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種植水果黃瓜的方法

  黃瓜是我們常吃的蔬菜之一,那麼水果黃瓜如何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水果黃瓜種植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水果黃瓜種植的方法

  一、育苗

  1.育苗時間

  根據水果黃瓜的生育特性及本地的實際情況,育苗時間在2月中下旬較為適宜。

  2.苗床

  鋸末、煤渣任選一種作為苗床的填充物,將選好的填充物過篩,加入適量的水,在100℃的溫度下進行防毒,10分鐘之後撈出控水。使填充物的溼度達到60%~70%即可,然後把填充物均勻地鋪在苗床內,厚度20~25釐米。

  3.播種

  育苗室內苗床溫度在25~30℃時進行播種,把種子均勻撤在苗床上,覆蓋1~2釐米厚的沙壤土,加蓋薄膜,保持溼度。播種後室溫始終保持在30℃左右。

  4.移栽

  ①營養土的配製 營養土的配方較多,視條件而定,原則是要保證營養土有一定的肥力,土質疏鬆,通氣性良好。選擇土壤肥沃、前茬沒有種過瓜的園土,過篩,再加入發酵過的農家肥,糞與土的比例是4∶6,如果肥力不足可加速效氮肥,每立方米營養土加0.5千克的尿素,不宜多用,以免燒根,尿素和營養土充分拌勻。為防治苗期病害,在營養土中可加入殺菌劑。營養土溼度達到60%左右時,堆成堆,用薄膜蓋上,保持2~3天。

  ②裝袋 選擇口徑為5~7釐米、高10釐米的塑料缽或紙袋,裝入配製好的營養土。

  ③移栽 播種後7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後揭掉薄膜,當第一片真葉出現至展平時即可移栽入營養袋,移栽後棚內溫度始終保持在28℃以上,但不能超過35℃,夜間不能低於15℃。

  二、定植

  定植前,翻整土地,根據具體條件,267平方米的溫棚施圈肥2~3噸和過磷酸鈣40~50千克,然後翻地打畦。畦寬1.3米,每畦栽兩行,行距40~50釐米,株距20~25釐米。在3月20日前必須挖穴定植,此時瓜苗已達到6~7片真葉。

  三、肥水管理

  定苗時澆一次定苗水;待幼苗開始緩苗髮根時,應再澆1次緩苗水。此後暫停澆水,多次中耕,減少水分蒸發,促使幼苗髮根、長壯。待根瓜的瓜把變粗見長時,再恢復澆水。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澆水量可逐漸加大,以適應水果黃瓜生長髮育的需要。同時結合澆水進行施肥,澆水與施肥要交替進行,農家肥與化肥交替使用。前期追肥以農家肥為好;盛瓜期以後可多施化肥,267平方米的溫棚每次可施尿素5~10千克。

  四、枝蔓管理

  當黃瓜苗約7片葉時,植株易倒伏,此時需插架或吊繩。吊繩方便些,先在棚兩端的立柱上系鐵絲,使鐵絲繃緊,再往鐵絲上吊繩,每株吊繩1根。接著綁蔓,根據情況每週進行1次。如有側蔓,可在側蔓上留1個瓜並在瓜上留1片葉摘心。在生育後期,摘除植株下部的老黃葉,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害。

  五、採收

  根瓜的採收可適當早些,只要符合市場的需要即可採收。早收根瓜可促使其餘的瓜加快生長髮育。隨著營養體積的擴大,中部的瓜有了較多的營養供給,加快了生長速度,此時的採收間隔相對縮短,1~2天可以採收1次。採收應在早晨進行,以便保持鮮嫩狀銷售。

