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茶文化的論文

  相比中國和日本,英國雖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飲茶歷史,但英國文學家卻對茶葉有著深厚的感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茶文化中英國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

  摘要:

  茶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物質形態,它有其自身的融會性和傳播性。通過茶文化我們也可以探尋許多更加廣闊的文化領域,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取向也可以從中窺探。英國,作為一個歷史、文化都十分悠久的國家,與其他的歐美國家有本質性區別。它不僅有博大且厚重的文學沿襲,在茶這一文化領域上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內涵。本文就從茶文化這一領域來縱觀整個英國向上的文化價值取向。以英國茶文化的源流以及其在英國的發展為切入點,著重論述了茶文化中體現的英國文化向上價值取向,並最後分析了向上的文化價值取向對英國文化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

  茶文化;英國文化;價值取向

  從古至今,英國這個民族就有自己文化傳統,重視禮儀,崇尚高貴,雍容華貴的氣質相比於其他的歐美國家就顯得要濃正、渾厚得多。其有深厚的文化沉澱和久遠的歷史積累,且造就了英吉利民族與生俱來的自信和氣度。一般而言,一提到茶,或者是茶文化,第一反應都會想到中國。毋庸置疑,中國是世界茶文化的源頭和鼻祖,其茶葉歷史悠久,茶文化內涵博大精深。但事實上英國卻是將茶文化演繹得最為優雅的國度,並且逐漸形成了一種向上的價值取向,從茶文化為***,我們可以對英國的文化價值取向進行深探。英國的茶文化是何時從中國傳播到英國,而又是經過怎樣的變化才形成英國自己的茶文化傳統?

  1英國茶文化的源頭及其在英國的發展

  茶起源於中國,而英國的茶最早也是從中國傳入。1657年,英國從中國引入茶,從此英國便開始有了茶,而茶也正是登上了英國飲品的大舞臺,併為英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拉開了序幕。因為英國沒有原產的茶,在中國茶葉傳入英國後,茶葉就變成了一種十分珍貴的飲品,只有皇室或者是貴族才有資格享用茶。在茶傳入英國期間,很多人對於茶葉在英國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葡萄牙的皇室公主嫁給英國王子查理二世之後,對於從中國傳來的茶文化非常的熱衷和喜愛。她不僅酷愛飲茶,同時對於飲茶的茶具也是十分的考究。她自己私藏了許多珍貴的茶葉,費勁心思收集茶葉和茶具,甚至不惜漂洋過海,訪問萬里之遠的中國,遍尋名貴的茶葉和獨特的茶器,這在英國的皇家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此外,她不光自己飲茶,享受茶文化帶來的獨特趣味,而且她還大肆宣揚飲用茶的好處和自己在喝茶過程中所體驗到的身心益處。同時也極力向社會各界宣傳茶的養身功效,既可以延緩衰老,也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可想而知,連王妃都如此推崇備至的茶,甚至將茶作為日常必備飲品,而看到王妃在飲用它時所獲得的諸多好處,那麼無論是皇室裡的成員,還是各個貴族層面都會掀起一股名人效應。都會爭相追捧,所以茶文化就得到了相當顯著和極為迅速的發展和傳播。事實上,除了皇室的查理二世的王妃對茶如此推崇之外,還有一位偉大的女性也為英國的茶文化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公爵夫人安娜瑪利亞,她時常邀請貴族圈層的夫人小姐一起在下午時分去參加她設的小型宴會,在宴會中主要以茶為主,貴族的婦人之間還可以一邊喝茶一邊休閒的聊天,討論自己的生活,非常舒適愜意。從此便慢慢的有了這個下午飲茶的傳統和習俗,在英國的貴族圈子,女性漸漸的將這個習俗定位成一個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所以經過不斷的沿襲和發展,聞名世界的“下午茶”便開始了,由此從英國到世界的許多國家就開始有了下午茶的這一習俗和愛好,這就是茶在英國的起源。在茶傳入英國的初期,茶的飲用人群還只是在皇室和貴族這一領域。因為英國所飲用的茶只是從國外進口,英國沒有原生的茶樹,直到英國人在印度發現了茶樹,這一發現直接引發了茶文化在全國大範圍內的飲茶熱潮。

