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成長勵志故事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兩個階段,前半段的努力和後半段的享受。可是在前半段有一段12年的積累過程,那就是我們的求學之路。其中有一個最關鍵的分水嶺,那就是高三的學習,那個輕狂的年紀,那個讓人永遠銘記的日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有一個高中生耐性不夠,做一件事情只要稍稍有點困難,就很容易氣餒,不肯鍥而不捨地做下去。

  有一天晚上,他的父親給他一塊木板和一把小刀,要他在木板上切一條刀痕。當他切好一道以後,他父親就把木板和小刀鎖在他的抽屜裡了。

  以後每天晚上,他父親都要他在親過的痕跡上再切一次。這樣持續了好幾天。

  終於有一天晚上,他一刀下去去,就把木塊切成了兩塊。

  父親說:“你大概想不到這末一點點一起就能把一塊木板切成兩片吧?你一生的成績,並不在於你一下子用多大力氣,而在於你是否能持之以恆。”

  勵志感悟:

  俗話說:“不怕慢,就怕站。”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不在舍。記住:你一生的成敗,並不在於你已下子用多大力氣,而在於你是否能持之以恆!

  以下的小故事,請大家看看:挫折教育。

  在韓國:家長很注重從小鍛鍊孩子的意志。他們給孩子穿上羽絨服,讓他們在冰窟隆裡帶上一陣再出來,讓還在懂得“寒冷”的滋味。

  在德國:無論家長還是學校,都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抗挫折和耐性!

  在日本:人們很早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一些平民學校的老師經常帶領孩子到戶外上課,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尋求只是和體驗生活。這種名為休學旅行的教育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其中體驗生活的內容與我們現在開展的挫折教育相仿。

  近年來,日本比較流行的作法就是,定期向學生供應清湯蘿蔔和慄粒著稱的“饑饉午餐”,目的是讓他們瞭解父輩的艱苦生活。學校還規定穿短褲,短裙的日子,哪怕氣溫再低,全校師生一律穿短裙短褲;在學校規定穿長衣的日子,無論 天氣多熱,學生們都必須穿上長衣長褲……

  2:

  每個人都有一首屬於自己的歌,一首自己創作的歌。因為我們的成長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讓我們回味無窮。

  成長的經歷都是不一樣的。成長中有歡樂和痛苦。有喜悅和悲哀,有思索和探索,有追求和嚮往,有成功和失敗。然而,我的成長也是多姿多彩的。

  從喜歡看動畫片到愛看教育片與警探片。現在想想,小得時候看動畫片,自己都不知道吸引我的在哪裡,似乎看動畫片是每個人在成長裡必定經歷的事。而如今我更愛看一些教育片或警探片之類的。看完了似乎有很多的感觸,也懂得從中吸取影片中的精髓。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的懂得愛與被愛,尊重身邊的每一位長輩,愛護自己的朋友,珍惜眼前的一切幸福。

  曾經的我,為了小事而生氣,總抱怨別人,認為上天不公平,為什麼我不快樂呢?而現在明白,與其等待快樂來找我,還不如自己去尋找快樂的根源。其實快樂就像小獅子的尾巴,永遠都在我們的眼前晃啊晃。對待別人要寬容,熱情的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開心自己也快樂,有一顆善良的心才是世上真正的財富。上天是公平的,失去些什麼也不要抱怨,有失必有得。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失敗乃成功之母!

  成長中有許多理想,不管是好的職業還是不正當的職業,只要好玩都想長大後去嘗試,也曾不止一次去羨慕別人,為別人的成功喝彩,現在我明白了自己更應該為自己鼓掌,等待自己的成功為自己喝彩。我喜歡這樣的一句話:“人如果沉淪,其才華永遠是陰天。如果驕傲,其才華就是閃電。走向社會,要學會在最無助的時候為自己鼓掌,在黑暗的夜裡給自己一個笑容。”

  人生的路是漫長的。我僅僅才度過72個春夏秋冬,我的道路更是無窮無盡。但是我知道無論道路多長多坎坷,我都有信心走完這充滿陽光的道路。就好比我喜歡向日葵,它象徵勇敢、堅強。

  我要把微笑留給精彩的明天裡!

  3:

  在美國西雅圖的一所著名教堂裡,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戴爾.泰勒。有一天,他向教會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們先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那年冬天,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捨。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呀!”

  再說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凶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

  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為,我是竭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

  泰勒牧師講完故事之後,又向全班鄭重其事地承諾:誰要是能背出《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其全文無疑有相當大的難度。儘管參加免費聚餐會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淺嘗則止,望而卻步了。

  幾天後,班中一個11歲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師的面前,從頭到尾地按要求背誦下來,竟然一字不漏,沒出一點差錯,而且到了最後,簡直成了聲情並茂的朗誦。

  泰勒牧師比別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誦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見的,何況是一個孩子。泰勒牧師在讚歎男孩那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為什麼能背下這麼長的文字呢?”

  這個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軟體公司的老闆。他就是比爾.蓋茨。

  泰勒牧師講的故事和比爾.蓋茨的成功背誦對人很有啟示: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潛能。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潛能只開發了2%-8%左右,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大科學家,也只開發了12%左右。

  一個人如果開發了50%的潛能,就可以背誦400本教科書,可以學完十幾所大學的課程,還可以掌握二十來種不同國家的語言。這就是說,我們還有90%的潛能還處於沉睡狀態。誰要想出類拔萃、創造奇蹟,僅僅做到盡力而為還遠遠不夠,必須竭盡全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