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酒收藏價值

  中國老酒雖很值得收藏,但整個投資收藏市場還處於初期培育階段。那湖北老酒有收藏價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眾所周知,中國白酒通常沒有保質期。酒在存放過程中,會產生多種酯類物質,就是俗稱的“醇化”過程。各種酯類會產生各種特殊的香氣,但這種醇化是非常緩慢的,所以,白酒通常是存放時間越久越好。其中以純糧釀造的高度白酒最適宜久藏,低度酒和“勾兌”酒就不易久藏。

  白酒裝瓶出廠後,它內部所發生的變化就沒有大量窖藏或罐藏劇烈和快速了,而是在緩步地發生著變化,口味也由於長期沉存而更淳合、淨爽。因此在瓶中陳存30年的白酒也能飲用,且口味很好。這也成為眾多愛酒人士和投資者關注陳年瓶裝酒的主要原因。

  湖北老酒收藏發展前景

  多年來老酒收藏目前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品,誰家收藏了老酒,誰家收藏了几几年的老酒,都是需要我們拿出來比一比的,老酒收藏的目的有很多,但是不管你是為了自己品嚐也好,還是為了與友人共享也好,還是為了升值也好,你需要選擇一個靠譜的老酒,那麼單純的從商業價值上來進行收藏的話,這個問題就是首要的。那麼老酒收藏哪些最具有發展前景呢?藏源茂公司董事長兼湖北省收藏家協會酒文化委員會會長陳鐵錘先手有話要說。

  我們通常說的“中國名酒”是指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舉辦的全國白酒評優會評選出來的白酒,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各個地方生產的國家級金獎白酒。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共舉辦過五屆全國評酒會,共評選出國家級名優金獎白酒17種,也稱做“十七大名酒”,分別為:茅臺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丰酒、宋河糧液、沱牌麴酒。

  小範圍:八大名酒 歷屆評酒會以改革開放初期的1979年第三屆評酒會評選出的8種名優金獎白酒影響最大,這就是後來的“八大名酒”,包括茅臺、汾酒、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洋河大麴、董酒、瀘州老窖特曲。八大名酒收藏價值相對較高,其中又以茅臺酒和五糧液為重點。

  隨著時下酒精勾兌、塑化劑等因素影響,人們逐漸把目光投在老酒的收藏和品鑑上。以前,很多愛好者或普通大眾並沒有老酒收藏的概念,不知道國營渠道的酒還能保留到現在,也沒有機構和部門去對老酒做儲存和保護。隨著近幾年北京保利、歌德等幾家國內拍賣公司陸續開始大量拍賣老酒後,私人收藏家及藏源茂等專業老酒代藏店也開始頻繁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對年代酒、十七大名酒、八大名酒以及單品老酒的收藏趨之若鶩,使其熱度不減。

  酒文化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的產物,同樣具備收藏價值、升值空間、文化價值,還有飲用價值。首先,老酒的收藏價值是品質。老酒的年份決定品質,每存放一年,品質就上升一個臺階,但前提條件是該酒一定是好酒名酒。例如:80年到93年純糧釀造的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十七大名酒,這些酒不是以稀缺、稀少升值的,而是以酒原漿品質的上升,才具備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的。

  其次,老酒的收藏價值是文化。白酒是中國傳統與文化的象徵,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幾千年的歷史中,它是我們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幾千年來蘊涵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酒文化一直得以繼承和發揚。如今老酒的文化底蘊,更體現在人們從老酒裡品味出對特殊年代的獨特記憶、對生活成長的美好回憶,以及對某個年代的人文情懷。這些都是促使老酒收藏的熱度與日俱增的原因所在。

  再次,陳鐵錘談到了老酒和陳年白酒的飲用價值。比起新酒,老酒更體現出一種味覺的“斯享”。“斯享”的理解是隻有你自己喝了,品嚐到了,你才知道多麼美妙,那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給別人的,只有自己知道。每一瓶老酒的歷史和口感,豐富的程度,都遠遠超過現在的新酒。除了純糧釀造的工藝外,老酒的口感和層次也有不同,不同的年份,舉個例子,同樣是金箔酒,1993年的黃鶴樓金箔金運酒喝下去後會感覺一絲甘甜,口感不一樣,所以老酒和陳年白酒的飲用價值更是其特殊的魅力。

  酒類收藏,大抵可分為兩類,一為酒收藏,一為酒器收藏,相應的藏家,可戲稱為“酒友”和“瓶友”。在公眾眼裡,“酒友”的“檔次”似乎要高些,無論是酒質、年份、產地、歷史、度數、香型,都能如數家珍,尋根溯源,娓娓道來;而對於專職收藏酒器的“瓶友”卻感覺其專業水平不是太高,對瓊漿玉液研究不多,只對花花綠綠的酒瓶感興趣,純屬藏界“票友”。甚至認為,“瓶友”所為是捨本逐末,有“買櫝還珠”之嫌。然而,持這種想法的人,也許並未見識過真正的“瓶友”。

  湖北老酒收藏方法

  要想使老酒長期完好地儲存下來,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酒精度數、貯存環境,溫度、溼度、運輸、包裝等。其中包裝是長期儲存的關鍵。

  民國以前,中國的酒廠多為私營的作坊式,酒的容器大多為陶製的酒罈,由於產量不大,銷售以散酒為主,大多供應本地市場。成品酒以陶罐、陶瓶為主,也有瓷瓶,玻璃瓶的則很少。陶瓶、陶罐儲存酒時間長了一定會有滲漏,不易長期儲存,加之我國地大交通不便,異地存酒是很困難的。所以至今儲存100年以上或者60年以上的陳年酒絕大多數是散裝酒,均來自酒廠的酒窖。

  分裝酒類的容器價效比最好的也是玻璃瓶,世界上大多名酒至今沿用最廣泛的也是玻璃瓶。名酒中可查到的汾酒玻璃瓶使用得最早,瀘州老窖也很早就採用了玻璃瓶,茅臺一直沿用當地產的上過釉的土陶瓷瓶,1966年以後才使用乳白玻璃瓶至今。

  那時候瓶裝酒的封口,主要是油紙、軟木塞外封塑料包皮***賽璐珞皮***,或者鐵蓋,或鐵蓋外包塑料皮。後來,又有使用螺旋塑料蓋、螺旋金屬蓋或塑料蓋再包皮封口。這些封口方式以及封口製作工藝,即使在特意儲存的情況下也不能保證瓶裝酒不發生揮發、滲漏等現象,但還是有較多數量瓶裝酒完好地儲存至今。灌裝時“碰巧”瓶口和封口咬合得很“準確”,又“碰巧”遇到了適當的儲存環境,一瓶酒被完美儲存下來是極有可能的。

  但是,與其當年的銷售量和多年的消耗量相比,被完整儲存下來的老酒幾乎是“百里存一”甚至“千中存一”。所以,白酒收藏,酒滿品好的才有最高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