  六、病害防治

  水果黃瓜的病害主要是霜黴病和白粉病,定植後7天噴殺菌類農藥,連噴3次進行預防。

  水果黃瓜的種植管理方法

  ***1***溫度:春季定植採用大棚套小拱棚保溫防凍,控制棚溫28-30℃,促進生長,爭取早結果、早上市。秋季早期蓋遮陽網,晴天蓋、陰天揭,中後期覆蓋農膜保溫防寒。

  ***2***水分:春季早期***3月底前***少澆水,防止水分過多,土溫上升慢,

  中後期勤澆水,土壤見幹見溼。秋季定植後緩苗期覆水一次,利於成活,前期氣溫高,蒸發量大,澆水宜勤,後期控制澆水,加強通風,防止棚內溼度過大引發病害。

  ***3***光照:水果黃瓜耐弱光性較強,夏秋季高溫強光,應加蓋遮陽網,及時吊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打老葉,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產量。

  ***4***施肥:結合澆水進行施肥,盛瓜期採用隔水一肥,“少吃多餐”的原則進行追肥,中後期根部吸肥力弱,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5***病蟲害防治:秋季病蟲害較春季嚴重,常發生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

  立枯病、蚜蟲、瓜絹螟等。春季常發生霜黴病、病毒病、蚜蟲等。霜黴病在發病初期及時噴杜邦克露1500倍液、甲霜錳鋅500倍液等,5-7天一次,2-3次後更換藥劑防治。細菌性角斑病,發病初期噴可殺得2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常在苗期發生,及時噴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瓜絹螟噴農地樂2000倍液防治、阿維菌素防治;病毒病重點防治蚜蟲。

  採收

  水果黃瓜生長迅速,應及時採收上市,採收過遲瓜條粗大,品質較差。一般根部不留或少留瓜,以種植株生長,多結瓜。

  水果黃瓜栽培技術

  1、選用良種

  鮮食黃瓜宜選用甜脆綠6號、春光2號、戴多星等品種,每畝用種量50-70克。

  2、適宜的生長環境

  鮮食黃瓜喜溫不耐寒,最適宜生長溫度白天為25℃-30℃,夜間15-18℃;喜溼怕澇,要求較高的空氣溼度和土壤溼度,最忌溼冷結合的環境:適宜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種植,需肥最多,宜氮、磷、鉀、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需較強的光照,適宜保護地種植。

  3、栽培季節

  春茬栽培一般1-2月育苗,2-3月定植,3-7月採收。

  4、培育壯苗

  55℃溫湯浸種,用草炭做基質,營養缽育苗。萌動後在-2℃-2℃環境下,冷凍低溫處24-48小時,然後將溫度調節到25-30℃,保持較強的光照。苗齡25-35天,3葉1心時達到子葉肥大、葉片深綠、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壯苗標準。

  5、整地施肥

  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以上或活性有機肥400公斤,耕深25釐米,翻耘2-3次,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做高出地面20-30釐米的陽畦,鋪地膜。

  6、適時定植

  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定植,行距90-100釐米,1.8-1.9米畦植2行,也可單畦定植,株距35-40釐米,每畝1700-2000株。選晴天定植。

  7、田間管理

  ①澆水。緩苗後蹲苗5-7天,以後小水勤澆,常保持土壤溼潤。

  ②追肥。採瓜後每隔10-15大穴施1次活性有機肥,每畝100公斤。葉面噴施3-4次磷酸二氫鉀。

  ③植株調整。從6節開始留瓜,l-5節位瓜應及早疏掉,不插架,用繩吊蔓固定植株,中部每節可留l-2個瓜,分枝留1個瓜後拿頂。植株長到拱棚高時將下部老葉打掉,盤條往下坐秧。

  ④調節溫度。加強通風換氣,白天25℃-3O℃,夜間15℃-18℃,地溫21℃,冬季要增加溫室透光率。

  ⑤及時防治病害。在噴藥時要用廣譜性殺菌劑,如43%的好力克***德國拜耳***,可防治白粉病和炭疽病;用50%安克***德國巴斯夫***,可防治霜黴病和疫病;用53.8%可殺得2000加雲大120或農用鏈黴素加72%百思特,可防治細菌性角斑病。

  8、及時採收

  瓜長13-18釐米,直徑達2-3釐米,花已開始謝時即可採收。用刀割斷瓜柄,輕拿輕放,單瓜重80克左右,每株可結20-30條,畝產3000-4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