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運郎酒收藏價值

  紅運郎酒具有飲後口不幹、不上頭的醬香型白酒特點。那紅運郎酒有收藏價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904年,四川人鄧惠川在二郎灘開設了絮志酒坊,採用回沙工藝,釀成回沙郎酒,並於1924年更名為惠川糟房。1929年,惠川糟房更名為仁壽酒坊,並在一度停產後於1938年重辦,恢復惠川糟房的名號。

  1933年雷紹清創辦集義糟房,按照茅臺酒的傳統工藝生產回沙郎酒,正式命名“郎酒”。當時郎酒聲名遠播,遠銷東南亞和香港各地。

  解放戰爭時期,兩家糟房皆散夥解體,郎酒一度絕跡。1957年,在原“集義酒廠”的基礎上,國營郎酒廠成立,郎酒廠集聚了惠川和集義的釀酒技師,並派人奔赴茅臺酒廠運回曲藥和配糟,按照傳統工藝恢復了郎酒的生產。

  郎酒的獨特口感與其傳統制作工藝及選料用水分不開的。郎酒的工藝為:高溫制曲、涼堂堆積、兩次投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釀、七次取酒、三年洞藏。郎酒的釀製水為“郎泉”,郎泉水甜美怡人,據稱清朝末年當地人開始用郎泉水釀製小曲酒,足可見郎泉水質適合釀造美酒。

  《中國名酒志》書中是這樣評價郎酒口感的:“酒液色清透明,醬香純淨,酒質醇柔、甘洌,口感似鮮果之甜潤酸爽、回味悠長,回香滿口。飲者心悅神怡,雖飲至微有醉意而不上頭、不口渴。屬醬香型酒,但獨有的風格極為顯著”。

  郎酒收藏注意事項

  徐州一家酒廠則推出了標價8000多元的“人生果酒”—白酒瓶裡裝著一個頗似孩童的果實,身子、眉目、嘴鼻俱全,還配有一個精美的雕花黃花梨禮盒。據瞭解,該收藏社收藏了10萬瓶陳年白酒,大部分來自於民間。“市民家裡有老酒可以找我們免費鑑定、估價,我們也做回收。”當記者質疑其高價、高檔包裝不符合國內的市場需求時,該廠負責人稱,這種“果酒”主打外銷市場,“我們要‘走出去’,向世界傳播中國的白酒文化,創新和包裝不能少啊!”

  通過研發新工藝,將大紅袍、金駿眉、鐵觀音、天山雪菊等名茶加到38度白酒裡,即是“茶酒”。不少酒企還推出了“跨界”新品種酒。如山西杏花村一家酒廠今年推出了 “茶酒”。老酒的最佳顏色是金色,此時既具觀感,又有收藏價值。”負責人指著一瓶金黃色的酒告訴記者,“你看,這是存了幾十年的郎酒。”一瓶1979年產的郎酒,現在售價5萬元,當年的價格在5元左右; 一瓶1979年產的白酒,如今能賣到上萬元,難怪老酒收藏越來越流行。一瓶上世紀90年代產的洋河普優大麴,現在市場價在1500元左右,當年的價格是3元錢;一瓶1992年遼寧產的虎骨藥酒現在市場價2000元,當面的售價也只需幾元錢。老酒收藏近年越來越流行,“投資及增值回報高是最主要的原因”。

  由於我們國家目前的投資渠道的不暢和睏乏,白酒收藏,尤其是知名白酒的收藏就成為了眾多投資理財愛好者的首選。上面我們提到的有關於郎酒的收藏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不過,渠道網還是想溫馨的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們,白酒收藏中的學問還是有比較深的,白酒收藏有風險,白酒收藏須謹慎!

  郎酒的歷史

  民國9年***1920***二郎灘惠川槽房***老槽房***採用大麴酒生產工藝,試製回沙郎酒。民國14年***1925***,經貴州茅臺榮和酒房酒師張子興指導,開始用茅臺工藝釀造回沙大麴,時僅一個窖池。民國18年***1929***改名仁壽酒坊,發展為三個窖池。一次投糧8萬餘斤,產品命名為回沙郎酒,簡稱郎酒。民國23年***1934***酒房解體停產。民國27年***1938***鄧惠川與莫邵成合辦成記惠川老槽房,恢復生產。***《古藺縣誌》283頁***

  即使處於春風得意,縱然遭遇雄關重挫,天下群英也總是戒驕戒躁,自強不息,奮勇爭先。早在清代一些文人雅士有感於此,經調查論證綜合研究,審慎選定品質絕佳、馳名中外的郎酒這一傳統名產,冠名“絕世風華”,將美酒美名一同奉獻給那些造福人民、豪情不拘的風流一代。這便是酒名的歷史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