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養生的方法

  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這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記載。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種是養胃謂菘茶,即使用山楂和麥芽的絕佳搭配以幫助腸胃消化積食,甘草配伍多種天然草本祕方能緩解胃酸過多及多種胃部不適等症狀。養胃引古法,常飲謂崧茶。

  第二種是古方巧克茶,主要使用有降血脂作用的荷葉,而麥芽針對小肚腩效果顯著,薏苡仁則有利尿、消水腫的作用,適用於單純性肥胖、區域性肥胖、產後肥胖等的人群。

  第三種是甘貝草茶,主要材料是被人們譽為“神仙果”的羅漢果,有補中氣、清肺熱之功效,而紫蘇籽能散表寒,桔紅對於風寒咳嗽,支氣管炎、咽炎等均有好的療效。

  茶道養生 家庭茶療法

  ***1***糖茶:

  茶葉3克、紅糖10克,用開水沖泡5分鐘後飲用,每日飯後一杯。有和胃暖脾、補中益氣之功效。治療大便不通、小腹冷痛、婦女經痛等症。

  ***2***薑茶:

  茶葉5克、生薑10片共煎,飯後飲用。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治療流感、傷寒、咳嗽等病症。

  ***3***蜜茶:茶葉3克,開水沖泡待茶涼後加蜂蜜3毫升攪勻,每隔半小時飲服一次。有止渴養血、潤肺益腎之功效。適用於口乾褐、無痰、便祕、脾胃不和等症。

  ***4***醋茶:

  茶葉3克、陳醋3毫升,先用開水沖泡茶葉5分鐘後加醋飲服,每天衝飲3次。有和胃止痢、降脂通脈、鎮痛之功效。

  ***5***蓮茶:

  茶葉2克、蓮葉10克、紅糖10克,將蓮葉加糖煮後沖茶飲用。有健脾開胃、芳香化溼之功效。

  ***6***菊茶:

  茶葉2克、幹菊花2克,用水沖泡,每日飯後飲用。可降熱解毒、清肝明目、鎮咳止痛和降脂防衰老。

  喝茶要注意的事項

  1、 飲茶量

  一個人一天飲多少茶合適?這主要取決於個人飲茶習慣、年齡、健康狀況、生活環境、風俗等因素。一般而言,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平時又有飲茶習慣的,一日飲茶12克左右,分3-4次沖泡是適宜的。對於勞動量大、消耗體力多、進食量也大的人,尤其是高溫環境、接觸毒害物質較多的人,一日飲茶20克左右也是適宜的。另外,常吃油膩食物、菸酒量大的人也可適當增加茶葉用量。而與此相對的,孕婦兒童、神經衰弱者、心動過速者,飲茶量應適當減少,應該偏低於健康成年人的一天飲茶量。

  2、家中有多種茶葉,如何安排飲用?

  一天之中,在不同時間可以飲用不同的茶葉。例如,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綠茶,醒腦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後喝一杯紅茶,解困提神;下午工間休息時喝一杯牛奶紅茶或喝一杯綠茶加點心、果品,補充營養;晚上可以找幾位朋友或家人團聚一起,泡上一壺烏龍茶,邊談心邊喝茶。

  3、 茶如何與其他物品進行搭配?

  一般而言,茶常常與枸杞子、西洋參、白菊花、桔皮、薄荷等搭配泡製,對身體具有更好的保健效果。用枸杞子泡茶,有滋補抗衰的作用,不但對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腰膝痠軟、遺精等久服甚效,而且對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的療效。用西洋參片泡茶喝,利用西洋參味甘辛涼的性質,調整茶味,而且西洋參補陰虛效果甚佳。這種西洋參茶常有良好的益肺養胃、滋陰津、清虛火、去低熱的功效。用白菊花泡茶喝,可發揮白菊花平肝潛陽、疏風清熱、涼血明目的功效,而且白菊花清香味甘,泡茶喝可增進茶湯香味,適口性好。用桔皮泡茶喝,可以利用桔皮寬中理氣、消痰止咳的功效,桔皮泡綠茶,可去熱解痰、抗菌消炎,故咳嗽多痰者飲之有益。用薄荷泡茶喝,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風清熱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藥。

  4、孕婦、兒童喝茶注意!

  孕婦、兒童一般都不宜喝濃茶,因為過濃的茶水中過量的咖啡因會使孕婦心動過速,對胎兒也會帶來過分的刺激,兒童也是如此。一般主張孕婦、兒童宜飲淡茶,通過飲些淡茶,可以補充一些維生素和鉀、鋅等礦物質營養成分。兒童適量飲茶,可加強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飲茶有清熱降火之功效,避免兒童大便乾結造成肛裂。另外,兒童飲茶或用茶水漱口還可以預防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