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長跑技巧

  長跑作為最簡易、最普及的運動專案之一,深受廣大體育愛好者的喜愛。鍛鍊者除了要了解長跑的基本方法、技巧外,在長跑過程中還必須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冬季作為開展長跑活動的最佳季節,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由小編為各們長跑愛好者整理的長跑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做好跑前準備工作

  冬季氣溫低,外出晨跑穿著不能太單薄,尤其是上腹部要注意保暖,以免受涼引起脾胃不適。出門前最好喝一杯白開水,喝水不僅能補充水分,解除一夜的口乾舌躁,而且能降低血濃度,促進血液迴圈和物質代謝。

  有些人習慣於一出門馬上就跑,其實這樣不好。最好先搓搓手和臉,輕揉兩耳廓,戴好手套,以防止凍傷。再分別轉動左右腳腕,活動膝關節。最後,深呼一口氣,調整一下心理情緒。這時,你可以起跑了。

  掌握正確的方法

  起跑後,上身稍微前傾,兩眼平視,兩臂隨跑的節奏自然擺動,腳尖要朝向正前方,不要形成"八"字,後蹬要有力,落地要輕柔,動作要放鬆。長跑腳的著地動作有兩種:一種是腳前掌或外掌外側著地。這種方法速度快、效果好,但比較費力。它適合於提高成績的專業運動員;另一種是全腳掌落地過渡到前掌蹬地。這種方法,腿的後面肌肉比較放鬆,跑起來省力,但速度較慢,適於大多數人和初學者,平時健身很適宜。

  長跑的呼吸

  很多人習慣長跑時大口呼吸,以便攝入更多的氧氣。天氣轉涼後,這種呼吸方法並不科學。如果此時張嘴大口呼吸,冷空氣會刺激咽喉和氣管,可能引起哮喘、咽炎。

  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迴圈,特別是呼吸系統。在跑的過程中,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要很好地注意呼吸節奏。

  長跑能促進人體各個器官的迴圈,特別是呼吸系統。天氣轉涼時,應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式的呼吸。鼻腔表面有一層黏膜,裡面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血液流經黏膜時,散發熱量,就能溫暖吸入的冷空氣,黏膜還能分泌黏液,使鼻腔保持溼潤,並粘住吸入的灰塵和細菌,起到清潔的作用。這樣,乾燥的冷空氣進入鼻腔後,變得溫暖、清潔和溼潤,從而減少了對呼吸道和肺的刺激。

  在運動比較劇烈且負荷量較大時,用鼻腔呼吸已不能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求,就應該採用鼻腔和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即半開口,嘴脣微張,舌頭上提,讓冷空氣經舌側吸入,延長空氣進入呼吸道的時間,避免對呼吸黏膜造成刺激。隨著運動量的加大,為保證較大的肺通氣量,呼吸肌會加強收縮,以提高氣體的流速,這樣容易導致呼吸肌較早疲勞,阻礙通氣量的提高。因此,適當張口協助呼吸不僅可使氣體暢通,減少呼吸肌的負擔,而且有利於散發運動時不斷上升的體溫。隨著疲勞的出現,呼吸的頻率加快,應著重將氣撥出,讓呼吸系統更多地吸入氧氣。

  需要注意的是,長跑時,應加深呼吸,特別是深呼氣。初始運動時,由於呼吸、迴圈系統的生理惰性在某種程度上抑制呼吸,如呼吸方法不恰當,常出現呼吸頻繁、吸得多、呼得少等現象,感覺胸悶、呼吸困難、肌肉痠軟乏力等,可能不願繼續運動。這時如有意識地加深呼氣,進一步增大肺泡通氣量,提高肺換氣效率,並適當降低運動強度,情況即可好轉。在跑步過程中,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注意呼吸節奏儘量平緩,不宜起伏過大。

  跑後的活動和放鬆

  許多人習慣於一跑完馬上就回去休息,其實這樣不好。跑步後,人體全身上下得到活動,這時,進一步做好基礎素質鍛鍊,就能取得好的健身效果。這時,可以做一套廣播體操,也可以進行壓腿、踢腿、跨跳、縱跳摸高、單腿跳和高抬腿練習,發展下肢力量和提高耐力。整個練習做完後,不要急於休息。可以原地蹦跳踢腿,注意全身要放鬆,兩臂自然抖動,兩個腿交替前後左右自然擺動。然後,抬膝俯身,兩手握拳或成刀形,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