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超高產種植技術

  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超高產小麥栽培技術變得日益重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良種準備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良種是小麥能夠獲得高產量的基礎,選取優良的品種對於後期小麥的整個生長過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有高產、穩產、優質、低耗的作用。

  在選擇小麥品種時,要注意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因地制宜原則,二是市場需求原則。在選擇小麥品種的時候,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和土地條件,對市場行情也要有所把握,選擇適當的品種能夠有效預防盲目生產帶來的風險。不同的種子具有不同的特性,選種之前最好對種子進行簡單的處理,對具體的發芽率、水分標準進行檢驗。選擇好小麥品種之後,需要對要進行播種的種子進行晾晒和拌藥處理。拌藥一般是選擇45%的辛硫磷乳油45毫升加13%粉鏽寧70克加水4公斤攪拌均勻後,取小麥種子45公斤用噴霧器邊噴邊搖。這樣做可以對後期病蟲害的發生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保證小麥的超高產量。

  小麥種子準備好之後,對播種期進行選擇,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選擇最容易生長的時間,一般半冬性品種播期以10月10~15日播種為最佳,春性品種以10月18~25日播種為最好,在適期範圍內播種,既能防止小麥冬季凍傷,也能增加了提高了小麥對於養分的吸收量,被這是奪取小麥優質和高產的關鍵。

  2 精細平整土地

  土地是小麥生長的家園,在進行播種之前要對土地進行整理,以確保小麥能夠在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下生長。

  首先,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將遺留在田裡的野草和秸稈進行腐熟處理,這樣不僅能減少大氣汙染,也能夠產生小麥生長的基肥,增強小麥抗倒性,提高小麥品質。其次,深耕整地邊耕、邊耙、耙透、耙實、耙平,確保耕耘深度達到18cm,土地質量達到上松下實。另外,要精細整理土地,不管是田地內溝、腹溝、圍溝還是田地外部溝都要做相應的處理,一般依次深度增加,做到三溝平整,溝溝互通,避免乾涸或者淹沒。

  3 施肥管理

  小麥種植的施肥分為兩種,一是播種之前的施肥。近幾年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瞭解了土壤養分含量狀況,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增長緩慢,在1.2%~1.4%之間,速效養分含量表現為少氮、穩磷、鉀下降趨勢;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制定測土配方施肥方案,保證土地的質量可以滿足小麥成長的需求。二是小麥成長期施肥。成長期施肥分為拔節期施肥和孕穗期施肥。確保成長期小麥所需肥量是小麥粒多、粒重和增加結實率的有效保障。

  4 田間管理

  4.1小麥田間草害綜合防治

  小麥生長期間,如果雜草生存就會搶掉給小麥的養分,降低小麥產量,因此,必須要做好小麥草害綜合防治工作,這是提高小麥產量,達到增產增收的關鍵。

  小麥草害綜合防治主要注意三個階段。一是做好冬前草處理工作,給小麥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避免草種的大量留存。二是播種前,做好田地封閉除草工作,一般用45%的麥憬1000~1500克對水600公斤均勻噴灑在土地表面,防草效果能夠去除掉70%以上的雜草。第三步是在小麥生長期,一般生長出3~6片葉子的時候用世瑪450毫升加10%苯磺隆450克每公頃對水600公斤葉面均勻噴霧。如果小麥裡依然有雜草存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防治,做到因地制宜和精細化管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小麥拔節以後,就必須禁止使用各種除草劑了。

  4.2病蟲害防治

  小麥在生產期間,要積極預防病蟲害的發生。為防止病蟲多發,必須貫徹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的農業防治方針,首先採用生物防治,結合化學防治,使用適合的藥劑進行輪換使用和合理混用的方法,做到對症下藥,科學防治。採取統一預報、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施藥方法,利用綜合配藥技術。

