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甘蔗種植技術的收益

  甘蔗都種植在地裡,叢生。莖似竹而內充實,長六七尺,粗數寸,根下節密,身上漸疏。它大概在3或是4月收莖。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甘蔗種植技術與收益,一起來看看。

  甘蔗種植技術

  一、整莖留種

  在通常情況下采用甘蔗莖稈作種,成本略大,但出苗壯實均勻,母體營養充足,前期生長旺盛,且便於埋底肥,因而能奪高產。

  1.選留品種 選29、西引7號、西引2號、西引3號和新臺糖10號等品種,具有高糖分和早熟的特點,有利於搶先佔領市場。其中選29因特別堅硬只適合機械榨糖,其餘都比較脆嫩,可作果蔗食用。

  2.留足蔗種 春植蔗***即用莖稈作春天播種的甘蔗***每667平方米按700公斤~800公斤留種,每667平方米種蔗可播種4000平方米~4670平方米。宿根蔗***即用蔸作種的甘蔗***按每667平方米補留種蔗100公斤相同品種。

  3.春植蔗留種 在11月上旬或中旬開始搶雨後突擊埋種,選純度高、長勢好、病蟲危害輕的丘塊,計劃留種的甘蔗地四周2米內甘蔗剔除。可選毛溝斗渠***必須是冬季不排水的***作種蔗窖***當地稱埋種蔗的地方***,清除雜草淤泥;也可在地中挖窖。在種窖地上撒施甲拌磷,再放甘蔗***蔗蔸儘量著窖底,蔗種必須放緊疊實***,再在甘蔗上撒施甲拌磷,每噸蔗種用量一二公斤或淋施500倍液敵敵畏,給窖內甘蔗澆足水,保證葉鞘內有水。然後立即蓋膜、蓋葉,膜四周要壓緊封嚴,膜上覆蓋蔗葉等覆蓋物,11月底以前完成留種。推廣地膜覆蓋。帶蔸的要儘量多帶土;不帶蔸的要使用快鍬、利鋤,儘量減少破損,且刀口必須用500倍液的託布津浸口消毒,以防長黴。平時應多檢查種窖,防高溫燒窖,防低溫凍窖,防大風吹壞、老鼠和人畜損壞。

  4.宿根蔗留種 其好處是成本低,每667平方米節約蔗種500公斤~600公斤,且出苗提前30天~50天,成熟也提前30天左右,可提前上市,搶佔市場,賣高價。單產在4.5噸以上的春植甘蔗,或單產在5噸以上的1年宿根蔗均可留蔸作種用。計劃留蔸作種的蔗地,蔗葉應及時翻晒,徹底燒盡,未燒盡的梢尖等物應清出處理。清除田間雜物,蔗葉灰應均勻分佈在地裡,然後結合施肥將壟整成龜背形。每667平方米埋100公斤混配肥、3公斤3%甲拌磷開溝埋施,有條件的外加土雜肥1000公斤~2000公斤,忌撒施或不施肥。每667平方米用阿特拉津300毫升、乙草胺15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在需蓋膜處。以隨砍隨蓋膜的效果最佳,蓋膜時田間溼度不能過大,不能及時蓋膜的應蓋好蔗葉防冰凍。一般在12月底前完成為好。要做到溝溝相通,防止冬末和春季漬水死芽。

  甘蔗種植收益

  甘蔗種植成本在上升,包括種子、化肥、直接人工、能源動力,同時乾旱也導致農民受益降低,迫使他們改種其他作物。過去兩年,TN磅甘蔗種植面積減少11萬公頃。Karnataka邦目前已經取代TN邦成為繼UP 和Mahar的第三大甘蔗種植地區。

  甘蔗作物生長需水量25萬公升/公頃,所以甘蔗是水分敏感性作物。滴灌覆蓋的地區有限,印度主要仍以漫灌為主。種植成本中,種子、化肥和收割成本佔總成本的50%左右,近年來繼續增加。人工成本平均INR500/day,不同地區差異較大。總種植成本為INR1931/ton,2014/15年度糖廠支付蔗農的價格為INR2650/ton。同時,雨水短缺,電力中斷,病蟲害等影響單產。除非種植規模足夠大,不然單純依靠政府制定的收購價,很難盈利。有些農民要求收購價格達到INR3000/ton,2013/14榨季糖廠拒絕支付,農民甚至沒有錢購買種子和化肥。

  糖價損害了不僅是糖廠的利益,還有蔗農的利益,農民種植甘蔗意願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