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元楷書書法欣賞

  黃自元的書法藝術尋求雅俗共賞,他的字端莊秀蘊,靜雅內斂,文氣蔚然,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兼及很強的實用功能,其風格特點和審美取向秉承的是晉人鍾繇,羲、獻父子所開創的帖學傳統。其書法對後世的影響非常的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黃自元楷書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黃自元楷書書法圖片1

  黃自元楷書書法圖片2

  黃自元楷書書法圖片3

  黃自元楷書書法圖片4

  黃自元從藝經歷

  黃自元出身名門望族,家裡不僅有良田萬頃,更藏得四壁圖書。他從小受傳統文化的浸染和薰陶,有祖輩、父輩的言傳身教,有良師的循循善誘,加上他本人自幼天資穎慧,勤勉上進,在苦讀經史子集之餘,尤其傾心於書法。

  黃自元自六歲始,從祖父德濂習字。初學顏真卿、柳公權,接著又學歐陽詢、王羲之、王獻之等歷代帖學大家。為鍛鍊臂力,求得其筆下的精氣神,他一直懸腕書寫,常年堅持,每日一練幾個時辰。其字學誰像誰,學一家成一家。少小就名滿鄉里。後來,他幾次參加科舉考試,其書法上的成就也為其榮登皇榜立下了汗馬功勞。遺憾的是,雖其書法屢有變更,卻不能獨闢蹊徑,難得當代書林見賞。

  不久,同治帝母親病逝,經人推薦,黃自元奉詔進宮為同治帝生母書寫《神道碑》,他跪地懸腕寫來,其字秀雅美觀,工整亭勻,深得同治皇帝的賞識,當即賜以“字聖”稱號。自此名聲大振,他的字,效仿者不計其數,一時蔚然成風,漸至成為了社會上的通用字範,成為了書生們考取功名的書法標準。他臨寫的柳公權《玄祕塔》、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以及他書寫的《正氣歌》、《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等字帖,經由長沙墨香簃書畫店刻版印行,也變得洛陽紙貴,成了人們競相追捧的書法學習最佳蒙本。尤其是其總結自己幾十年書法心得撰寫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竟達到了家喻戶曉,人手一冊,學書之人案頭必備的程度。

  史書記載,黃自元“書名滿天下,婦孺皆得知”。“黃敬輿先生以書名海內,推何子貞先生後第一。”“數十年來,碑碣之文,祝頌之作,皆得以先生書為榮,零縑片紙,人爭藏棄,或詭冒模龔以弋厚利,雖窮荒鯫孺,無不知有黃先生書者。然而其內行之純篤,蹈履之謹嚴,識量之超明,天懷之元定,所以越流俗二資矜式者,世顧罕稱之。蓋世人徒震於先生之藝術,至含章隱曜而卓然有自立之道,非平日默窺潛視未易而得名也。”

  黃自元一生書法創作頗豐,尤以楷書名世。其傳世代表作品有《柳公權玄祕塔碑》***臨本***、《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臨本***,創作作品有《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張茂先勵志詩》、《楷書千字文》、《文天祥正氣歌》等,除此以外,他還有大量行、草書墨跡行世,這些寫成了中堂、立軸、條屏、楹聯、斗方、尺牘的書法精品或藏於國內各大博物館,或散軼於民間,或流傳至海外。不僅如此,他還寫得有不少書論,還有其他碑帖流傳。他收集整理了明代李東陽、張弼、祝允明、王守仁等四十三人的詩計書作五十六件***幅***,不惜花重金刊刻上石,編印成《明賢詩冊》出版。

  《楷書千字文》創作於咸豐戊午***1858***年,是年22歲,此帖系早期作品,明顯帶有顏真卿和柳公權的風格和特點,雖略顯青澀,但觀此帖或可探詢黃自元書法的藝術脈絡。《柳公權玄祕塔碑》***臨本***,書寫年代不詳,其風貌特點與上帖趨同,也可視其為早期作品。

  《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書於光緒甲申***1884***年,是年42歲。該帖是黃自元影響後世最為深遠的代表之作。

  在研究書法結構方面,自古有歷代書法名家總結出了不少法則和經驗以流傳啟示後學,其最著名者有唐人歐陽詢三十六法,明人李淳八十四法,其後便是黃自元的九十二法。該帖承接了歐字用筆和風格,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將構架結字的法則編成通俗易懂的九十二條口訣,再附以字例說明,由此而成為書法入門的最佳蒙本。

  《九成宮醴泉銘》***臨本***,書於光緒壬午***1882***年秋,是年46歲。《張茂先勵志詩》,創作年代與上帖接近,是年49歲,這本字帖是黃自元在寧夏任知府時給子侄們所作的習字範本,字為歐楷,與《九成宮醴泉銘》、《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是同樣面貌的字型。另外,還有《正氣歌》***楷書***,創作年代不詳,字型與上述三帖同,所錄為文天祥所作《正氣歌》。此帖為新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