  2茶文化中體現的英國文化向上價值取向

  英國人在印度發現的紅茶樹後,茶文化在英國得到迅速的傳播和發展。同中國全民飲茶的方式不同,在英國,飲茶文化並不是全民範圍內的一種平民生活方式,而是在貴族中最受歡迎的一種生活方式。英國人偏好的茶葉種類並非中國傳統的綠茶。事實上,英國人普遍喜好飲用紅茶,同時也對奶茶情有獨鍾。由於綠茶的味道比較清淡,這與英國人的口味不符合。紅茶的味道相對於綠茶就十分的濃郁,比較符合英國人的口味。就傳統而言,在英國的茶文化中,皇室、貴族階級以及平民百姓皆有喝茶的習慣。最開始,飲茶文化只是在皇室和貴族的生活圈子中較為盛行,由於貴族大肆地宣揚飲茶的好處,飲茶文化在英國也漸漸成為上層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民眾也因此大力追捧茶文化,進而在英國社會中引發了飲茶熱潮,茶文化成為了一種較為時尚的文化元素,這在某種意義上就體現了英國文化中的向上價值取向。所謂“向上價值取向”,就是英國民眾普遍的喜歡和熱衷於追捧上層社會的生活習性以及各種風尚,以此來滿足自身的一種價值需求。這種現象在英國較為常見,而在茶文化這一領域則體現得尤為明顯。起初,上層貴族或者是皇室中的王妃們飲茶,民眾們也會爭相效仿,並追捧茶文化。任何一件事,只要是上層貴族們所崇尚和熱衷的,那麼必然會在民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名人效應”尚且如此,更何況“皇室效應”。這也體現了民眾對於強權或者是霸權統治的迷戀,對於皇室文化的盲目崇拜。飲茶這一新習俗,興起於皇室貴族,並逐漸在民間廣為流傳,民眾通過沿襲皇室傳統來顯示自己對於上層社會以及貴族生活的認同與嚮往,從而導致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逐漸演變為英國國民的文化意識常態。英國的女性喜歡模仿研究女王和王妃的穿衣風格與生活習慣,比如他們穿什麼樣的衣服,用什麼樣的包包,留什麼樣的髮型,都會受到民眾特別的留意和關注,並且很快就會在貴族婦人或者是小姐之中流傳開來。也就是說,在貴族圈層所流行的事物會被民眾所效仿,從皇室到貴族,再從貴族到平民,這樣向上的價值取向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又普遍的文化價值觀。這種向上的文化價值取向,間接導致了皇室或者貴族圈層對其更加專制的領導和統治。

  3向上的文化價值取向對英國文化產生的影響

  異常熱衷於向統治者學習,嚮往於上層文化、追捧於貴族生活體現了民眾對於皇室權威或者貴族統治的膜拜之情,這是一種對於地位權勢以及霸權統治的極端崇拜。十九世紀,工業文明席捲整個英國,英國工業空前的強盛,簡而言之,英國的經濟得到迅猛的發展,資產階級迅速崛起,皇室力量卻因此而削弱,其影響力和權威性也大不如從前。而自英國的政權正式確定為君主立憲制後,英國王室存在只是作為一個象徵英國國家的標誌,其權力已經名存實亡,但是英國的民眾對於皇室依舊是充滿尊重和敬仰。畢竟英國的皇室作為一個象徵,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英國的傳統文化,代表了英國的人文精神。英國經歷漫長的歷史所演變而來的文化內涵都在英國古老的皇室文化中得以孕育而生。所以英國向上的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英國民眾對於本民族文化的信仰,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傳承著本土民族文化。通過不斷地接近上層貴族,體味其文化意蘊,定位文化價值取向,展現的是英國整個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飲茶文化中折射出來的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也會帶來一些弊端和文化陋習。在已經越來越衰弱、醜聞越來越多、各種噱頭越來越多的英國皇室,民眾依舊對他們還持以一種崇敬和愛戴。英國的財政除了用於國民的基本花費之外,還要動用一筆非常龐大的數額去供養一個奢華的皇室。但是,民眾對它依舊報以最大的熱忱,將其當作神一般的信奉。例如,皇室成員舉行婚禮會引發全民熱潮,會造成各種擁堵,會引發全民的關注。再如,王妃生了公主或者是王子,那麼這一天在英國必然會普天同慶。這樣一種盲目向上的文化價值,會導致民眾整日沉溺於皇權政治和霸權地位,而造成其對一些真正的平民化的文化感受的缺失。一味的專注於上層文化的風尚,缺乏對自身生活的關注和發現。一味地以所謂的統治階層為風向標,學習和模仿,這些領域的文化生活,會造就一種文化多元性的流失和蛻變。無論何時對於生活我們都應該是最有感悟的人,對一些美好的、有價值的東西也應該去探索,從生活本身去發現。如果只是一味地文化向上,那麼文化就會變得單一而民眾也會整日都沉溺於模仿追風之中,對於上層生活的追捧進而失去自我。英國文化中向上的價值取向,已經成為沿襲的傳統,當然,它有它獨特且傳統的美麗,但也有其存在的現實弊端。

