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毽有哪些基本踢法講解

  想要踢好花毽先練習好花毽的基本功。花鍵也是有一定的踢法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花毽的基本踢法講解,歡迎閱讀!

  花毽的基本踢法講解

  拐踢

  用兩足外側互換踢毽,大腿放鬆,小腿發力向體後斜上方擺動,勾足尖,踢毽時大腿不得擺到體前,小腿向體後斜上方擺動不要過高,毽子和足外側相碰的一剎間,踢毽腳的內側離地面一般不越過三十釐米,踢起的毽子高度隨意。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象盤踢一樣,採用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踢毽腳一側可向牆或樹木等,身體與牆距離約與體寬相同,如果踢毽腳踢時碰到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

  繃踢

  有的地方叫做“繃尖”,是用兩足尖外三趾部分互換踢毽,單足踢毽也可以。繃踢能踢起即將落地的毽子,毽子被踝關節的發力一繃而起,所以叫繃踢。其動作是,大腿向前抬起,和身體成為150º——160º夾角,小腿向前擺動,髖關節、膝關節要放鬆,踝關節的發力,要在踢毽子的一剎間,足尖外三趾向上猛地用力,將毽勾起。踢起的毽子高低都可,但應避免忽高忽低,為以後的花樣踢法打下基礎。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採用盤踢的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但在開始練習時要踢得低一些,一般不超過腰部,再低一些更好,這樣能踢的次數多一些。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可面向牆壁或樹木,距離約與體同寬,如練習時踢毽腳碰到了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原因是膝關節沒有放鬆,大腿抬得過高。

  盤踢

  用足內側互換踢毽,膝關節向外張,大腿向外轉動,稍有上擺,不要過大,髖和膝關節放鬆,小腿向上擺,踢毽時踝關節發力。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練習方法:一般人的左足沒有右足靈活,沒有踢過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兩次,所以,練習時左足先開始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較熟練後,連續踢。左右足都可連續踢後,改為左右兩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兩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靈活熟練後就不用再接, 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磕踢

  用兩腿膝蓋互換將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髖關節、膝關節放鬆,小腿自然下垂,膝關節發力,將毽子磕起,大腿不要外張或里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練習方法:練習時,用手拋起不超過下頦的毽子,用膝蓋磕起撞起,然後用手接住,同盤踢的練習方法一樣,形成一磕一接,熟練後不用手拋毽,改用盤踢,形成一磕一盤,協調後兩膝互換,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花毽額的花樣踢法:直腿上擺跳

  1.動作要領:自然站立,左腿向前邁出一步,步幅約為一個足長強,身體隨步向前術語稱為:身隨步行,足跟著地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提腰”發力起跳,同時右足尖勾起並伸直膝關節,踝關節發力,帶動小腿,大腿向前上方擺起,與上身約成90°夾角。

  起跳離地後,左足踝關節迅速發力,帶動小腿向體右側上擺,使左小腿與右小腿在空中相碰,形成右上左下的交叉腳。然後,兩腿還原,左足先著地,右足剛一著地,立即發力起跳,左腿按上述動作要領向前方擺起,形成兩腿互換。

  [注]此動作是所有跳踢花樣動作的基礎,如果功底紮實,學習各種跳踢花樣動作就容易多了。

  2.重點及難點

  重點:起跳時的“提腰”術語稱作“掌腰”。

  難點:起跳時的“提腰”。

  3.訓練方法

  1引導練習:體操隊形自然站立,教師發令後,練習者左足向前邁出,身隨步行,足跟著地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提起足跟,但不起跳,同時右足尖勾起並伸直膝關節,踝關節發力,帶動小腿、大腿向前上方擺起,與上身約成90°夾角,然後還原,換另一腿進行練習,動作基本準確後,再進行發力起跳的練習。

  2體會練習:體操隊形自然站立,教師發令後,練習者左足向前邁出,身隨步行,足跟著地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提腰”發力起跳,同時另一條腿髖關節、踝關節放鬆,膝關節自然屈膝,小腿自然下垂,隨起跳而自然上擺,要求要有一定的滯空時間,然後還原,換另一腿進行練習。當教師已能明顯看出或學生已感到有滯空感的時候,再加上兩小腿空中相碰的練習。

  4.易出現的錯誤

  1不能身隨步行

  2起跳不高,沒有滯空感,落地稱重。

  5.糾正方法

  1不能身隨步行。主要表現在左足向前邁出時,身體不能同步向前,稍有一點滯後,其原因是不會移動身體重心。

  糾正時,原地自然站立,左足向前邁出,足跟著地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提起足跟,雙腳均不離地,反覆練習十餘次便可體會到身隨步行的感覺。

  2起跳不高,沒有滯空感,落地沉重。是初學者常易出現的動作錯誤。其原因除了受到不能身隨步行的影響之外,主要是起跳時沒有向上“提腰”,也就是重心沒有上提,造成起跳不高和沒有滯空的感覺。落地沉重,是要不放鬆過早造成的。

  糾正時,除按“引導練習”的動作要領進行反覆練習之外,可在高處吊懸一隻毽子,高度約為練習者實際起跳高度,上提10釐米左右,練習時,在吊懸的毽子下面,按“引導練習”的動作要領進行練習,用頭觸吊懸的毽子,一般練習50——100次左右即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落地沉重,也是初習者常見的動作錯誤,一般是起跳時,尚能將腰提起,當落地時,放鬆了“提腰”或是起跳時上身前傾造成的。

  糾正時,當練習者進行練習時,可隨時提醒練習者,意識上不能放鬆起跳時的“提腰”。如果是上身前傾造成的,練習時教師要求練習者起跳時,雙肩後背,上身稍後仰一些,經過百次左右的練習,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毽球的主要種類

  花毽

  第一種是我們常見的傳統花毽。花毽的高度一般在12公分左右,多用火雞毛或鵰翎做毽身,塑料片做底座。因此,看起來更美觀一些,踢起來彈性也很好。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沒有太多限制,踢起來後上下翻飛,花樣動作全憑自己掌控,沒有特別高難度的動作,所以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

  第二種是大毽子,這種毽子的毽身多用鵝毛製成,橡膠做底座,高約17-18公分左右。與傳統花毽不同的是,大毽子比較重,要求技巧性相對較強。如果是單人踢,就有100多種動作。但在大眾健身運動中,大毽子更適合多人一起運動,大家你踢一腳,我踢一腳,力度較大,但動作簡單,既能鍛鍊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

  毽球

  還有一種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像。毽球是用四根羽毛和橡膠底座製成的,羽毛多為鵝毛。毽球踢起來有隔網,像打羽毛球似的,一邊踢過網後,另一邊的人接住再踢過來。毽球競技性較強,多用於比賽和競技場上使用,可以是一對一比賽,也可以是二對二、三對三的比賽。另外,隨著踢毽運動的發展,還有一些毽子踢起來會發出音樂,還會發光,運動過程中增加了大家的樂趣。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毽球的主要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