  另外,對於小麥出現生長過旺現象,必須要及時的發現,做好防倒伏工作,以確保最終產量不會因為大面積倒伏而減產。

  4.3春季灌溉、防澇

  小麥在春季是生長加快的季節,必須滿足其成長所需要的營養和水分,因此,如果春季的雨水不足,就必須要進行對麥田進行灌溉。但是如果這個期間,雨水特別多,遠遠超過小麥所需的水分時,也需要及時進行疏通,清理麥田中的水分,以避免小麥由於水分過多而導致其根部腐爛甚至病蟲橫生,影響小麥的產量。

  4.4夏季防旱

  一般進入夏季以後,小麥進入發育後期,所需氣候溫度高,要做好防止由於溫度高而導致水分蒸發過快,小麥缺水的現象。對麥田及時的觀察,在有需要的時候進行適當的灌溉能夠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一般小麥的田間水量保持在65%~75%為最佳,具體的情況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決定,以最利於小麥生長為好。與此同時,因為小麥已進入生長後期,必須注重防倒伏工作,控制灌溉的速度。

  4.5注意收割時機

  小麥成熟之後,就進入收割時節。在以前,人們祈禱麥收時節能遇上晴朗的天氣,這樣一年的付出就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小麥能夠及時收割、顆粒歸倉。這種靠天吃飯的思想持續了上千年。如今,如果科技發展迅速,人們都通過機械化收割,既防止了浪費又能夠有效的做到麥稈還田,給下季小麥提供充足的營養。晴天的時候就直接在水泥廠上晾晒,水分蒸發到11%即可入庫;如果是雨天,則可以進行烘乾處理,使水分蒸發到11%。

  小麥超高產栽培技術

  一、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增施商品有機肥和小麥配方肥,實行秸稈還田。

  增施商品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技術,能夠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基礎肥力,增強小麥抗倒性,提高小麥品質。由於以往農家肥數量有限,偏重於化肥的施用,同時對於一些秸稈也隨意焚燒、丟失浪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麥產量的提高。近幾年我市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瞭解了土壤養分含量狀況,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增長緩慢,在1.2%~1.4%之間,速效養分含量表現為少氮、穩磷、鉀下降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制定了高產建立十畝高產攻關田施肥方案。要求秋種時要在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2500公斤的基礎上,增施商品有機肥500公斤/畝和小麥配方肥***N:P:K=12:17:16***50公斤以上,進行玉米秸稈還田。通過近幾年的技術經驗總結,增施有機肥,推廣秸稈還田,科學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奪取小麥高產的關鍵所在。

  二、選擇高產良種是小麥超高產的保證。

  選擇高產、抗逆性強的品種是小麥超高產的保證,2008年我市高產建立攻關田選用的品種為洲元9369,經山東省農業廳驗收平均畝產達到753.75公斤;2009年我市高產建立攻關田選用的品種為DH5197,驗收產量為703.5公斤/畝。這兩個品種的特徵特性分別為:

  1.洲元9369

  1.1長勢長相:該品種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深綠。生育期241天,株高72-78釐米,株型緊湊,葉片上舉,較抗倒伏,熟相好;分櫱成穗率中等,穗型長方,長芒、白殼、白粒,籽粒飽滿、硬質。

  1.2適應性與抗逆性:該品種適應性比較強,更適合水澆條件比較好的地塊種植。2007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鑑定結果:中抗條鏽病、白粉病、赤黴病和紋枯病,高感稈鏽病。

  1.3籽粒品質:2006-2007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4.9%、溼麵筋32.5%、沉澱值34.4ml、吸水率64.1ml/100g、形成時間8.9min、穩定時間8.6min,麵粉白度75.1,主要品質指標達到強筋專用標準。

  1.4產量情況:在1999-2000年度穗行比較中,在收穫的246個優行中產量居首位畝產達702.1。2000-2001年度在本公司區試中畝產607.9,比對照魯麥14號畝產541.6,畝增產66.3,增產12.2%。2002年在示範中,10月6日播種,基本苗9.3萬/畝,春季最大分櫱91.5萬/畝,畝有效穗數41.6萬,每穗粒數52.3粒,千粒重39.2克,實際畝產704.3。

