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打造體育高效課堂的論文

  高效課堂的本質就是:採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學到知識、提高個體能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高效課堂的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高效課堂歷來是教師追求的目標,做為新時期的教育者,我們理應以去偽存真的務實態度,廣泛汲取先進教育教學思想精華,博採眾長,為已所用,真正從學生的終生髮展出發,去組織好我們的課堂,力求達到高效。

  什麼是高效課堂?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呢?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我認為高效課堂必須達到三量、三動。“三量”即資訊量、思維量、訓練量。“三動”:即形動、心動、神動。要達到高效,必須解決兩個問題: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兩者有機結合才能高效。

  首先,我們談談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當前,課堂教學低效性表現在課前準備上是教學設計不精心:雖然絕大多數教師課前都能做到認真備課,吃透教材,也能夠沉著、自信的去面對學生,但很多教師備課卻只停留在對教參、現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沒能精心設計教學目標與方法,沒能超越教材。因而,要做到高效,課前準備工作必須做好。

  二、適時調整課堂狀態,加強科學學法指導。

  教師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把結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往往是以“啟發”的方式提出問題,但教師在“啟發”式提問時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後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引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迅速指向標準答案,一個教學過程就這樣完成了。這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後犧牲的卻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空間和權利。再者,遇到突發事件缺少隨機應變,從容應對的教學機智,發現不足,不能及時糾正。要高效就必須做到“三動”,真正調整好課堂狀態,讓學生不僅思維動起來,思想也要動起來。同時要加強科學的學法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高效的前提。指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自己去尋求方法,這是有效教學規律之一。