,應用定點清除的精確放療時只需在腫瘤外圍放很小邊界而能保證腫瘤不遺漏,可以大大提高照射的劑量,提高放療的療效。

  手術治療

  1、鼻咽癌原發灶切除術

  ***1***適應症:①分化較高的鼻咽癌,如腺癌,鱗癌I、Ⅱ級,惡性混合瘤的早期病例。②放射治療後鼻咽區域性復發,病灶侷限於頂後壁或頂前壁,或僅累及咽隱窩邊緣,而無其他部位浸潤,無張口困難,體質尚好者。③放療已給予根治劑量,鼻咽原發灶尚未消失,或出現抗放射現象者,休息一個月後可行手術切除。

  ***2***禁忌症:①有顱底骨質破壞或鼻咽旁浸潤,顱神經損害或遠處轉移者。②有肝腎功能不良,全身情況欠佳者。

  ***3***手術方法:先行氣管切開插管,全麻下手術。沿上顎牙根內側距齒槽0.5cm處做馬蹄形切口,切開硬胯骨粘膜,在粘膜下剝離至軟顎部分,去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軟硬顎交界處橫切鼻底粘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頂壁、兩側壁前分和腫瘤。於鼻中隔後緣和後鼻孔上緣切開鼻咽粘膜直達骨面,做鈍性或銳性分離,沿鼻咽頂側交界處切開,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後壁交界處橫切粘膜、把整個鼻咽頂後部粘膜連同癌腫整塊切除。

  2.頸淋巴結清除術:

  ***1***適應症:鼻咽原發癌病灶經過放療或化療後已被控制,全身狀況良好,僅遺留頸部殘餘灶或復發灶,活動範圍侷限,可考慮行頸淋巴結清除術。

  ***2***禁忌症:①頸部的殘餘病灶或復發病灶與頸部深組織粘連、固定者;②出現遠處轉移或面板廣泛浸潤者;③年老體弱,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未能矯正者。

  ***3***切除範圍:將上起乳突尖、上顱骨下緣,下至鎖骨上緣,前起頸中線,後至斜方肌前緣區域內的淋巴結及脂肪結締組織連同頸闊肌、胸鎖乳突肌、頸內、外靜脈、肩腫舌骨肌、頜下腺、腮腺下極和副神經等組織的大塊切除。

  3.頸部淋巴結單純摘除術:對放療不敏感的頸部單個淋巴結或放療後有頸部孤立性淋巴結復發者可行單純切除術。區域性浸潤性麻醉後,切開轉移灶表面面板、皮下組織,將轉移灶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組織完整切除。術後傷口可稍加壓包紮。

  化學治療

  1.鼻咽癌化療的指徵:***1***Ⅳ期患者以及Ⅳ期有明顯淋巴轉移者;***2***任何病人懷疑有遠處轉移者;***3***頸部區域淋巴結巨大塊狀轉移,作放療前誘導性化療;***4***作為放療前增敏作用的化療;***5***作為放療或手術治療後輔助性化療。

  2.常用聯合化療方案:***1***CBF方案:環磷醯胺600~1000mg/次,靜脈注射,第1、4天應用。爭光黴素15mg/次,肌肉注射,第1、5天應用。5-氟尿嘧啶500mg,靜脈注射,第2、5天應用,療程結束後休息一週,共用4個療程。有效率為60.8%。***2***PFA方案:順氯氨鉑20mg和5-氟尿嘧啶500mg,靜脈滴注5天;阿黴素40mg,療程第1天靜脈注射。3~4周後重復一次,有明顯縮小腫瘤作用。***3***PF方案:順氯氨鉑20mg/m2和5-氟尿嘧啶500mg/m2 ,靜脈滴注,連用5天后休息2周,可用2~3個療程。此方案可用於放療前使腫瘤縮小,或用於單純化療的病例,有效率為93.7%。

  3.區域動脈內插管灌注化療:對上行性和放療後區域性復發的鼻咽癌可採用動脈插管化療。可選擇顳淺動脈或面動脈逆行插管。常選擇作用力強而作用時間短的幾種化療藥物的聯合或序貫治療。給藥前先注入2%普魯卡因2ml,以防止動脈痙攣,再注入抗癌藥物,然後以2.5%枸櫞酸鈉溶液充滿管腔,封閉管端。如需連續用藥可用加有肝素溶液100ml和抗癌藥物的5%葡萄糖鹽水1500mg,24小時連續滴注。

