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適合種小白菜

  小白菜,原產於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佈,在我國栽培十分廣泛。十字花科蕓薹屬。小白菜是芥屬栽培植物,莖葉可食,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據測定,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一月種植小白菜的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月種植小白菜的技術

  小白菜性喜冷涼,又較耐低溫和高溫,幾乎一年到頭都可種植、上市。但如果從適口性、安全性和營養性看,一、二、三月則是小白菜消費的最佳季節。冬季溫度較低,小白菜的碳水化合物轉為糖,油脂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磷脂含量增加,從而提高耐旱能力。對消費者來講,更富營養性,使用起來軟糯可口,清香鮮美,帶有甜味。

  小白菜可煮食或炒食,亦可做成菜湯或者涼拌食用。小白菜所含營養價值成分與白菜相近似,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膳食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其中鈣的含量較高,幾乎等於白菜含量的2~3倍。

  小白菜的品種分類

  根據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特點,白菜可分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各包括不同型別品種。

  ①秋冬白菜:中國南方廣泛栽培、品種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為主,依葉柄色澤不同分為白梗型別和青梗型別。白梗型別的代表品種有南京矮腳黃、常州長白梗、廣東矮腳烏葉、合肥小葉菜等。青梗型別的代表品種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冬、常州青梗菜等。

  ②春白菜:植株多開展,少數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強、耐寒、豐產。按抽薹早晚和供應期又分為早春菜和晚春菜。早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亮白葉、無錫三月白及青梗的杭州晚油冬、上海三月慢等。晚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蠶白菜等及青梗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等。

  ③夏白菜、夏秋高溫季節栽培,又稱“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種有上海火白菜、廣州馬耳白菜、南京矮雜一號等。

  小白菜的培育方法

  小白菜是芥屬栽培植物,莖葉可食,常作一年生栽培,它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中國菜園網為您介結的方法,本網站提供各類陽臺種植道具,如有需要,請與本公司聯絡。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一步、材料準備

  所需材料:種子、菜園土、腐葉土、有機肥、栽培容器、竹籤、噴壺、小耙

  a、品種選擇:一般白菜的品種都可以用來盆栽。

  b、栽培土的選擇:營養土以疏鬆、透氣、保水保肥為宜。一般用菜園土、腐葉土加有機肥按一定比例混配。

  c、栽培容器 :可以用淺的花盆、木盆、泡沫塑料箱等,一般栽種單株的容器深度以15-20釐米,也可以在天台上用磚砌成栽培槽。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二步、播 種育苗

  a、小白菜可直接播種,也可育苗移栽。可先將種子浸泡在50~55℃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再置於常溫的水中浸泡6~8小時。

  b、待種子快浸泡好時,將營養土裝入容器內並整平,用噴壺澆透水,然後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後再在覆蓋一層1cm細土即可。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三步、入盆

  a、需要進行分苗移栽的,小苗4片葉時進行移栽入盆。

  b、入盆前先將花盆洗淨,盆底墊上瓦片,裝入營養土至盆沿3~4cm為宜。間隔10cm左右挖好5~7cm深的穴。

  c、用竹籤小心挖出白菜苗,栽植時將根系垂直,舒展栽在穴內,將植株扶正,埋好即可。

  d、栽後澆足底水。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四步、日常管理

  a、光照條件:小白菜喜溫暖溼潤環境,栽培時可以放在樓頂天台、陽臺等陽光充足的地方。

  b、移栽後緩苗前要保溼、保溫、遮陰,4-5天后逐漸見陽光,即可緩苗。

  c、施肥管理:在生長期內伴隨澆水追肥2-3次,以氮磷鉀複合肥為宜。

  d、在播種後20-40天即可採收食用。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五步、注意事項

  a、澆水以早晚進行最好,不可以在過熱的中午澆水,澆過水後待水滲入土壤不黏時,用小耙鬆鬆土。

  b、南方全年可播種,但夏季溫度高不宜生長,以春秋播種最佳;北方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種,冬天在室內也可以,但生長期會加長。

  小白菜的栽培技術

  栽培制度及季節

  蒜頭白、瓢兒白等小白菜8-11月均可以播,烏塌菜耐寒不耐熱,不宜早播,一般10-11月播,雨季播種雖能生長,但品質差。紅菜薹早熟種7-8月播,晚熟種9-10月播,菜心適溫範圍較廣,4-10月均可以播,但以8-9月播的品質好。