  4結語

  本文以茶文化為視角,從茶文化在英國的出現、發展以及傳播為切***,對英國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進行了深入分析。英國的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是英國民眾從久遠的時代就開始沿襲的。很顯然,這種價值取向體現了英國民眾對於文化象徵的傳統貴族式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同時也表達了對其特有的皇室文化的尊重;這種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也體現出了對霸權文化和統治政權的熱烈追捧,這事實上會影響到社會文化發展的軌跡,原因在於,過分追逐文化向上的價值取向,必然會造成社會文化的單一性。

  參考文獻

  [1]閻照祥.英國階級屬性等級的演變[J].史學月刊,2005***5***:91-98.

  [2]馬曉俐.茶的多維魅力———英國茶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08.

  [3]陳彬藩,餘悅,關博文.中國茶文化經典[M].光明日報出版社,北京.1998:42-48.

  [4]樂素娜.中國茶文化在東西交流中的影響———以英國茶文化為例[J].茶葉,2011,37***2***:121-122.

  [5]包婉玉.中英茶文化的內涵———從物質、精神、語言三個層面來看茶文化的內涵[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3***25***:192-192.

  2

  淺析英國茶文化與英國文學

  摘要:茶葉芳香滿英倫。英國茶文化是英國文化的標誌性特徵之一,具有高貴優雅的氣質,並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本文以“英國茶文化”為研究主題,簡要介紹了英國茶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內涵,以及茶文化對英國文學的影響,展示了文人大師筆下的茶魅力。

  關鍵詞:英國 茶文化 文學 影響

  1848年,東印度公司皇家植物園溫室部主管羅伯特・福瓊來到中國,他將茶樹種子放入一個用特殊玻璃製成的行動式保溫箱中,偷偷地帶上了從中國開往印度的輪船,由此千萬株以上的茶樹苗在印度生根發芽,繼而形成了大規模的茶園。茶葉傳入歐洲後,並沒有像咖啡和可可那樣受到過多的歡迎,直到它進入遠離歐洲大陸的英倫三島,竟然奇蹟地掀起了飲茶的風尚,並由此產生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英國的茶文化。

  一、英國茶文化的主要內容

  英語中有Teatime一詞,指的就是佔據英國人l/3生命的飲茶時間。英式紅茶更是以名目繁多、內容豐富聞名於世,其主要的內容包括:

  1.英式早茶

  英國人在晨起時要飲“早茶”,又名“開眼茶”,即Earlymorning Tea,有時在早茶之前還會有“床頭茶”,即清晨一睜眼靠在床頭就能享受的茶。而早茶主要是以紅茶為主要飲料,是英國當家招牌茶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集濃郁和清新於一體,色澤和口感都相當出色。正統的早茶要精選阿薩姆、錫蘭、肯亞等地紅茶調製而成,因此早餐茶的口感來自錫蘭、濃度來自阿薩姆、色澤來自肯亞,可見英國人的早茶還是相當講究的,最適合早上起床後飲用。

  2.英式上午茶

  這是最不為外人所知的英國飲茶習慣,又稱為“公休茶”,大約持續20分鐘。英國人在上午1l點***亞洲時間上午10點左右***,無論是空暇在家享受生活的貴族還是忙碌奔波的上班一族,都要在這一時間休息一會兒,喝一杯茶,他們稱之為elevens,即早上十一點時的便餐,所以上午茶可以看成是英國人工作間隙的一種很好的調劑方式。總體說來,上午茶由於客觀條件的約束,不可能很繁雜,所以成為英國茶中最簡單的部分。

  3.英式下午茶

  英文名稱Afternoon Tea,這其實才是真正意義英國茶文化載體,英國茶正是憑藉其內涵豐富、形式優雅的“英式下午茶”――紅茶文化享譽世界,“英式下午茶”更是成為英國人典雅生活的象徵。下午茶的專用茶源是大吉嶺茶、伯爵茶、火藥綠茶或者錫蘭茶等傳統味的純味茶,若是選擇奶茶,要求先倒入牛奶再放茶水。

  正統的英式下午茶的禮儀十分講究。首先喝茶的時間應該是下午四點鐘;其次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必須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第三,在茶會中通常是由女主人著正式服裝親自為客人服務,非不得以才讓女傭協助,從而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最後就是下午茶的點心了,通常是用三層的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甜烙餅***、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並且一定要是從下至上的往回吃。