  4.化療輔助用藥,化療毒副作用比較大,配合中藥人蔘皁苷rh2服用,減輕化療毒副作用,增強化療療效,較少痛苦,使化療效果比較好。

  免疫治療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科學家對舞茸***Maitake,又名灰樹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給癌症患者帶來了全新的治療手段,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舞茸中含有以β-***1-6***結合為主鏈β-***1-3***結合為側鏈的葡聚糖和以β-***1-3***結合為主鏈β-***1-6***結合為側鏈的活性葡聚糖,實驗證明這些活性葡聚糖可通過活化免疫功能而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同時還發現純化的活性葡聚糖只有通過注射才能顯效,而舞茸D-fraction***活性葡聚糖和蛋白的結合物***通過口服便可得到理想的效果。舞茸D-fraction無論是化學結構和組成成分或是分子量都有別於從香菇、雲芝、靈芝、等其他菇類提取的同類物質,其生物活性也是這些同類物質所無法比擬的。

  中醫治療

  一、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且能增敏增效:較大劑量的放射線對人體容易產生損害,劑量越大,損害越嚴重。而用放射線治療癌症時,又必須達到一定的較大劑量才能取效。所以在臨床上,放療在殺滅或殺傷腫瘤細胞而取效的同時,也往往伴隨著一系列毒副反應,或放療後遺症,包括放射線所致與放療後腫瘤組織壞死的毒性成分被體內吸收所致,較常見的有:區域性組織損傷***包括放射性炎症***、消化系統反應、免疫系統抑制***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等,從而導致在治療過程中乃至治療結束後患者產生或持續存在一些不適症狀,如口鼻咽喉乾燥少津與疼痛、吞嚥困難、口腔潰爛、照射區面板水皰、糜爛、滲液、潰瘍,全身症狀如疲倦無力、出虛汗,食慾下降,心慌氣短,腰痠腿軟等等,一般以某一類症狀為主,嚴重者幾類症狀均可見到,如果反應過重則需中斷放療或者減少放射總劑量,從而影響療效;如果在放療結束後持續出現,則影響到疾病康復及生活質量,乃至生存期。

  中醫藥治療對於預防、減輕、治療放化療毒副反應,在近幾十年來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療效確切。放化療時配合運用,可預防、減輕副作用,使放化療順利進行以完成全療程;放化療後運用中藥治療,有利進一步消除放療副作用與後遺症,有利於康復。

  二、運用中藥預防、治療鼻咽癌的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期

  放射治療鼻咽癌區域性和頸部的複發率較高,分別為l0.2%~20.6%與5.1%~1***%,而再次治療的輻射損傷使患者更加難以耐受,所以如何減輕輻射損傷或減少放射劑量而不影響療效是臨床治療的難題。而且,有些鼻咽癌患者,在就診前已經產生了肝、肺、骨髓轉移的病情,有些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療後,仍將復發或出現臟器轉移的病變,這無疑都對患者的生存期產生嚴重威脅。因此,無論在放化療時配合中藥,還是在復發後再治療的過程中配合中藥,都具有一定效果,以起到預防、治療鼻咽癌的復發與轉移,延長生存期的良好效果。

  生物細胞治療

  腫瘤生物細胞治療是指通過調動機體防禦機制或藉助生物製劑的作用以調動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癌能力,從而抑制腫瘤生長、轉移、復發的治療方法。而DC-CI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就是腫瘤生物細胞治療中應用最為成熟的技術之一。生物細胞治療是優於手術、放療和化療的最新腫瘤治療技術,是通過生物技術在高標準的實驗室內培養出可殺傷腫瘤的自體免疫細胞,回輸體內,直接殺傷癌細胞的治療方法。與傳統的治療方法不同,生物細胞治療主要是調動人體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復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並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更好的防轉移,防復發。生物細胞治療經過國內外數千例腫瘤患者的臨床實踐證明,可以顯著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值,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

  生物細胞免疫技術聯合傳統療法治療鼻咽癌效果更好:

  手術+生物技術

  手術時腫瘤治療首選但無法清除殘留病灶,聯合生物治療可從細胞層面殺滅癌細胞。

  化療+生物技術

  化療在滅殺癌細胞的同時損傷了正常細胞,聯合生物治療能鞏固療效並減輕副作用。

  放療+生物技術

  放療通過放射線精確消除病灶,但毒副作用大,聯合商務治療則起到了,增效減毒的作用。

  中醫+生物技術

  中醫通過藥物中的某些抗癌活性成份進入腫瘤內殺滅細胞,其方法具有反覆復發現象,聯合生物治療,能從根本清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