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乙瑛碑書法作品精選

  漢隸經過秦時的濫觴、東漢章帝時的發展,至桓、靈帝時達到鼎盛。《乙瑛碑》就是漢隸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乙瑛碑對後世隸書的發展十分的重大。在隸書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乙瑛碑賞析

  漢隸經過秦時的濫觴、東漢章帝時的發展,至桓、靈帝時達到鼎盛。《乙瑛碑》就是漢隸鼎盛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碑刻是東漢開始盛行的一種刻石型別。東漢時期,統治者崇尚儒學,提倡名節孝道,盛行私立授受經學,社會上厚葬、樹碑之風興盛。

  《乙瑛碑》全名《漢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立,十八行,滿行四十字,無額。原存山東曲阜孔廟,現置曲阜碑苑。

  碑文主要記載魯相乙瑛上書請於孔廟置百石卒史一人,執掌禮器廟祀之事,桓帝準可,碑中刻有奏請設定百石卒史的公牘和對乙瑛的讚辭。因遴選的百石卒史為孔和,所以此碑又稱《孔和碑》。碑末刻有"後漢鐘太尉書,宋嘉佑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考鍾繇年代,乃後人偽託無疑,正如明代趙崡所言:"其敘事簡古,隸法遒勁,令人想見漢人風采,正不必附會元常也。"***《石墨鐫華》***

  此碑歷來印本有:藝苑真賞社珂羅版二種、有正書局石印陶齋藏本、文明書局珂羅版印王孝禹題記本、日本二玄社所輯本、日本清雅堂珂羅版印本等,其中,古物同欣社委託中華書局代印、王懿榮舊藏明中葉拓本為最佳。

  後人對此碑評價頗高。自歐陽修《集古錄》以降,迭經著錄,對後世影響很大。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雲:"文既爾雅簡質,書復高古超逸,漢石中之最不易得者。"與《史晨碑》、《禮器碑》合稱"三碑"。此碑對唐代隸書***如史惟則、樑升卿等***、明清隸書***如鄭簠等***以及現代的馬公愚、來楚生等都有重要影響。何紹基稱其"開後來雋利一門"***《東洲草堂金石跋》***。

  乙瑛碑是漢隸最興盛時期的典型作品,它除了具有漢隸在用筆結字等方面的共性外,還有自己的個性,即藝術特色。

  首先,從風格形態來說,乙瑛碑具有宗廟之美。其風格,既不像《石門頌》那樣豪肆,也不像《曹全碑》那樣秀潤,而是介於二者之間。它又比《禮器碑》多一分沉厚,比《史晨碑》多一份雄強。其用筆沉著厚重,結字端莊雍容,體現了傳統文化追求的一個向度,深具宗廟之美。正如清代方朔所言:"***乙瑛***在三碑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稱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王箬林太史謂雄古,翁覃溪閣學謂骨肉勻適,情文流暢,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不虛也。"***《枕經金石跋》***

  其次,從技法角度看,用筆方圓兼備,結字勻適調和,章法規矩合度。

  乙瑛碑是八分隸書完全規範化的極致,具備了漢隸的全副表現手法。其用筆不像《張遷碑》那樣多方筆,也不像《曹全碑》那樣多圓筆,而是多切鋒方筆入紙,頓筆圓轉出鋒,剛柔相濟。平畫表現最為明顯。作為漢隸最重要表現特徵的波碟畫顯明突出。

  其結字,筆畫排列勻整,近小篆之排疊布白,沒有大的鬆緊變化,字內空間較平均,筆畫向四周均勻排布,不像《史晨碑》和《曹全碑》那樣刻意突出長大的主筆畫。

  其章法如同許多漢碑一樣,橫成行豎成列,字距略大於行距。呈森然氣象。

  清代樑巘說:學隸書宜從乙瑛碑入手***《評書帖》***。乙瑛碑在漢碑中屬平正規範一路,適合初學。自乙瑛入隸,左可通雄肆一路,右可通雅逸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