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如何種植

  青豆既可食用也可藥用,那麼青豆是怎麼種植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青豆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青豆的種植技術

  播種

  ***1*** 播期與施肥。適宜播期為5月下旬至7月上旬。據試驗,畝施45%三元複合肥20~30千克,增產顯著,且能提高商品性。

  ***2*** 鉬酸銨拌種。每千克種子用鉬酸銨1~2克加水適量拌種,陰乾後播種。

  ***3*** 合理密植。採用45釐來×45釐米等距點播,每穴2粒種子,畝用種子3千克左右,畝栽3300株。播種前每穴放3%呋喃丹0.5~1克,防治地下害蟲、苗期蚜蟲和大豆胞囊線蟲病。播種時覆土不宜太深,覆土後,一定要在每穴上蓋1層細乾土,以利出苗。

  田間管理

  ***1*** 出苗前管理。

  播種後如遇暴雨,要注意鬆土,以利全苗。

  ***2*** 苗期管理。

  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種,確保全苗。1~2片複葉後,中耕1次,然後手工間苗,每穴留苗l株。

  ***4*** 花莢期管理。

  此時大青豆需水、需肥量最大,應保持田間一定的持水量。在初花期和終花期,畝用0.25千克複合磷酸二氫鉀或加1~1.5千克尿素對水50千克各噴1次。

  ***5*** 病蟲害防治。

  霜黴病是大青豆的主要病害,可在田間發病始期及時噴65%代森鋅500倍或75%百菌清700倍液防治,畝噴藥 液50千克,1周後再噴1次。豆莢螟、食心蟲是影響大青豆商品性的主要害蟲,應注意防治。防治方法,豆莢螟 在成蟲盛發期***8月上旬***到幼蟲孵化盛期畝用90%晶體敵百蟲700倍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50千克噴豆莢 防治;食心蟲可在發蛾盛期***8月10日左右***畝用5%甲拌磷顆粒劑0.5~0.75千克摻10~15千克細土,揚撒防 治成蟲;在幼蟲孵化盛期***8月22日前後***畝用殺滅菊酯30毫升噴霧防治。

  採收

  當大青豆進入鼓粒期即可採收,一般每株1次採收完,然後分級包裝。

  青豆的種植要點

  一、播種

  1.播期與施肥適宜播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縣種植前茬多為大蒜。由於前茬施肥水平高,故大青豆一般不施基肥。但據試驗,畝施45%三元複合肥20~30千克,增產顯著,且能提高商品性。

  2.鉬酸銨拌種每千克種子用鉬酸銨1~2克加水適量拌種,陰乾後播種。

  3.合理密植採用45釐米×45釐米等距點播,每穴2粒種子,畝用種子3千克左右,畝栽3300株。播種前每穴放3%呋喃丹0.5~1克,防治地下害蟲、苗期蚜蟲和大豆胞囊線蟲病。播種時覆土不宜太深,覆土後,一定要在每穴上蓋1層細乾土,以利出苗。

  二、田間管理

  1.出苗前管理播種後如遇暴雨,要注意鬆土,以利全苗。

  2.苗期管理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種,確保全苗。1~2片複葉後,中耕1次,然後手工間苗,每穴留苗l株。

  3.化學除草大青豆根系再生能力較弱,不宜多鋤、深鋤,可在雜草三至五葉期進行化學除草。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可畝用5%精禾草克40~60毫升對水30千克勻噴霧防治;禾本科雜草同闊葉雜草混生的田塊,可畝用5%精禾草克40~50毫升加25%虎威30~50毫升對水30千克均勻噴霧防治。乾旱時不宜施藥。

  4.花莢期管理此時大青豆需水、需肥量最大,應保持田間一定的持水量。在初花期和終花期,畝用0.25千克複合磷酸二氫鉀或加1~1.5千克尿素對水50千克各噴1次。

  5.病蟲害防治霜黴病是大青豆的主要病害,可在田間發病始期及時噴65%代森鋅500倍或75%百菌清700倍液防治,畝噴藥液50千克,1周後再噴1次。豆莢螟、食心蟲是影響大青豆商品性的主要害蟲,應注意防治。防治方法,豆莢螟在成蟲盛發期***8月上旬***到幼蟲孵化盛期畝用90%晶體敵百蟲700倍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50千克噴豆莢防治;食心蟲可在發蛾盛期***8月10日左右***畝用5%甲拌磷顆粒劑0.5~0.75千克摻10~15千克細土,揚撒防治成蟲;在幼蟲孵化盛期***8月22日前後***畝用殺滅菊酯30毫升噴霧防治。

  三、採收

  8月底至9月上旬,當大青豆進入鼓粒期即可採收,一般每株1次採收完,然後分級包裝上市。

  青豆的食用方法

  豆尖湯

  原料:豆的枝幹稍部300克

  製法:加1000g水煮至沸騰,加適量鹽一滴香油即可。

  青豆排骨湯

  原料:新鮮青豆300克,新鮮排骨適量,生薑20克。

  製法:排骨焯水加入生薑,先用大火燉開,再加入青豆和一顆濃湯寶.燉上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炒青豆泥  原料:新鮮青豆750克,熟花生油125克,白糖200克。  製法:將青豆去殼煮熟,製成豆泥,並用乾布將豆泥的水分擠幹。炒鍋放於旺火上,倒入油,油熱後投入豆泥,不斷用炒勺邊攪邊炒***煸炒時邊炒邊加油***,待炒至豆泥水分全乾時,放入白糖再炒,炒至豆泥不粘勺,出鍋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適宜糖尿病、肝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