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禮碑書法作品欣賞

  顏勤禮是顏真卿曾祖父,顏真卿71歲撰書來紀念其曾詛父顏勤禮立的墓碑。此碑1922年在今西安社會路出土,螭首方座,高268釐米,寬92釐米。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顏真卿《勤禮碑》介紹

  《勤禮碑》此碑全稱《祕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上護軍 顏君神道碑》。顏勤禮是顏真卿曾祖父,顏真卿71歲撰書來紀念其曾詛父顏勤禮立的墓碑。此碑1922年在今西安社會路出土,螭首方座,高268釐米,寬92釐米。四面刻字,碑陽書字19行,陰書字20行,每行各38字。碑的左側書字5行,每行37字。右側的銘文已被磨去。1948年,《勤禮碑》被移存西安碑林。碑林中所藏顏碑,多因長期捶拓磨損,惟此碑出土晚,磨損少,字跡未失原來神韻,是不可多得的名碑。

  《勤禮碑》為顏真卿晚期代表作,整碑磅礴氣象中蘊含雅正之韻,有顏體一貫的以拙為巧、豐盈健美,但不像《多寶塔》那樣方正謹嚴,秀麗俊雅,也不像《麻姑仙壇記》那樣古拙中透露出幾分霸氣,相對而言,《勤禮碑》更突顯筆力沉著,結體寬博,雍容端正,筆勢相向而多內蘊,給人以莊重渾厚之感,——此時顏氏書風已完全成熟。

  《勤禮碑》的字形、筆劃特點:

  1.橫輕豎重,對比明顯。漢字有許多字都是由橫畫、豎畫,或者是以橫豎畫為主組成的。對於這些字,《勤禮碑》在結構處理上基本上是橫輕豎重,對比鮮明,形式俊美,使人想起了主幹粗壯,枝條細勁的蒼松。

  2.以縱取勢,內緊外鬆。《勤禮碑》體勢多取縱勢,這樣每個字看上去很緊密,但通過字內部的穿插、揖讓、避就、虛實等手法的運用,整個字形端莊、穩重,有一種廟堂之氣。

  3.字形方正,豁達端莊。顏字改變了欹側的結構,用較為端平的筆畫寫出。左右也基本對稱,字呈方形。它吸收了古代篆隸書法,以正面取勢,使人感到莊重正大,內涵巨集偉。

  4.雍容大度,寬博古蕩。雍容大度,寬博古蕩是顏體的藝術特色,也是其結構特點。圓筆中鋒的筆法;並列兩豎的相向,造成一種外拓的張力,有力度,動感強;捺畫的厚重等都是形成這一特色的重要條件。

  關於顏真卿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進士,遷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為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唐德宗時李希烈叛亂,宰相盧杞銜恨使真卿往勸諭,為希烈所留,忠貞不屈,被縊殺。顏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有正義感,從不阿於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顏真卿為琅琊氏後裔,家學淵博,工於尺牘。五世祖顏師古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年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顏真卿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巨集,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美譽。

  宋歐陽修評雲:“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莊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不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朱長文也贊其書:“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顏體書對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唐以後很多名家,都從顏真卿變法成功中汲取經驗。尤其是行草,唐以後一些名家在學習二王的基礎之上再學習顏真卿而建樹起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