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時如何正確發音

  良好的歌唱呼吸,為歌唱提供了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條件,那麼我們唱歌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的發聲呢?下面是!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發聲方法吧,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

  原理

  發聲器官是由喉嚨及其肌肉、軟骨和聲帶組成。氣管的上部是喉頭,喉頭中部有一個器官叫聲帶,共有一對,左右並列,性質相當於兩條很強的韌帶,表面很均勻的蓋有一層粘膜,聲帶是唱歌的發音體,聲音便是由聲帶的振動發出來的。

  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在軟骨和肌肉的相互作用下,能夠對聲帶進行調節,吸氣時使兩條聲帶分離,聲門開啟;呼氣發聲時,兩條聲帶又相互靠攏,在呼吸的作用下,能調節其長度、厚度和張力,使聲音產生高低強弱的變化。

  在發聲開始前,聲帶進入發生準備狀態。開始發聲時,兩聲帶達到必要的緊張度並相互靠攏或閉合,使聲門關閉。

  此時由於呼吸肌群的作用,儲存在肺泡、支氣管裡的空氣被排出,使聲門下氣壓開始增高,當氣壓超出聲帶閉合緊度時,空氣就會週期性地迫使聲帶稍向兩側分開衝出來。

  在衝出後的一瞬間,聲帶借本身的彈力以及縮小聲門肌肉的作用,聲帶重又恢復原來閉合的狀態。接著又是增高氣壓、衝開聲帶和隨之閉合。

  由於聲帶有節律地衝開與閉合一系列振動,氣流通過聲門形成一系列“氣噴”造成空氣稠密和稀疏相間的動盪狀態而形成聲波,即聲門波。

  此聲門波再經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鳴體的放大與美化,就成為人的嗓音,即人生。

  的條件

  第一個條件:必須能給歌唱家有達到聲樂藝術要求的發音能力。我們知道聲樂藝術對嗓音有下列的許多要求。

  在音質方面:要求每個音純淨,少雜音,不論脆亮或圓潤,皆能美妙動人而富有情感;音與音之間的走動,要均勻平穩,前後一致,高低同型,不論由低轉高或是由高轉低,音色能順著規律自然變化;遇到歌唱中有感情的變化,音色亦能隨之變化。

  在音量方面:要求聲音能大能小,伸縮自如。

  在音域方面:要求聲音能高到一定的程度,又能低到一定的程度;特別是音域中能唱得響、能用於歌唱的一段,要按聲部的要求儘量地發展。人的發音器官,雖然發育的情形各有差異,但只要不超出正常的範圍,應用正確的方法訓練,循序漸進,一般都有可能發展到能發二個半至三個八度的音的能力。

  音域發展到這個程度,能隨心所欲的應用於歌唱的音,大約有兩個八度。歌唱家如果想獲得很強的藝術表現力,最好發展他的發音能力達到這個標準。

  第二個條件:必須能普遍給任何流派的歌唱家提高歌唱發音能力。我們知道人的發音器官是各有差異的,各流派的歌唱對嗓音的要求,亦各有不同。一種發音方法必須在物質的基礎上符合於人類嗓音發展的規律,才能普遍有效地提高歌唱能力,亦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為聲樂藝術服務。

  第三個條件:不但要有效地發展歌唱家的發音能力,還要保證他們在發展中不出毛病。我們知道,任何方法,只要有它一點順著嗓音發展的規律,對嗓音的發展就能起一點的作用。可是,一種方法要在發展嗓音中不影響到發音器的健康,就不但須要順首嗓音發展的規律,而且要絕對遵守機能平衡發展的規律。一種方法要不危害到發音器的健康才能很好地為文化建設服務,也只有這樣,才能算是真正“正確”的。

  唱歌時真聲、假聲和混合聲

  真聲:音色明亮而飽滿的一種聲音。其發聲狀態為:發聲時聲帶拉緊,兩聲帶靠攏,作整體振動;聲帶張力較強,且依張力大小來調節音的高低。

  真聲主要是固體振動,發出的聲音剛勁有力,明亮結實,使用中、低聲區方便自如,與人平時講話的音質比較接近。真聲發出的聲音具有強烈的“個性”。

  如:當我們聽某人說話就知道是誰。但真聲的音域不寬,音域約從g-f2,不產生換聲區或換聲點,在g2以上的聲音變成假聲,出現明顯的換聲痕跡。

  由於歌唱有音高、時值的要求,完全用真聲就不能很好的使用歌唱的要求。

  假聲:音色帶有特殊矯揉意味的聲音。其發聲狀態為:發生時聲帶振動相對放鬆,聲帶張力不強;聲帶在拉緊的狀態下,作邊緣振動;聲音的組成既有氣體振動的成分,也有邊緣振動***固體***震動的成分。音質不同與真聲。

  假聲的音域從c-a2/c3,在#f2 以上聲音的威力得到充分發揮。但假聲裡泛音成分少,因而中低聲區的聲音不夠結實。

  如果高音用純假聲,就會使得音色單調、失去“個性”、無表現力。

  混合聲:是真聲和假聲兩者想混合的聲音。其發聲狀態為:從低聲區開始,就使聲帶邊緣變薄,參入少量假聲,隨著聲音的上行,假聲成分逐漸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聲。

  中聲區真假聲近於相半,混合共鳴較好。混合聲的音域較寬,約從a-a2/a3.整個聲區自下而上均為真假聲混合。聲音統一連貫,無明顯換聲區或換聲點。

  這種聲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難分”,“真聲不炸,假聲不虛,混在一起”。

  一般說來唱高音時假聲成分多些,唱低音時真聲成分多些,唱中音時真假混合成分多些。

  混合聲使高音明亮,低音結實,由於它具有真聲色彩,比較接近我們民族的語言,容易做到吐字清楚,聲音上下貫通又比較方便,所以,它符合中國觀眾的欣賞習慣。

  混合聲已被越來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採用。其實,在我國傳統戲曲、曲藝、民歌中混合聲早已有應用,只不過由於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劇種風格、語言和地方欣賞習慣,所使用的真假聲比例不同而已。民族唱法所追求的自然混合聲,必須經過科學的訓練才能獲得。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