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茶文化的關係

  既然茶文化包含中國傳統文化,因此茶文化也就可以體現中國的國民性,即國民思想政治。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中國茶文化發展國人思想政治的必要性

  公共意識淡薄

  中國著名學者費孝通指出,中國傳統的“差異格局”目前仍在影響中國國民的思想政治。外加市場經濟的影響,使得中國國人的公共參與意識不斷缺失,自我意識不斷膨脹。現實生活中,國人公共意識淡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受個人自我利益驅動的影響,多數國人將個人利益看得過於重要,群體觀念淡薄,缺少國家感、缺少使命感;其次,多數國人自治能力缺失,公共場合不能自覺維護公共秩序;最後,自我防範意識較強,相互之間缺少信任感,不關心他人境遇,對公共事務缺乏關係。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只有重德,提高國人的道德修養。

  人格精神欠缺

  人格精神欠缺一直是中國部分國人的劣根性表現。現代社會,這種劣根性依然存在,並且表現出獨特的時代特徵:

  ***1***人生價值及理想的迷失。這主要表現在缺少追逐價值的勇氣,自己的生活往往不能做主,而是依靠他人,要求他人為自己的生活指明方向,生活態度更是模仿他人,容易屈服於他人的世界觀及生存方式。當前,中國夢是國家思想建設的主線,這一主線反映出當前國人缺少自我理想,追求自我生活的現狀。

  ***2***自治能力不足。這主要表現為自我約束能力下降,無法進行自我評價。社會發展最需要的是可以進行自治的個體,並可以按照社會法規及道德規範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並進行自我個體管束,以保證個體具有獨立的人格。但現實生活中卻普遍存在個體自制力缺失的情況,如班級管理中,自治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自覺地遵守班級秩序,可以獲得較大的自主性;而一些不具備自治能力的學生,則需要代表權威的教師或班幹部進行管束,其最終結果是導致學生對權利的過度盲目崇拜。此外,由於自治力缺失,導致國人法律觀念淡薄,無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及人格尊嚴,還無法以法律武器規範個人的行為,導致社會秩序紊亂。這種現狀的改變,需要國人具有一種求和精神,天人合一,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中國茶文化對國人思想政治的發展

  凸顯國人思想政治的重德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茶文化開始盛行。茶文化的盛行是為突出國民的精神境界,即示儉。唐代,中國茶文化開始進入大發展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世人稱為茶聖的陸羽。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指出,茶性節儉,最宜德行精儉之人飲,這就要求茶人應當具備勤儉節約的美德,並積極遵守這種美德。唐代以詩聞名於世,其茶詩也存世較多,這些茶詩也多描述品茶所得的境界。也正是通過對茶詩優美境界的描述,國人那種重德、追求完美的性格才得以凸顯。而後宋元明清四朝的茶人也繼承了前期茶人重德、追求完美的茶德,對茶的讚美也不絕於耳。如蘇軾曾做《葉嘉傳》,傳中蘇軾詳細闡述了茶的品德,其用意則是借茶抒意,表明作者對完美人格的嚮往和追求。另外還有許多關於茶的詩篇,正是在茶的境界中體現了國人的國民精神追求。

  凸顯國人思想政治的求和

  茶本身就是一種中正之物,品茶則可以實現人的心情的平和,消除人的煩惱。在中國,茶文化異常繁榮,中國國人也特別愛飲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品茶會給人一種平和的享受,使人放鬆身心。晚唐茶人裴汶在《茶述》中指出,茶本性精良,味道純淨,具有消除煩惱之功效,可以幫助人實現中和。鑑於此,中國國民多喜愛品茶,並在品茶中求和。中國人的求和並不僅體現在上述言論中,更多的是體現在飲茶、品茶的感受中。茶聖陸羽以《茶經》名聞於世,這本論述茶的經典的核心則是對天人合一的孜孜追求,以求達到人與自然環境的合一,人的精神與肉體的合一。縱覽中國曆朝歷代的茶著作,其基本精神均是國人對天人合一、超凡脫俗境界的不斷追求。

  凸顯國人思想政治的雅與靜

  從本質上來講,中國的茶文化也是一種審美文化。這種審美文化,並不僅僅源於茶的外形美、茶藝的美,更源於中國國人思想政治中的雅與靜。在雅、靜的自然山水中,在人為的具有雅、靜的環境中品茶,享受品茶帶給人們的一種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感受,進而顯示出中國國人思想政治中的好雅、好靜的國民性格。縱觀歷朝歷代的關於茶的論著,其闡釋的品茶的環境均是山、水、雲霧等,這些環境的共同特徵就是雅與靜,不能不令人沉醉,是一種超脫的美。幾千年以來,中國國人尤其是中國文人,尤其喜歡這種品茶的美。如在室內品茶,則必須營造這種雅與靜的具有山水特徵的環境。唐代品茶多在室外環境中進行,宋代品茶則多在室內進行,並注重品茶環境的營造。宋代詩人吳自牧在《茶肆》對當時杭州的茶肆進行了全面的描述,指出列花架以裝飾門店,並將奇異之物安放在花架上。明代關於茶的論著則多是對室內品茶環境的論述,及對自然山水環境的追求。如許次紓在《茶疏》中指出了最適宜飲茶的環境,窗明几淨、輕陰微雨、小橋畫舫,這些環境均是既雅又靜,且有山有水。