  播種育苗

  小白菜型別可以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生長期短,植株矮小的多行直播。早熟種對溫度反應敏感,生長髮育快,要預防未熟抽苔,中晚熟種對溫度要求較嚴,又不宜過早播種。秋冬播用種量0.75-1公斤/畝,夏秋播要1.5-2公斤,可以撒播也可點播,間拔採收。定植或留苗距離秋季20-24釐米,冬季15-18釐米。

  田間管理

  小白菜根系分佈淺,吸收能力弱,生長期短,直播定苗後及移栽成活後應及時追肥,以後隔10-15天再施一次追肥,用尿素15-20公斤。追肥要結合灌水,保持土壤溼潤。

  小白菜的病蟲防害

  常見蟲害

  斜紋夜盜蟲,紋白蝶,黃條葉蚤,蠅蟲,蚜蟲,薊馬

  常見病害

  根腫病

  【發病特徵】:

  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因受病菌的刺激造成細胞增生和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腫瘤。地上部分初期多不明顯,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輕則表現缺肥狀,重則葉片萎垂至枯死。

  【發病規律】:

  病原為鞭毛菌亞門的蕓薹根腫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最適溫度為18~25度,最適土壤持水量為70%,最適酸鹼度為5.4~6.5,病原主要通過感病菜苗或帶菌泥土傳播,田間則通過雨水、灌溉水、線蟲、昆蟲農具和人畜等傳播。

  【防治方法】:

  ***1***實施檢疫。

  ***2***實行水旱輪作。

  ***3***在定植前用1%石灰水作定根水和成活後繼續淋施1~2次。

  ***4***生長期用菌根消一包兌水150市斤淋溼。

  白粉病

  【發病特徵】:本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褪綠黃斑,不定形,分界不明顯;相應的葉背出現不定形白斑,邊緣界限亦不明顯。隨病情的發展,病斑數目增多和擴大,並互相連合成斑塊,斑麵粉狀物症狀越來越明顯,嚴重時覆蓋葉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外觀像被披了一層面粉故而得名。

  【發病規律】:

  白粉病是一種真菌病害,有階段性和無階段性兩種。在寒冷地區,病菌以有性階段子實體閉囊殼隨病殘體越冬,併成為第二年病害初浸染源。在次侵染源則為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溫暖地區,病菌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完成病害週年迴圈。

  【防治方法】:

  ***1***適當補充磷鉀肥,補充葉面肥,增強植株抵抗力。

  ***2***發病初期連續噴施金世紀或60%菌可得100倍液。

  小白菜的病蟲害防治

  一、霜黴病

  各播期均可發生。防治方法:採用抗病品種;用雷多米爾600—800倍液、達科寧500 —600倍液噴灑。

  二、炭疽病

  主要危害葉片及葉柄。葉片染病,初生灰白色或褪綠水漬狀斑點,後擴大為圓形或近圓形灰褐色斑,發病後期,病斑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葉柄染病,形成長圓形或紡錘形至梭形凹陷,灰褐色,溼度大時病斑上常有赭紅色粘質物。該病屬高溫高溫型真菌病害,7—9月為發生適期,高溫天氣下陣雨易發病。

  菜心以葉片染病為主,而小白菜的葉片、葉柄均可染病。炭疽病在夏季各菜場均普遍發生,且傳播速度極快。

  【防治方法】:種植前施足基肥,避免偏施氮肥;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地高畦種植,及時清除病葉,避免種植太密不通風;用葉斑淨1000倍液或施保功1500倍液噴施,5—7天噴1次,連噴2—3次。

  三、絲核菌葉片腐爛病

  6—8月高溫多雨天氣發生最盛,危害葉片,初呈水燙狀溼腐病斑,擴大後變為不規則形,乾燥後為灰白色,在溼腐處密佈蛛網菌絲體,後變為棕褐色的菌核。該病易傳染蔓延。

  【防治方法】: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懸浮劑800倍液噴灑。

  四、軟腐病

  屬細菌性病害,多從傷口入浸,初呈半透明水漬狀,2—3天后變成灰色或褐色,表皮稍下陷,上面有白色細菌粘液,腐爛後放出特殊臭味。在高溫多雨情況下容易發生。

  防治方法:儘可能與水稻或瓜豆類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避免偏施氮肥;用72%農用鏈黴素3000—4000倍液噴灑。

  五、病毒病

  苗期受害,病葉會發生畸形,嚴重的生長受阻,植株矮化,影響產量和品質。

  採取綜合預防措施:種植前施足有機肥,消滅蚜蟲傳染源,選用抗病品種,儘量採用直播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