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最新成語有哪些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流傳著很多的成語。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成語,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成語

  以茶代酒

  出處:晉朝陳壽《三國志·吳志·韋曜傳》:皓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以當酒。

  在各種飯局中***特別是臨近年關的各大團拜會上***,常常能聽見某某說:“某不勝酒力,唯有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

  乍一看沒問題,大家都是這麼用的呀!其實“以茶代酒”這個成語頗有些歷史了,可它誕生之初的用法卻並非如此。

  根據《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嗜酒,但這哥們喝酒呢有個規矩:每個人以7升為限,無論會不會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須見底。其中有位大臣名為韋曜,這個人是孫皓父親的老師,卻酒量不太好。為了讓大家喝得盡興又不失韋曜的面子,於是孫皓偷偷使出“以茶代酒”這招。

  三茶六禮

  出處:三茶六禮作為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婚俗,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的“婚姻六禮”。《禮記》《禮儀》等著作對此均有記載。

  中國古代婚俗,婚嫁以茶為禮。所謂“三茶”,指的是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以及同房時的“合茶”!其中“下茶”全意為“受聘定之茶”。男方去女方家裡下聘禮時,無論家境如何,都得有茶具。女方父母收下茶具等聘禮,即為認可這段婚姻。所以三茶六禮進行到“下茶”時,女方就已經是男方家的人啦!

  還有一種說法則特指婚禮時的三道茶儀式:第一道為百果、第二道是蓮子或棗、第三道為茶。飲的方式也有講究:前兩道是接杯之後,雙手捧著,深深作揖,然後將杯子與嘴脣觸碰一下即可,第三道茶需作揖後才能喝下。

  所以“三茶六禮”是一件非常非常嚴肅的事,若是在古代不懂這個,連媳婦都娶不到!

  浪酒閒茶

  出處: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你浪酒閒茶,臥柳眠花,半世禁害殺,自矜自誇。

  元·李元蔚《燕青博魚》第一折也有提及:我揣巴些殘湯剩水,打疊起浪酒閒茶。

  浪酒閒茶的意思是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千萬記住哦,別約朋友喝茶時說:“咱們出去喝些浪酒閒茶吧……”如果正好被朋友老婆聽見,真真是坑煞了好友啊!

  茶飯無心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4回:忙的鳳姐茶飯無心,坐臥不寧。第48回:香菱聽了,喜的拿回詩來,又苦思一回作兩句詩,又捨不得杜詩,又讀兩首。如此茶飯無心,坐臥不定。

  茶飯無心與茶飯不思的意思相近。說來有趣,茶飯無心原意為沒有心思喝茶吃飯,形容心情焦慮不安。這樣的情緒就如分隔兩地的情侶一般,所以這個成語現在也常見於各種情書之中。

  粗茶淡飯

  出處:宋·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我們請客時常以粗茶淡飯不成敬意自謙,其實在古人看來這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飲食習慣***現代觀點亦是如此***。北宋著名文學家黃庭堅晚年與孫君昉比鄰而居。孫君昉以前做過太醫,退休回到家鄉後,他整天樂呵呵地過著儉樸的生活,自稱為“四休居士”。黃庭堅請他解釋,他笑著回答:“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兩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孫君昉的意思是指:飲食粗茶淡飯就可以了,不要頓頓追求山珍海味。穿著暖和就好,日子平穩就好,在精神上無慾無求,要排除私心雜念。

  關於茶文化的成語

  不茶不飯 不思飲食.形容心事重重.

  殘茶剩飯 殘留下的一點茶水,剩下來的一點食物.

  茶餘飯後 泛指休息或空閒的時候.

  茶餘酒後 泛指休息或空閒的時候.

  粗茶淡飯 粗:粗糙、簡單;淡飯:指飯菜簡單.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

  三茶六飯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茶飯無心 沒有心懷喝茶吃飯.形容心情苦悶.

  茶餘飯飽 泛指閒暇之時.

  家常茶飯 家庭中的日常飲食.多用以喻極為平常的事情.

  酒後茶餘 指隨意消遣的空閒時間.

  酒餘茶後 指隨意消遣的空閒時間.

  浪酒閒茶 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榷酒徵茶 徵收酒茶稅.亦泛指苛捐雜稅.

  三茶六禮 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挑茶斡刺 指尋事生非.

  茶文化詩句

  1、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

  2、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白居易

  3、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韋應物

  4、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孟郊

  5、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鄭愚

  6、烹嘗方帶酒,滋味更無茶。——薛能

  7、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唐·徐夤

  8、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

  9、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劉禹錫

  10、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唐·皮日休

  11、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白居易

  12、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劉禹錫

  13、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唐·陸士修

  14、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鄭愚

  15、閒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到茶。——白居易

  16、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西晉·左思

  17、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顧況

  18、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孫。——李嘉祐

  19、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白居易

  20、吟詠霜毛句,閒嘗雪水茶。——白居易

  21、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錢起

  22、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