  二、英國茶文化的內涵

  1.從藥用價值到飲品文化

  茶傳入英國時,茶的賣點在於它的藥性。因此,當時在英國出售的中國茶是一種神奇的、包治百病的藥物。1699年,一位名叫歐靈頓的牧師寫下一整篇論文論及自然與茶葉的品質。文章中,他充分肯定了茶在治療糖尿病,膽結石,尿路結石,腎結石,水腫,視力虛弱等方面的良好功效,並一再推薦每個人都要喝茶以取代酒,他認為飲茶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同時心情愉悅,是一種享受型的飲料。

  當“紅茶皇后”――葡萄牙的凱瑟琳公主於1662年嫁給英王查理二世後,茶與茶道開始在英國推廣,中國茶逐漸由具有藥性的植物轉變為時尚生活的象徵,英國的上流社會將其演變成為一種具有異國情調和奢侈性的生活方式。“茶”開始作為一種飲品活躍起來,即使高昂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卻依然有著固定的市場和消費群。

  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隨著英國殖民貿易的擴大,海外茶源地不斷增加,英國進口關稅也逐年遞減,茶葉終於從奢侈品的位置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伴隨消費階層下移,英國人對茶的消費方式也發生巨大轉變。英國人非常有創意的在紅茶湯中加入糖、牛奶和蜂蜜,有時候甚至是加威士忌、黃油和雞蛋等更奇怪的東西。在茶水中加入其它物質,是茶消費的一次改革,茶因此變得更加實用。而英國人對中國茶的變革也完成了茶在引進後的本土化,飲茶因此更加普遍。1750年前後,茶已經成了英國中產階級黃油烤麵包的慣常早餐中不可或缺的飲品。

  2.高貴典雅的休閒文化

  一個多世紀間,茶几乎變成英國的民族飲料。從17世紀最初的藥品開始,到了18世紀已然成為一種全民消費品。消費社會的繁榮反過來提高了飲茶的格調。18世紀,英國社會出現了專門消費茶飲料的茶園,出現了飲茶必需的服飾與器皿,甚至誕生了茶舞這樣的藝術形式。

  真正意義上的英國茶文化誕生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發明意味著飲茶擺脫了簡單的飲食文化地位,逐步成為一種高雅生活的代名詞。而成為休閒文化後,飲茶也反過來促進英國社會的消費模式和社會價值觀發生新一輪的改變。

  英國下午茶是最華麗、最精緻,也是最奢侈的飲食方式。在英國的下午茶活動中,對環境的要求極為嚴格,必須能體現英國式的高雅文化與自然生趣之間的緊密結合。同時,下午茶一定選擇的是高檔茶葉,茶具和餐點也有明確的規範。這種系統化的要求代表了一種更高階的文化形式地產生――不是單純解決溫飽的手段,而是綜合了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的生活方式,也成為社會娛樂的重要手段之一。

  3.考究繁複的英式茶道

  英國的茶藝是英國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英式茶道是茶藝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是可以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的。茶藝與茶道結合,才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能真正體現英式茶道精髓的也恰恰是英國人對於茶具的要求和基本禮儀的講究。

  同時,除了有嚴格的品茶規範,英國茶文化對於品茗的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英國人崇尚的是貴族式的優雅生活,下午茶會是品判個人文化修養的社交場合,同時也是研習社交禮節、展示紳士淑女風采的最佳途徑。男人們穿著正式、大方得體,茶具都是輕拿輕放,以保證茶室內的安靜;女士們談吐優雅、舉止從容,有人從身邊經過都會很有禮貌的微微挪動身體並且報以微笑。在一個正式的下午茶會上你可以充分感受英國人的文學氣質和個人修養所帶來的衝擊。

  因此除了茶藝和茶禮的內容,英國的茶道還體現在英國的文化中,而這才是一個國家真正具備“茶道”的理由。英國所特有的下午茶文化是英國民族精神的體現,英國人標誌性的優雅、高貴完全濃縮在這個民族考究華麗的茶道中,即使歷史的輝煌早已不在,但是凝聚在茶文化中的那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對傳統的追憶,已經深入英國人的血液,無法抹去。

  三、茶文化對英國文學的影響

  相比中國和日本,英國雖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飲茶歷史,但英國文學家卻對茶葉有著深厚的感情。茶在英國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逐漸融入英國文化,之後與英國文學有機結合,成為許多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茶葉帶給英國文學家一種全新且豐富的創作主體。

  1.茶與詩歌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濟慈在詩歌中描寫情人們等待喝茶的情景:一點一點地吃著烤麵包,在嘆息聲中等待茶涼。拜倫稱茶為“中國的淚水”,他“為中國之淚水――綠茶女神所感動”,自然也是飲茶族中的一員。據《拜倫傳》記載,即便是在前往希臘參加武裝鬥爭的時候,他也保持著飲茶的習慣:“早上一起床,他就開始工作。然後喝一杯紅茶,騎馬出去辦事。回來後,吃一些乾酪和果品。晚上挑燈讀書。”當然,紅茶並不是他的唯一,在提到中國茶時,他往往提到紅茶和綠茶兩種型別:

  我竟然

  感傷起來,這都怪中國的綠茶,

  那淚之仙女! 她比女巫卡珊德拉

  還靈驗得多,因為只要我喝它

  三杯純汁,我的心就易於興嘆,

  於是就得求助於武夷的紅茶;

  真可惜飲酒既已有害於人身,

  而喝茶、喝咖啡又使人太認真。

  同時期的著名詩人雪萊在1820年所作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長詩,“致瑪麗亞・吉斯伯思”***Letter to Maria Gisbome***中寫道:

  那藥師醫士抱怨的飲品,而我

  會不顧勸誡大口痛飲,當死神來臨

  我們將拋幣決定為飲茶而死誰第一。

  2.茶與散文

  茶葉是聖潔的,散文是優美的,那麼茶葉和散文的相融會是什麼樣呢?英國散文中留給我們的是愜意的,悠閒的、美妙的飲茶記憶。《四季隨筆》,原名《亨利萊克洛夫特的一生》***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是喬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敘述的是隱士亨利・萊克洛夫特醉心於書籍、自然景色和回憶過去的生活,作者記錄了下午茶和茶會的時間、人物、禮儀等景象,抒發自己對茶和家庭茶會氛圍的感情和觸動。

  “我一天的光明時刻之一,便是下午散步後稍稍疲倦了回來,脫掉靴子,換上拖鞋,將戶外的上衣掛起來,換上舒服、家庭常穿的短衣,坐在深深的軟扶手椅上,等著茶盤,或者在喝茶的時候,這些是我最為享樂安閒的感覺。隨著茶壺的出現,濃郁的香味飄然吹進我的書房裡面,多麼美妙啊。第一杯帶給我心中怎樣的安慰,以後則怎樣從容不迫地啜飲啊;在寒冷的雨中散步之後,它帶來的是怎樣暖熱啊!同時看著我的書籍和圖畫,安然品位著擁有它們的幸福。我看看菸斗;或者我帶著似乎有所思的神氣,準備裝上菸葉。事實上,菸葉再沒有在茶後――它自己便是溫和的感性人的東西一一那樣安慰人,那樣暗示富於人情味的思想了。”

  3.茶與小說

  茶葉到達英國之後,不僅僅是“繆斯之友”,“眾神的甘露”或詩人的靈感源泉,也受到許多小說家的追捧。據說,“飲茶覆蓋了幾乎所有英語的小說”。此言雖說有些誇張,但事實也足以證明,英語小說中充滿著茶香和茶文化。

  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中,茶字一共被使用的次數多達86次,數量遠遠超出其它作品。狄更斯描寫的關於“禮拜堂戒酒聯合會布瑞克大街分會”的一次月會情景,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當主人公維勒先生看到他們能喝下如此大量茶水時,驚訝得目瞪口呆。文中描寫不僅表達了當時人們對於戒酒運動的高漲熱情,而且肯定了茶葉在英國戒酒運動中的特殊作用。

  四、小結

  茶不僅是一種飲品、食品,也是一種藝術品,更是一部文化史、醫學史和文學史。透過茶,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藝術、文化和文學等。茶葉從東方到西方,從中國到英國,經歷了坎坎坷坷,猶如人生的成長過程,最終日漸成熟。在英國,茶最初是“藥品”,隨後上升到貴族的奢侈品,最後才成為必需品國民飲料,進而演變成當今風靡世界的紅茶文化。這一過程雖然漫長但是卻增添了英國曆史、文化、社會等多方面河流中的美麗。

  參考文獻

  [1]李榮林.茶葉傳歐史話[J].農業考古,1992***2***.

  [2]陳文懷.歐非茶市及茶文化見聞[J].中國茶葉,2001***3***.

  [3]劉勤晉.茶文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4]辜振豐.英國紅茶文化的光與影[J].農業考古.1999***4***.

  [5]郝賽麗.英國人的飲茶風俗[J].中國茶葉.1998***6***.

  [6]周景洪.英國茶文化漫談[J].武漢冶金管理幹部學報.2007***6***.

  [7]賈雯.英國茶文化及其影響[D].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08:

  [8]馬曉俐.茶的多維魅力――英國茶文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8:

  [9]Peter Beryle.The Etiquette of an English Tea[M].Great Britain:Copper Beech Publishing.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