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水墨畫裝飾圖片

  通過水和筆墨的無窮變化產生出生動、古樸、簡潔、概括的藝術效果,能給人一種筆墨變化無窮的韻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把玩“墨色”,培養興趣

  傳統中國畫的表現手法是書法性的線造型,配合點與面的韻律節奏,籍以狀物抒情表達心緒。千變萬化的畫也要一筆一筆構成。所以讓學生“玩墨”、“玩色”――用毛筆蘸墨或色在宣紙上較為隨意地畫些非作品形式的點、線、面,既能使學生了解這“一筆”的變化容量和審美要求,又可以培養學生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水墨畫打下基礎。

  “玩墨色”並非隨隨便便地亂圖亂抹,“玩”好墨色的關鍵首先要弄清楚中國畫工具材料的特性。任何畫種都靠特有的工具材料表現畫種的固有特點。中國畫所用的毛筆由筆尖、筆肚、筆根三部分組成,它具有柔軟性,我們只要充分使用它的每一部分,就能表現出千變萬化的點、線、面。另外生宣紙對墨色有滲化作用,筆中墨色含量不同其滲化的效果也就各不相同。國畫講究“墨分五色”,即焦、濃、重、淡、輕墨色變化,我們在“玩墨色”時,要按照中國畫對筆墨的要求,充分張揚其筆墨個性,“玩”出優美的筆墨效果。

  由於水墨畫工具、材料在作畫過程中難以隨心所至,奇效、偶然性較大,會出現很多新奇的形象,孩子們就在這奇效中,遊戲般地開始親近水墨,接觸水墨。“玩墨色”只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畫出各種不同變化的點、線、筆觸,讓學生充分領略毛筆的神奇,從不同的點、線、筆觸以客觀事物、身邊事物、所見所感作聯想,或者反過來,把自己的情緒、感覺和所知事物用筆墨將它們表達出來。有時任意一些墨痕,水墨色彩相互衝撞滲化的效果,可以引起意外的聯想。新增幾筆,有意無意間,就真成了生動的形象。“不帶任何預想,只是渴望用畫筆在紙上無意識地畫著線條、色彩和形狀,但到了某一刻,就變得有意識起來了,於是,一種制約和秩序開始產生”。現代大師的製作經驗往往正合孩子們的心意。瑞士畫家克利說,畫畫就是“拉根線條去散步”。拉根毛筆線去散步,在濃、淡、乾溼、焦、曲直、粗細的變化中,一定可以更為豐富多彩,奇幻莫測。教師和學生都可以自由假設“散步”的情境,讓學生自由地以再現、表現或介於二者之間的筆墨表現出來。在小學二年級美術課本水墨遊戲單元有一課是這樣的:孩子們準備好了嗎,我們拉一根水墨線去郊外作一次散步:我們走過草地***趕快畫***……穿過森林……遇到小河……走過獨木橋……前面是一片山坡……我們上山吧……烏雲來了……呀,下雨了……雨下大了……下冰雹了……閃電雷鳴……哈,雨過天晴,出彩虹了……孩子們興趣盎然,出現了很多奇特的“抽象水墨”作品,創造力的萌芽就在這塗鴉中顯出“草色遙看近卻無”的一種嫩綠。

  “玩墨”、“玩色”既可以作為水墨畫入門的第一階段訓練,也可以在以後的學習中利用零碎時間作經常性練習。筆墨功夫的提高需要經過長期的千錘百煉與日積月累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