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心經書法作品欣賞

  《心經》有數本:鳩摩羅什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經》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經祕鍵,即此本之解釋也,但其題號為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的經典佛經。用行草書法書寫出來的心經會是怎麼樣的書法作品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行草心經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行草心經書法作品圖片1

  行草心經書法作品圖片2

  行草心經書法作品圖片3

  行草心經書法作品圖片4

  《心經》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古漢語版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時,照見五陰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咒。即說咒曰:“竭帝竭帝 波羅竭帝 波羅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

  心經思想

  《心經》全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它的中心思想就在經名體現出來。充分流露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以達到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摩訶,大也。菩薩教授我們要有廣大心量,有包容的心。

  二:般若,智慧也。菩薩教授我們用智慧去辦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

  三:波羅蜜多,到彼岸也。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菩薩教授我們做事要有頭有尾,才會圓滿。要幫助苦難的人,從苦難此岸帶到快樂彼岸。

  四:心,自性,如來德性也。菩薩教授我們要從心地遠離貪嗔痴等煩惱,學習如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五:經,契機契理也。菩薩教授我們自學或教人,要符合佛菩薩的道理,也要有觀機說法的方便。使大家都得益安樂。***方海權著***

  心經禪悟

  讀了很多遍心經,才從其深奧的意理中悟出一絲淺意。佛法是偉大的,《心經》是篇真正教人覺悟的文章。

  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達安樂解脫的那一邊。世間萬像等同於空性,得到的、希望的、作為的、知道的、終究都會是空性。各種相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說宇宙中其實是什麼東西都由各種條件組合而成,一切的相都是一時的組合,不是永久不變,所以叫無常。我們的享受、我們的慾望、我們的作為、我們的明瞭、和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嚐到的、觸控到的、感覺到的、一切都是虛妄想法造作的。沒有距離,沒有意識,沒有不明瞭的,也沒有能明瞭的。以至於沒有死也沒有不死。沒有什麼辦法讓得到的存在的東西永恆,所以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擁有。

  《心經》告訴我們要根據佛所說的,要用自心的“般若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把自己渡到安樂解脫的那一邊。所言的“般若智慧”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清淨之心,寂靜之心,光明之心。不要在乎那些虛妄的受想行識,得失榮辱。心裡沒有思念顧慮才能會輕鬆解脫,放下一切才會沒有恐慌懼怕,遠離非份不實際的幻想,才會終究沒有煩惱生死得到安樂解脫。同時應當把自心始終放在這樣的境界中。才會得到最高的、平等的、真正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