  凸顯國人思想政治的堅忍與剋制

  現代作家林語堂曾說過,一壺清茶便可隨遇而安。一句隨遇而安,不僅突出了中國國人的性格,更突出了中國文人的性格。儒家思想的引導,中國國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並不斷追求這種己任,其中尤以中國文人最為突出。但芸芸眾生,能到達這種境界的畢竟是少數,即便順利入仕,也常會有不如意的事情。面對現實的挫敗,道家的無為、堅忍、剋制思想就成為中國國人的政治思想的調節劑,且這種政治思想在茶文化中表現的尤為明顯。中國國人尤其是文人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經常沉湎於品茶,以茶作陪,堅忍並剋制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得益於中國國人面對人生挫折且無可奈何之時尋求心理安慰的過程,因此可以說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國人政治思想的外在表現形式。茶聖陸羽的一生是充滿挫折的一生,但是他仍然可以持續堅忍,並剋制自己的慾望,同時以茶為伴,最終寫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經典的茶著作———《茶經》。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多數茶著作都是經過此過程產生的,如明朱權的《茶譜》。靖難之役後,朱權被改封南昌,仕途失意。但朱權並未醉心於極端宗教,而是在鬱然茂盛的茶園中品茶,由此化解自己內心中的憤怒,強迫自己絕塵於世,最終造就了《茶譜》一書,對中國後市茶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中國歷史中眾多的茶著作,多數都是中國文人所做,且創作背景均是在人生不如意,以茶尋求安慰時所做。唐代著名詩人盧仝,如果人生得意,就不可能有《七碗茶詩》流傳於世。宋代詩人蘇軾,如仕途得意,也就不會有《葉嘉傳》流傳後世。正是中國這些文人的人生的無奈,才能使得他們醉心於品茶,並豐富了茶詩,豐富了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與儒、釋、道的關係

  中國獨享蜚聲遐邇的名茶,歸以類別為:紅茶、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還有黑茶。其中,烏龍茶中被譽為臺灣茶中之聖的當屬“凍頂烏龍”,由於烏龍茶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沖泡後湯色呈柳橙黃色、清香近似桂花香,有喉韻沉香之稱。夏宮餐廳的袁廚師長就是用此茶烹製出“凍頂千層豆腐”和“凍頂琵琶翅”等美味佳餚。四月是喝鮮茶的季節,也是吃“茶食”的季節。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的原產地。中國人對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挑夫販夫,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人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已深入人民各階層。同樣少數民族也好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 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

  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於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後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於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後期出現了許多茶人。

  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係。在政治家那裡,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裡,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宮廷茶文化的出現,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間鬥茶之風的興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為點茶法並講究色香味的統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現泡茶法,為飲茶的普及、簡易化開闢了道路。宋代飲茶技藝是相當精緻的,但很難溶進思想感情。由於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數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與相關藝術融為一體的過程。像徐鉉、王禹 、林通、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黃庭堅、梅堯臣等文學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詩人有茶詩,書法家有茶帖,畫家有茶畫。這使茶文化的內涵得以拓展,成為文學、藝術等純精神文化直接關連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進新居,左右鄰居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這時,茶已成為民間禮節。

  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製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裡,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

  中國茶道思想融合了儒、道、佛諸家的精華而成,其中儒家思想是主體。儒家思想不僅是封建產物,但作為一種精神思想,在不同朝代的應變、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生命力。他的特點便是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儒家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為前提。清醒、達觀、熱情、親和與包容,構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歡快格調,這既是中國茶文化的主調,也是與佛教禪宗的重要區別。儒家茶道是寓教於飲,寓教於樂。在民間茶禮、茶俗中儒家的歡快精神表現特別明顯。而道家倡導清靜無為、天人合一,主張重生、貴生、養生。而茶採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正與其天人和一的思想相吻合,將其融入茶道中形成了中國特有的道茶流派。體現了人與大自然“物我玄會”的哲學精髓!

  中國茶文化總的思想趨向是熱愛人生和和樂感的,而佛教精神強調的是苦寂。佛教作為外來文化,自漢代傳入中國。當時被宮廷、貴族用來祈福、祈壽、求多子多孫或保國家安寧。佛人飲茶最早是在晉朝。南北朝事,佛教被統治者用來麻醉老百姓。作為統治術,此後歷代皇朝都樂於利用,佛教因此發展,並出現不同學派體系。佛教禪宗主張圓通,能與其它傳統文化相協調,從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發展,並使飲茶之風在全國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進“清靜”思想,茶人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己與山水、自然融為一體,在飲茶中美好的韻律、精神開釋。在茶中得到精神寄託也是一種“悟”,說飲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中國“茶道”二字首先由禪僧提出,這便把飲茶從技藝提高到精神的高度。唐宋佛寺常興辦大型茶宴。茶宴上,要談佛經與茶道,並賦詩,把佛教清規、飲茶談經與佛學哲理、人生觀念都融為一體,開闢了茶文化的新途徑。在民間茶禮方面,朝廷茶儀難以效仿,禪院茶禮容易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佛教的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