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棋博弈原理是什麼

  五子棋的博弈原理對提高棋力有顯著作用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五子棋***連珠***歷史悠久

  五子棋***連珠***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其變化的複雜程度不亞於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從大眾百姓的“五子連”遊戲到專業棋手的“連珠”競技,五子棋以她豐富而充滿魅力的變化吸引了眾多的愛好者。本文無意去探討五子棋的各種開局定式以及浩如煙海的各種變化,而是試圖從純理論的角度來分析五子棋的博弈原理。

  “五子棋”——顧名思義就是先連成五子的一方即為獲勝方。***禁手可以理解為禁點的佔據權歸白方所有,因此黑方無法阻止白方連成五子***。正是這個簡單明瞭的勝負判定規則反映出了五子棋的基本博弈原理。下過五子棋的人都知道:一方先連成五子後,即便另一方下一手也連成了五子但卻並不是平局,而是判先連成五子的一方獲勝。這就是“先連成五子”中所反映的第一個概念——“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先手”:具有先於對方連成五子的趨勢或事實。“先連成五子”中所反映的第二個概念——“連成五子”,其實就是棋子的一種排列形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棋型”:具有連成五子能力的棋子排布形狀。

  五子棋博弈原理

  五子棋博弈原理中的兩個要素正是上面談到的“先手”和“棋型”。它們具有猶如陰陽般相生相剋既矛盾又統一的特性——“好的棋型可以產生先手,然而為了保持住先手卻不得不放棄構造更好的棋型”;“先手可以產生好的棋型,然而為了構造更好的棋型卻不得不放棄先手”。***呵呵,繞口令~~~***

  五子棋“先手”

  “先手”其實是一個相對概念,並不是要一直活三、衝四才叫先手。只要你“具有先於對方連成五子的趨勢或事實”,你就擁有先手。哪怕你只是在做VC2,你都具有先手;反過來說即使你在走VCF但對方有反,你也沒有先手。如果我們把“先手”看作“速度”,把“棋型”看作“質量”,那麼最佳的一手就是動量最大的一手***動量=速度*質量***。這裡的速度可以理解為雙方的速度差,你的速度快於對方,你就擁有先手,你的動量為正值,否則你的動量為負值。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總結一下,五子棋的博弈原理應該是:在爭得並保持住先手的前提下,選擇並佔據能構造出最佳棋型的一點。

  要如何才能爭得先手或是能否正確的判斷是否具有先手?要如何才能找到能構造出最佳棋型的選點?當然這都需要豐富的對弈經驗和精深的計算能力來加以保證和實現。也許有人會問:“那你說的這個博弈原理有什麼用呢?”

  五子棋博弈原理的作用

  我想這對提高棋力雖然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作用,但卻可以拓展和優化行棋思路,加深對五子棋的理解,對棋力的提升應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至少不再簡單本能的“活二擋二”,“活三反三”那麼表象了。例如對方在做VCT或VCF時,我是不是一定要防守,我有沒有現成的先手,對方棋型的關鍵點在哪裡,我還有沒有反先爭先的潛在手段。

  在對弈時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單純的“活二”、“眠二”、活三”、“眠三”以及“做V”等棋型的表面現象,行棋時也不是僅僅只能依靠回憶棋譜、通過計算、憑藉棋感等方式來選擇落點。我們可以首先從五子棋的博弈原理來進行思考和分析:如何才能在爭得並保持住先手的前提下,選擇並佔據能構造出最佳棋型的一點。

  上面提到的各種棋型和各種行棋方式應該是屬於在這個博弈原理下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範疇,它們是為博弈原理服務的具體手段。而不應該本末倒置,一上來就考慮這些具體的問題。在遵循博弈原理的前提下進行思考和計算,我們會極大的規避掉一些原來錯誤的慣性思考方式;我們會發現更多更好的選擇;我們也能更深入的理解定式的走法;我們還會加深對五子棋的理解——哦,原來棋也可以這樣走!——嗯,棋本來就該這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