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葉片種植技術

  多肉植物大部分生長在乾旱或一年中有一段時間乾旱的地區,每年有很長的時間根部吸收不到水分,僅靠體內貯藏的水分維持生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配土。葉插的配土,建議使用1-3mm的顆粒加泥炭混合,顆粒不用太複雜一種就行。赤玉、鹿藻、珍珠岩、河沙等等。這些顆粒在植物生長中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增加植料的排水透氣性。記住要1-3mm而不是較大的顆粒,是為了避免新的根系在生長過程中遇到較大顆粒出現僵苗的情況。

  2、取葉。提前一週斷水,讓葉片中的水分不要太飽滿否者就會出現葉片被扯傷扯斷的情況。從植株上取下葉片是一個細緻活,葉片取下會成一個月牙形,根和新的植株會從月牙的中間長出新的個體!我們也把月牙的中間叫做生長點。在葉片被取下來後需要進行晾晒,讓其傷口迅速的癒合,一般在三四天後就就可以把葉片插在土裡。

  3、插葉片。將生長點一邊淺淺的埋在土裡面,埋在土裡面是為了在葉片長出新根後馬上能扎進土裡吸收水分和養分,同時也避免新長出的根直接暴露在太陽下,由於新根很微弱,可能被大的太陽一晒就會失乾枯失去活力。淺淺的是為裡避免插得太深影響新的個體的形成,降低只長根不長芽的情況。

  4、管理。葉片插好後出根之前應適當遮陰,避免陽光的直射,放在明亮通風的地方最好,在根沒長出來之前,少量的噴霧增加空氣溼度促進長根。多肉葉片扦插在長出根之後扎進土裡面就可以加大給水量,和增加光照,讓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和養分,在長出新的植株後在保證通風良好的情況下,給水的原則就是土幹就給水,給水就給透。

  5、移盆。在等待幾天後,根從葉子里長出來以後就開始澆水。這時用小棍或者筷子等其他工具在土裡挖個很淺的小坑,把根放入,並輕輕地鋪上一層土,等它們長大後,就可以換成自己喜歡的花盆種植。

  多肉的生理特點

  這類植物在生理方面的特點表現在幾個方面,總的來說也是乾旱環境造成的。

  植物粘液

  很多種類體內有白色乳汁或無色的粘液,這是一種多糖物質。有的專家指出,它們的細胞內特別含有大量的五碳糖,提高了細胞液濃度,增強了抗旱抗逆性。同時這種粘液和乳汁在植物受傷時可使傷口迅速結膜,既防止了體內水分散失又避免了病菌感染。栽培中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將一些截面積很大的球形、柱形種切頂扦插。

  植物蒸騰

  它們的形態和表皮的一些結構使它們的蒸騰量大大減少。它們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質層,很多種類表皮被蠟被毛。氣孔數遠較其他植物少而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內。角質層擴散阻力很大,因此,這類植物失水明顯地比其他植物少。資料表明,一株玉米一天失水3—4升,而一株樹木狀的大仙人掌一天只失水25毫升。

  代謝方式

  仙人掌類和多肉植物在代謝方式上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特點是氣孔白天關閉減少蒸騰,夜間開放吸收CO2,而且在一定範圍內,氣溫越低,CO2吸收越多。吸收的CO2通過羧化形成蘋果酸存於大液泡內,白天蘋果酸脫羧放出CO2進行光合作用,在一定的範圍內,溫度越高,脫羧越快。栽培上利用這個特點,即在一定範圍內儘可能加大溫室的晝夜溫差,在晚上提高室內CO2濃度等,可使這類植物加快生長。

  所以說多肉植物是可以放置在臥房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