  2.DH5197

  2.1長勢長相:DH5197屬冬性,幼苗匍匐,苗叢較小,分櫱力強,成穗率較低,抽穗後葉片短寬、挺立,株型清秀,田間透光性好,株高75—80cm,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粒色呈琥珀色,商品性極佳。每穗50粒左右,千粒重45g左右,屬大穗型品種。該品系抗倒,抗乾熱風,落黃好,中抗條鏽病,高抗白粉病。

  2.2適應性及產量性狀:該品系耐肥,抗倒伏能力強,產量性狀好,連續幾年品比試驗後, 2005年升入山東省高肥組區域試驗,萊州市科技局2005年6月21日邀請國內有關專家對DH5197新品系高產田進行產量驗收,20畝平均每畝實產702.6kg。2009年DH5197高產攻關田在小麥收穫前經農技人員測產,平均畝穗數36.2萬穗,穗粒數55.1粒,千粒重42克,平均畝產712.1公斤。但由於受早春***3月24日***低溫的影響,有部分敗育小花不結實,造成穗粒數減少1-2粒。

  三、機械深耕、旋耕與鎮壓相結合

  旋耕作為機耕的一種整地方法,被大面積採用,但只旋耕不深耕耕層淺、表土空虛、漏水漏肥嚴重,土壤空隙多,不利根系下扎,容易造成冬前凍害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採取機械深耕、旋耕與鎮壓相結合的方法,先進行旋耕,再深耕,耕深為25釐米,深耕後再旋耕、鎮壓,一是播種時帶鎮壓器;二是在出苗後,用機、磙、耙進行鎮壓,效果明顯。特別是在小麥冬前出現旺長的情況下,提出全面鎮壓,對促弱控旺起到了關鍵作用,確保小麥前期的茁壯生長,防止後期的倒伏

  四、適期、適量、足墒播種

  小麥播種過早,容易造成冬前凍害,不利於優質生產;播種過晚,不利於產量的提高。選擇最佳播期,是奪取小麥高產優質的關鍵環節。要達到小麥既高產又優質的雙重目標,適期播種非常重要,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小麥要高產優質,最佳播期為10月1-12日。

  確定適宜的播量,採用的超高產栽培途徑為半精播高產栽培技術,在播種期內,洲元9369畝播量在5-6公斤為宜,DH5197畝播量為6-7公斤為宜。

  為了達到苗齊、苗勻、苗壯,播前精選種子,進行發芽試驗,種子包衣,選用一級種子下地;整平畦面,調齊耬角,播深一致,覆土3-4釐米。採取等行距播種,使田間麥苗分佈均勻,單株發育健壯,宜建立合理群體。畦寬2.00米,畦埂30釐米。堅持足墒播種,先播種,跟澆矇頭水,出苗前及時劃鋤鬆土,破除板結。

  五、大力推廣分期施肥、氮肥後移技術。分期施肥,氮肥後移能合理分配肥料用量,確保後期需肥量,對限制節間伸長,促進穗大粒多、粒重至關重要。超高產小麥攻關田於小麥拔節中期,畝追施尿素20-30公斤,可有效防止小穗小花退化,促進結實率。

  六、加強病蟲草害防治等田間管理

  1.中耕鬆土:在小麥苗期雨後或澆水後,要進行劃鋤, 目的是增溫、保墒、除草、破板結,以促進根系和幼苗生長健壯。

  2.防病治蟲:於小麥開花後噴1000倍氧化樂果防治蚜蟲,噴粉鏽寧防治小麥白粉病,一般噴兩遍。

  3.葉面噴肥:在開花灌漿期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目的是防止早衰,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加千粒重

  4.葉面噴施天達2116。為了增強小麥的抗逆性、提高千粒重,於小麥挑旗到收穫前20天內分三次噴施天達2116,每次間隔時間10-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